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8年夏,随着3.14海战的结束,我国决定加强对南海诸岛礁的控制,否则随着域内国家的蚕食侵占,将导致我国在南海岛礁问题上的处境愈发不利,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驻岛守礁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1988年3.14海战全貌

■图为驻岛官兵抵达南海某岛礁后,站在礁石上执勤

所谓万事开头难,当时由于我国综合国力有限,军费支出远不像现在这般宽敞,加之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气象条件,使得首批参与驻岛守礁行动的我军官兵,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以3.14海战的核心地带赤瓜礁为例,驻岛官兵在被运抵该水域后,只能站在巴掌大的礁石上站岗执勤。而在巡逻时,驻岛官兵只能涉水而行,一步步踩进齐腰深的海水中,条件不可谓不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被驻岛官兵戏称为“海上看瓜棚”的竹棚高脚屋

稍稍站稳脚跟后,驻岛官兵开始搞起了“基建”,他们问计于当地渔民,搭建起了被戏称为“海上看瓜棚”的竹棚高脚屋。这种高脚屋以钢纤为依托,竹竿为柱,篾席为墙,然后用沥青封顶,内部面积只有10平方米,待海上气象条件恶化后,立马便会陷入到风雨飘扬的状态中。而在竹棚高脚屋内,没有电灯电话,加之海上补给条件有限,使得驻岛官兵很少能吃到果蔬,为此这种竹棚高脚屋,也被驻岛官兵形容为“海上猫耳洞”。

■图为被驻岛官兵称为“海上蒙古包”的铁皮高脚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南海诸岛礁上的第三代营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礁堡

竹棚高脚屋过后,驻岛官兵又在此基础上搭建除了有着“海上蒙古包”的铁皮高脚屋,这种高脚屋面积达30平方米,内部宽敞了不少,不仅能防风防雨,还能抗风浪,使得驻岛官兵的住宿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种高脚屋只要碰上酷暑季节,内部便如同火炉一般,让人极为不适。90年代,驻岛官兵又驻上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第三代礁堡,相比于前两代高脚屋,住宿条件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般地变化,驻岛官兵终于不再为风浪酷暑所折磨,加之填海造陆方面的发展,使得驻岛官兵的业余生活也有所改善。

歌曲《为祖国守礁》MV

■图为早期驻岛官兵在南海各岛礁上的饮食保障情况,条件极为艰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三图反映了36年来(1988年~2024年)南海诸岛礁自种果蔬的历程变迁

住宿方面发生巨大变迁的同时,驻岛官兵的饮食保障也有着长足发展。早年间驻守南海各岛礁上的官兵,一日三餐要么是靠罐头,要么是靠自己生火做饭解决,至于时令果蔬,则是更少能吃到。而为了摄取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驻岛官兵只得将维生素片拌在米饭里,或者放入馒头里蒸着吃。后来驻岛官兵决定自己种菜,而为了种活菜,他们又从内地带土回来,就这样积少成多,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菜地。如今,驻守在南海各岛礁上的官兵,再也不用为吃而发愁,一方面是海上补给更加便捷高效,二是南海诸岛礁上出现了生态农场与蔬菜大棚。

■图为大型挖泥船正在海上进行吹沙填海作业

■图为经过吹沙填海行动后的永暑礁,实际面积得到大幅扩充

■图为驻岛官兵在南海某岛礁上的超市中购物结算的画面

■2017年年末,首批10名女兵进驻南沙群岛永暑礁,这意味着南海诸岛礁的生活状况及保障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2016年1月6日,两架民航客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后,顺利飞抵南沙群岛永暑礁新建机场

■图为永暑礁新建机场试航成功后,航空公司空姐走下飞机,然后登上永暑礁

南海驻岛官兵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迁

2013年,为改善驻岛官兵及相关人员的生活条件,我国决定在南海展开大规模的吹沙填海行动,由此使得一座座岛礁发生了巨变。以位于南沙群岛的永暑礁为例,经过吹沙填海后,该礁面积被扩展到2.8平方公里,礁上不仅建有医院、超市,还建设有一座拥有3000米长跑道的军民两用机场,更有可容纳多艘大型船舶停靠的港湾。需要指出的是,位于永暑礁上的机场,可供包括民航客机、战斗机、特种机等在内的多型军民用飞机起降,而此举不仅可以便民惠企,更为我国维护南海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地区和平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