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在待人接物上,在为人处事上,中国人都自有一套准则和体系。

比如称呼,这就是中国礼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面对什么样的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称呼,什么样的称呼代表尊重,什么样的称呼代表亲和,这都是一门学问。

唐朝时期,中国成年男性的称谓就有很大的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个人或许会拥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对象在他的面前,也会根据双方的身份地位和感情的亲疏远近,选择不同的称谓方式。

一个人的身上有那么多种称呼,唐朝人如何能做到一一对应呢?唐朝的男性,在称谓上又有哪些讲究?

姓名之外,一俗一雅

唐朝社会中的成年男性,尤其是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文人墨客,他们在称呼一事上非常看重。

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名,但是在姓名之外,他们也会有绰号和别称,所谓绰号,乃是其他人对当事人起的称谓。

绰号往往带着一定的调侃性质,又带有某种趣味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关系较为亲近的人,才能够给对方起绰号。

这与我们今天的时代文化并不相同,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陌生人之间也能互相起绰号。

可是在唐朝,这是一种极为不文明的现象。

绰号由亲近之人取出,若是知道的人多了,慢慢便会变得响亮起来。

唐朝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员,他的身材较为肥胖,肚子上的肉一层叠着一层,有时候连呼吸都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肥胖之人并不少见,但这位官员却胖得异于常人,在他治下,不少老百姓都给他起了个绰号,大胖筐。

胖形容的是他的身材,而筐则是带着比喻和夸张性质的描述,在老百姓眼中,他的肚子就像一个筐一样,能装得下许多东西。

这位官员正应了那个词,“心宽体胖”。

他并不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也不喜欢与他人斤斤计较,老百姓起的绰号传到他的耳朵里,并没有让他生气,反而逗得他开怀大笑。

根据史书记载,他还告诉旁人:“这也算是我的一个特点,以后别人提到这个名字就能想起我,还真是不错。”

他也知道,老百姓的调侃都是出于乐趣,并无任何恶意,正因如此,他对这个绰号也欣然接受。

据说后来任期届满,他即将离开之时,老百姓都对他依依不舍,人们纷纷拿出自家的蔬菜和鸡蛋,真把他当成了个竹筐,一个劲儿的塞到他的手中。

唐朝时期还有一位宰相,名字叫做姚崇,他是一位名臣,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和为生民立命,人们也给他取了一个绰号,救时宰相。

这一绰号是大家对他的尊重和赞美,因为他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刻站出来,拯救那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

姚崇的美名一直传到如今,今时今日的我们提起救时宰相这四个字,第一时间也会联想到他。

越发响亮的绰号,变成了贴在他身上的一个符号和标签,拥有这样一个代名词,也没有什么不好。

与绰号相对应的,就是别称。

绰号是别人给你起的昵称,别称就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昵称。

比如李白,他给自己起的别称就是青莲居士。

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他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对莲花痴迷的文人,事实上李白对莲花也热爱有加。

李白认为,莲才是真正的花中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莲花生长在污浊的池塘当中,池塘里的泥土往往会污染莲花的根部。

但是莲花在真正绽放以后,呈现出来的却是最美好的形象和最芬芳的气息,至于底部的泥土,一切黑暗污秽的东西,似乎都与他无关。

李白认为,在一个固有的环境当中,能够保持自己美好的品质,不被环境所污染,这样的花才能真正被称为君子。

莲花身上所具备的特质,也是他自己对于美好品质的向往和投射。

所以他才会给自己取名为青莲居士,希望自己能够和莲花一样,时刻保持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黑暗的现实所影响,所同化。

李白是一位真正具有气节和风骨的文人,他的社会影响力也早已经跨越了时代的局限,超越了空间的范围。

他是中国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的别称也一代代被人们所记住。

如今谈到李这个姓氏,人们常常用“青莲遗风”来形容,这也正体现了李白这一别称的影响之深远。

与李白并称唐朝诗人巅峰的另一位诗人,杜甫,他给自己取的别称也非常符合他的写作风格。

杜甫的别称是少陵野老,他曾经在少陵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而野老,指的是人到晚年还一事无成。

杜甫一直怀才不遇,他对天下事有相当敏锐的感知能力,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现实和社会黑暗的眼睛,正因如此,他的诗歌才会被人们称为诗史。

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和才华,他也想把这份才能发挥在政治事务当中,为国家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只可惜,他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也没能遇到贵人提携,从始至终,他只能把自己满腔的情怀和抱负发泄在唐诗作品当中。

