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社会调查

中国软件工程师:工作、生活与观念

王天夫 闫泽华 孙百承 等 著

2024年4月

ISBN:978-7-5228-3080-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分社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软件工程师调查”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的委托,于 2023 年针对我国软件行业相关从业者开展的研究课题,旨在深入了解我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生活与观念,以期保障其劳动权利,改善其生活条件。

在调查的基础上,本书对软件工程师群体的工作情况、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进行深度解 析,展示了该群体的多重身份和丰富面向,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以及他们在 构建数字社会中的独特贡献。

同时,本书描绘了世界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概况,继而探讨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和相关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建设路径和机制,阐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在当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当加深对于相关人才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培育和支持政策。

作者简介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闫泽华,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文化、社会关系为切入点的转型社会学。

孙百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数字社会中的软件工程师:缘起与概况

一 调查安排

二 样本概况

三 报告概览

第二章 模块劳动: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过程

一 自我驱动型择业

二 模块化劳动过程

三 持续挑战的职业生涯

四 非标准化的职业评价

第三章 自我抽离:软件工程师的生活特征

一 圈子封闭:模块化劳动的延伸

二 自我隐藏:个人化信息的回避

三 主体抽离:对交往日常的沉默

四 理性信任:被分离的社会关系

第四章 科技理性:软件工程师的观念本位

一 科技理性导向的兴趣偏好

二 人际交往中重视逻辑秩序

三 技术认同奠定的行业自信

四 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化解读

第五章 “世界体系”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时代背景Ⅰ

一 导言

二 北美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以美国为例

三 西欧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以英国、德国、芬兰为例

四 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为例

五 东欧国家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以俄罗斯为例

六 南亚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印度为例

七 拉美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巴西为例

第六章 从“科技自立自强”到“软件强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时代背景Ⅱ

一 新中国成立与建设时期的初探与奠基

二 改革开放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快速发展

三 新时代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弄潮数字:总结与启示

一 现阶段软件工程师群体的特征总结

二 政策性启示

附录1 问卷

附录2 问卷发放情况

内容摘要

前 言

对于普通人来讲,“软件工程师”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在平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字电子产品,需要打开手机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完成社交、购物、交通出行、金融交易甚至办公等各种事务。人们也知道,所有这些数字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便利,都离不开软件工程师,是他们将技术与社会连接起来。与此同时,通过文字、影像作品,人们可能形成了关于“程序猿”的特定刻板印象:不修边幅,戴黑框眼镜,多穿格子衬衫、卡其裤子、运动球鞋,背双肩背包等,可能还知道他们的作息习惯是喜欢熬夜、晚睡晚起、不吃早饭等,甚至还可能认定他们木讷内向、专攻技术而不善其他等。但在另一方面,沉下心来仔细想想,我们对于他们具体的技术使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所思所想、观念立场、谈论话题和未来理想等,可能算不上了解,更谈不上熟悉。

数字社会的来临

当前,数字技术的革命性创新正带领着人类社会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数字时代。这样的社会变迁,是一种与200多年以来的工业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现代社会的割裂,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样态,即数字社会。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联结方式、重构社会结构的进程,完全可以媲美当初工业技术革命解构传统农业社会并建立工业社会的进程。与现代工业社会相比,正在形塑的数字社会呈现根本性的不同特征与属性。这是因为,身处其中的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结方式与互动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与社会结构形态,当然数字社会的社会运转逻辑与机制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社会的到来是如此之迅猛,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将其视为当然。然而,我们对这样的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还需进一步深究,其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召唤应对方案。事实上,这些根本性的社会变迁对认识与理解社会的整个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也再一次提供了两个世纪以来难得的机遇。面对全新的社会样态,数字时代的社会研究所面对的是研究对象的改变,因此也面临着研究议题方向性的改变。

