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人,好像人生走到了最难的阶段。

第一次如此感受,是一个人哄孩子睡完觉,看见镜子里蓬头垢面的自己;

第二次,是为家庭倾尽全力却遭遇背叛后,一个人在厕所里突然崩溃大哭;

第三次,是看到自己的身体频繁亮红灯后,恐惧却又不敢向家人言说;

当生活中的变故如多米诺骨牌一桩一桩袭来,又该如何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不胜防的中年滑坡

公交车上,一个女人坐在靠窗的位置。

身边陌生的乘客在欢乐地交谈,而她的泪水却如泉涌,那是积攒已久的泪水。

同样是这辆公交车,曾经,她在车上读书,如今,却只能在车上哭泣。

这是电影《将来的事》中的一幕,这个女人叫娜塔莉。

娜塔莉是一个中学哲学老师,和丈夫育有一儿一女,上有老下有小。

和绝大多数中年女人一样,她的生活被家庭和工作填得满满的。

丈夫也是教育从业者,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

作为妻子,她和丈夫保持着稳定的关系;作为女儿,她在生活和情感上照顾母亲;作为老师,她热爱自己的工作。

生活无忧,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这大概是很多人渴望活成的样子。

然而,娜塔莉看似完美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一夜之间被颠覆。

相守25年的丈夫有了外遇,却被女儿发现了,丈夫不得不向娜塔莉坦白自己出轨了,婚姻宣告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上也遇到了大麻烦,自己编写的教材因销量停滞,出版商终止了和她的合作。

儿子女儿长大成人后,不断疏远自己,儿子还自嘲说,自己比不上妈妈的学生,觉得娜塔莉对得意门生比对自己还热情。

而娜塔莉的母亲曾是一名当红模特,如今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常常打电话控诉,并要求她随叫随到,为此娜塔莉心力交瘁。

母亲养的那只猫是母亲唯一的心灵寄托。

无奈之下,她只得把母亲送进养老院。

雪上加霜的是,母亲在养老院不吃不喝,精神萎靡,某一日又因意外摔倒,不幸离世。

娜塔莉硬撑着办完葬礼,在葬礼上,她内心感受到深深的痛苦:

不知我是谁,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娜塔莉伤心落泪。

后来,就连她曾经最得意的学生也开始犀利地批判她。

所有既定轨道里的生活彻底被打破。

看起来,似乎是命运不公,但这样的低谷来得并不突然。

曾经娜塔莉一家人去度假的时候,她独自坐在船舱里写文章,完全忽略了丈夫和女儿。

直到丈夫召唤她,她才放下笔,出来一起看风景。

而娜塔莉喜欢哲学也让她变成了一个相对理性的人,不能很好地置身于真实生活中。

而娜塔莉也很难理解母亲内心的恐惧,直接把母亲送去了养老院。

所以,婚姻问题,母女和亲子关系问题接踵而至。

最后失去一切的时候,她蜷缩在简陋的屋子里,守着母亲留下的无人照顾的猫咪,痛哭流涕。

甚至从自信走向自嘲,发出“我们女人年过40岁,只值得丢垃圾桶”的哀叹。

这样的一幕,对于人到中年的大多数, 太过熟悉。

家庭也罢,事业也好,亲情也好,哪一样单独拎出来,都是难过的坎。

让一个中年女人囿于其中,无法脱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有时候感觉自己撑不下去了?

通常,面对低谷,因为不想待在这样的状态里,总会试图“自救”。

会容易抗争,用力过猛。

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今年40岁了,总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

在咨询的过程中,她问我,你有过突然失控的瞬间吗?

我点了点头,她叹着气,声音有些哽咽地说:

“公司明年打算裁员,看在工资的面子上,不得不拼一把稳住现在的工作。

孩子的班主任每周都要来“告状”,说成绩下降最快的就是我家孩子,厌学拒学。

最关键的一年,到处给孩子找心理医生。

再加上老爸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一边工作一边照顾。

老公工作岗位调动,频繁出差,家里大事小事都顾不上。

每天都很慌、很焦虑。

太想改变当下的状态,于是对抗就开始了。”

开始和孩子“干仗”,还把工作的憋屈情绪带到了和老公的相处中,和爸爸的争吵也越来越多……

人到中年的你,遭遇低谷的时候或许也曾有过这样的“全燃状态”。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求是人类需求层次中的重要一环,即追求秩序,希望一切是可以被控制的。

当一个个浪头打过来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

天哪,我该怎么办?