人到晚年,一事无成,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对于人生的无奈。

有时候,一个人就是差了一点机会,也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理想。

虽然杜甫自称少陵野老,带有自嘲意味,人们却不愿意用这样一事无成的称呼来形容他。

大家称他为“杜少陵”,刻意隐去了“野老”二字,在世人心中,他绝不是一无所有,反而代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

如同李白和杜甫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总喜欢给自己起一个别称。

在对外自我介绍时,他们不常提及姓名,反而常常提及别称,这也算是文人风雅的默契。

感情亲疏,自有称呼

唐朝人在称呼其他成年男性时,也会根据感情的亲疏远近而采用不同的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郎君”,在许多人的固有印象中,这一称谓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但实际上在唐朝,为了表示对成年男性的尊敬,其他人都可以称他为郎君。

“小郎君”的意思就是“你这个英俊有才的年轻人”,更像是褒义词,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

通常情况下,郎君的称呼不会出现在正式场合,但私下家人聚会,亲朋好友聊天玩乐之时,郎君的称呼便常常出现。

这一称呼并不拘束当事人的身份地位,有时更是一种亲昵的体现。

比如唐玄宗的一位妃子,梅妃,她在和皇帝感情正浓之时,也会称呼唐玄宗为三郎。

帝王之爱总是让人无法捉摸,唐玄宗可以软禁梅妃多年,也能宠爱梅妃至深。

那个时候,他们就像一对寻常人家的夫妻一样,一个人负责弹琴,另一个人负责跳舞,梅妃的艺术和审美,常常让唐玄宗叹为观止。

在两个人私下相处时,他们便没有了身份的约束。

在对帝王保持尊重的基础上,梅妃用“三郎”来称呼唐玄宗,这也算是情侣之间的一种情趣。

也有人凭借这一个称呼来推测,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更多的是见色起意,根本比不上过去对梅妃的爱深厚。

毕竟不管在野史还是正史中,杨玉环都没有称呼过唐玄宗一声“三郎”。

另外,感情非常亲密的人,还会把“阿”这个字添加在称谓当中。

比如“阿爷”,在唐朝,这是子女对父亲的称呼。

一年前热播的电视剧《长歌行》,剧中的女性角色在称呼他们的父亲时,都会称之为“阿爷”。

哪怕她们的父亲是皇帝,私下相处时,她们也会称“阿爷”,而非“父皇”。

现代人们想当然地把“父皇母后”的称呼强行安在唐朝影视剧的情节中,实在是显得有些生硬。

事实上感情深厚的一家人,哪怕是帝王家庭,孩子们也会采用“阿爷”和“阿娘”的称呼。

还有一种称呼方式,可以根据被称呼者在家中的排行来确定。

比如说李世民,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因此他的大哥李建成有时称呼他,会使用“李小二”这样的称谓。

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并不亲近,但因为身处皇家,所以需要在某些时刻表现出刻意的情景。

以排行来称呼,这在普通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非常常见,所以李建成也就照搬,将李世民称为李小二。

民间家庭,许多家庭成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也没法去除具有深刻含义的别称。

所以在这些家庭里,根据排名来互相称呼的方式,可谓屡见不鲜。

加冠之后,方能得字

除了这些代表着调侃或者亲近意味的昵称之外,唐朝的成年男性还有一个非常正式的称谓,那就是他们的字。

一般情况下,唐朝男人只有在20岁及冠以后,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字。

而且字一定是长辈赐予晚辈,自上而下所取,代表着一种祝福或希冀。

比如说王勃,他的字是子安,名和字的意思正好拥有递进关系。

勃代表着勃发,具有向上和进步的含义,这个名,意味着王勃将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保持成长。

而子安,则意味着安稳和安定,他的父母为他取这个字,是希望他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能够获得安稳,能平安的度过自己的余生。

这是父母对他的期望,也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唐朝人在互相称呼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一般都会称对方的字,晚辈面对长辈,一定需要称字,平辈之间相交,也会称字以示礼貌。

至于自称,则会称名,这是一种谦逊的称法,代表着自谦,从种种不同的称呼当中,我们也能看出,唐朝男性的称谓,可谓是大有学问。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称呼他人时,或者称呼自己时,常常会有敬词和谦称之分。

了解这些基本的称谓方式,也是在了解古代文化的冰山一角。

注重传统礼仪,学习并掌握礼仪细节,在郑重的场合中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参考资料:

《因话录》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