软件工程师的特殊地位

在这一次数字技术革命中,软件算法成为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主导力量。相伴而生的,软件工程师作为一个新社会职业和社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的软件业从业人数已经达到809万。事实上,软件工程师特别重要。他们是人类社会掌握数字技术的先锋,是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关乎数字技术在社会上的直接应用,关乎数字技术引领的世界到底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数字技术全方面影响和渗透日常生活。但是,我们日益感受到的却是社会大众对于技术的认识和想象已经无法跟上技术的发展脚步。技术与社会分离得越来越远,技术已经超越了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垄断性技术权力能够把社会大众排除于社会发展体系之外。软件工程师一方面作为数字技术的主要实现力量,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成员,具有社会和个体的属性。因此,软件工程师无疑是连接人与技术的重要桥梁。

数字技术事实上也是一种现代性和理性思维对于社会生活的改造。以编程语言为代表的形式逻辑,往往与伦理道德、与社会情境推动的社会生活过程发生冲突与矛盾。而软件工程师正好是处于这些交叉地带的群体。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毫无疑问地对于认识、理解、协调与解决上述冲突与矛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也是解决矛盾的实际操作者。

研究软件工程师意义重大

技术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以人为目的,不仅仅是将人作为一个“神圣人”进行“服侍”,而是要让人发挥出自己的能动价值。因此,要让社会具有参与到数字技术的路径。软件工程师无疑是人与技术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动员这一群体,不仅在于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也在于引领他们站在社会的立场,帮助社会认识技术,让技术亲近社会,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数字技术的作用。一方面,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细微的数字故障就会对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软件工程师作为其中的算法生产者,直接参与到了这一进程中。因此,关心和保障软件工程师群体的工作生活条件,优化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有助于促进我国在数字时代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以编程语言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是科学发展的源头和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辩证逻辑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伦理逻辑则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在社会发展迈入数字时代的当下,不同文化之间也必须实现对接调和。因此,了解和引领软件工程师的价值观念,建设适应数字时代的社会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结合与升级,实现文化创新。

数字技术的从业者是数字治理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社会治理需要借助于数字技术,在人文性中增添数字性,即需要有技术的社会主体参与。引导和激发软件工程师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可以增进社会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面临当前出现的“技术作恶”“信息茧房”等问题,软件算法本身也需要进行治理,需要在数字性中注入人文性。调查软件工程师,动员软件工程师,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增进社会稳定和谐。

调查研究软件工程师

通过调查研究中国软件工程师,我们希冀能够总结他们当下的人口特征和工作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理解他们在当前社会转型中的想法观念。

从2023年初夏开始,“清华社会调查”团队选择中国软件工程师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本次“2023年中国软件工程师调查”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具体方法上,我们采用了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深度访谈两种收集数据与资料的方式。其中,线上问卷调查采用了判别抽样与配额抽样的方法。首先,通过软件行业研究报告与企业数据库中的软件企业名录整理了企业抽样框;然后,根据地区分布、企业规模、资产属性、所属领域、业务类型、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等因素,选取147家企业;更进一步,依据企业规模大小,确定每家企业被抽取最终进入调查的样本数。线上调查毫无疑问要面对问卷回收率并不高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14511份有效问卷,其实也殊为不易。

在线下深度访谈过程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软件行业较为集中并领先的城市里,调查组成员访谈了40多位软件工程师。事实上,访谈还在继续进行,访谈人数也还在增长中,访谈的资料将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素材。

本书是在此项调查的基础上的第一本专著,旨在给出关于中国软件工程师在工作、生活与观念上的全景扫描,并总结归纳他们在这些领域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后续更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将带来关于中国软件工程师的更多著作。

参与本次调查、数据与资料整理分析、书籍撰写的人员包括王天夫、罗婧、王欧、闫泽华、许弘智、孙百承、孙静含、吴英发、才旦珍满、李正新、刘宪本等,游睿山、訾新宇与余鸿飞提供了网络服务支持并参与一些辅助事项。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的同志们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我们不可能完成这次大规模的线上调查。

最后,感谢软件工程师这样一个在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群体。没有他们,无法想象身处数字社会中的我们该如何生活。没有这些接受我们调查与访谈的软件工程师们,本次调查的开展与本书的写作也就没有任何可能实现。

作者谨记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

新书 | “清华社会调查”系列《中国医师:群体特征与工作状况》

新书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基于建筑业的田野调查》

新书 | 《身体、社会与运动:体育社会学理论十讲》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策划:wjy

编辑:wjy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Luca Bravo on Unsplash

转载自:社会学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