在“恐惧本能”的驱使下,为了快速拿回掌控感,整个人就会活得很紧绷,不断对抗。

但这是一种自我内耗的全燃,是走向抑郁的根源。

就像韩剧《低谷医生》里的南荷娜,在遭遇职场霸凌的时候仍然“火力全开”,领导不想做的手术全推给她。

为了当上教授后可以去国外旅行坐头等舱,一心埋头工作,在不断忍耐的过程中屡屡受伤,最后得到的却是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轻生的南荷娜和医生的对话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耗竭的时候,遭遇低谷,累积了足够多的压力,就会产生无力或忧郁的现象,差别就在于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休息。

如果和低谷对抗,勉强自己继续往前跑,只会让伤口越来越大。

你会发现,一次次挣扎后却又被打回原形,无尽的撕扯和抗争,让你备受折磨。

这时候,潜意识里就很容易出现另一个声音,狠狠地说:你就是不行。

无数的情绪一层加一层,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的“罢工”,失眠、偏头痛、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你看,这样一来,低谷期为数不多的精力在震荡中被消耗殆尽。

用力抗争,其实是对当下的不接纳;

反复咀嚼,则是在一遍遍地复制痛苦,走向“认命”。

中年的低谷,更像是一碗粗糙的面条,越是细嚼,越是难以下咽。

但要是立马咽下,也会让你消化不良。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低谷期呢?

珍惜你的低谷期

中年低谷期像是孩子要经历的青春期,是大自然为我们设定的,固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罗翔曾说过,珍惜你的低谷,你会看到很多真相。

著名心理学家毕淑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被问到:

你是如何度过低谷的?

她说了五个字:安静的等待。

等待不是彻底摆烂,而是对当下的臣服,给予自己充分的允许和自我关怀。

臣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练习回到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坠入低谷的时候,身体已经开始不适,但头脑还会发出讯息,说“我还可以,或我还要继续坚持”。

当身体真正撑不住的时候,又会自责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倒下了。

往往在这个时刻,最需要回到身体,因为你为了快速度过低谷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大脑发出的声音,往往是恐惧驱动的。

但当下的状态最需要的是保护你的精力,觉察身体的变化,停止思考,回到呼吸,让身体全然放松。

此外,你还需要练习“相信”,相信人有高峰和低谷,相信低谷迟早会过去。

就像《低谷医生》里说的,即使我可能又会变得不幸,但没关系,就算不幸再度找上门,我也有力量去承受。

第二,觉察起心动念,让她降到最低。

试着去尝试那些真正滋养你,减少需要做决定的事情。

娜塔莉在失去一切的时候,她并没有过度的对抗。

面对丈夫的出轨,虽然很心痛,但也绝不拖泥带水和纠缠不休。

她选择走进自然,选了一块舒服的草地,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看书上。

同样,你可以感受一下,什么样的事情是你可以不带任何期待和压力,就能很轻松的去完成的?

用心理学家施图茨的话说就是:唤醒生命力,关注内在的指引。

比如写感恩日记,觉得自己什么都失去的时候,不妨多写写想要感恩的人和事,越感恩内心也会越丰盛。

以及回顾自己曾经的独特经历,比如:

我人生中最有力量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另外,看到失去的同时,某种程度上自己又拥有了什么,看到越多,也就拥有的越多。

就像电影里的娜塔莉说的那样:

“当我想到小孩都离开了,我的丈夫抛弃我,我的母亲死了,我重新获得自由,我不曾有这样的体验,真是太棒了。”

当妻子、女儿、母亲这些标签统统卸下的时候,她只是她自己,她可以去做更多她想做却未曾做的事情。

很多时候,在这种“状态切换”中,之前积累的压力和痛苦就会被释放掉。

已经是低谷了,往后走的都是上坡路。

接下来,当你感受到精力慢慢回升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微小的任务。

每天做一件,让自己的生活逐步走向更稳定的秩序。

就如娜塔莉走出痛苦的阴影,是因为喜欢哲学,重新开启了阅读之旅。

很快在书本和思考的世界里,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安定且充满乐趣的路。

认真经历过这个阶段,体验这个阶段的意义感,你会活出真正属于你的人生。

勇敢走出低谷的路上,我们需要良师益友同行,诚挚邀请您加入卢熠翎老师3天“勇敢做自己”体验营,在收获内在成长的同时,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支持,充满乐趣地走下去。

祝愿你我,温柔地支持自己走出低谷,焕发新生。

*本文由蝎子的瞳孔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绚彦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 | 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