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留下了很多名言,诸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等。

但是,他最耳熟能详、为世人所称颂的一句话,还得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改革之初,邓小平的“两猫论”直指问题关键,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邓小平的“两猫论”首次提出时,并未得到广泛赞同,甚至引发了毛主席的批评,直到多年后,才产生了波及全球的影响力。

那么,“两猫论”到底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毛主席又为何对此提出批评?后来,“两猫论”又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引用四川谚语,毛主席予以批评

邓小平家中的客厅内,挂着一幅《双猫图》。

画中,一只猫毛色如雪、动作轻盈,而另一只猫通体黝黑、目光如炬,两只猫在石块、竹丛间静坐,相映成趣。

这幅画乃是人称“江南猫王”的著名画家陈莲涛所作。

在赠给邓小平之前,他还特意在两只猫的上方题词:

“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可见,邓小平的这句话早已深入人心。

不过,“黑猫白猫”最初的版本其实是“黄猫黑猫”,而这,还得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说起。

1962年,人民生活比较贫困,粮食产量也因一些原因而减少。

恰逢此时,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苏联不仅撤出了对我国的经济援助,还一再要求偿还几十亿元的贷款。

正因如此,各地群众纷纷打破常规,实施起“包产到户”等举措,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农业生产也逐渐重回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当时也对这些举措非常支持,他明确指出:

“过渡时期,形式就要多种多样”。

在当年7月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邓小平还借用了一句四川的谚语:

“黑猫黄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川是天府之国,向来盛产稻米,也因此鼠灾不断,所以,在四川人民看来,猫的花色不重要,能抓老鼠最要紧。

邓小平提出“两猫论”,言下之意十分明显。

要在那种环境下恢复农业,一定不能循规蹈矩,哪种形式能最大程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

不过,得知此事后,毛主席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当然了,毛主席并非否定邓小平解放生产力的意图。

事实上,在那三年毛主席是最心急的那个人,听到农民挨饿的消息,他时常潸然泪下,还戒掉了一直喜爱的红烧肉。

但是,“两猫论”还是让毛主席觉得不妥。

他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保护国家安全,着眼更长远的发展,还是得先和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

正因如此,“两猫论”在当时受到了批判,再加上这个比喻本身形象生动,因此不胫而走。

上世纪80年代初“两猫论”被再次提起,而“黄猫黑猫”也因时间久远,被讹传为“黑猫白猫”。

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毛主席的确高瞻远瞩,正是他的坚持,才让“两猫论”在更加合适的时间点发挥作用。

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环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