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凌云县玉洪乡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自身资源特点,发挥要素集聚优势,探索出“民族团结+”的工作举措,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谱写新篇章。

理论宣讲,增强各民族团结意识

“全国两会处处体现着党对我们群众的关怀,我们也要更加努力,争取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听了理论宣讲成员以“双语”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后,玉洪瑶族乡九江村村民邓兰兴奋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坝会现场。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该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瑶家夜校”等阵地平台,以党员、榜样人物、志愿者、新乡贤等群体为主体组建理论宣讲队伍,结合议事会、院坝会、民族团结教育月等常态化开展党创新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等理论宣讲,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24年以来,该乡已开展理论宣讲系列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册1500余份,进一步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茶农在采摘茶叶。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特色产业,走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人间最美四月天,走进万亩茶厂,一株株茶树吐露出嫩绿饱满的新芽,星星点点散落在一行行茶树间的茶农们,穿梭在青绿之中,忙碌地采摘着春茶的嫩叶,各茶企也开足马力加工茶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玉洪瑶族乡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坚持将民族团结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了茶叶、八角、油茶、砂糖橘等特色产业,促进各民族增收致富。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0.96%,奋力走出一条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振兴之路。

同时,该乡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人、新乡贤的“领头雁”作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人才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文化活动,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核心力”

“唱首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听党话来跟党走,走向小康新征程。”在玉洪乡江更村举办的“外嫁女回娘家”活动现场,各族外嫁女儿甜美的歌声、质朴的语言、优美的舞姿,赞颂党和国家的利好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新生活,充分展现着各民族群众携手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俗文化活动。凌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玉洪瑶族乡以成立民族乡40周年为契机,以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将“文化盛宴”送到各族群众家门口,不断激励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肩并肩,协力画好团结进步“同心圆”。

据悉,2024年以来,该乡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余场次,覆盖群众20000余人,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乡村治理,让美丽乡村成为宜居家园

走进玉洪瑶族乡伟达村卡毫屯,乡间道路宽敞整洁,农家小院别致宜居,似一幅景美、村净、人和的“富春山居图”。该乡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为契机,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广泛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方参与机制,不断改进乡村治理、培育乡风文明,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共有县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移风易俗示范村5个、文明村14个。(袁永勇 王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