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短短十年间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苏联是在一穷二白、没技术没资金、没设备没人才得情况下,自力更生、从无到有、实现对欧美西方世界弯道超车的。

那么事实是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的发展是有沙俄底子的,而且并不是简单的十年就完成工业化。

与建国初的中国不同,沙俄并非一穷二白之地,而是一个正统的列强。

世人将其描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有过于贬低沙俄,再薄弱也是帝国列强。

毕竟沙俄再弱,总比奥匈强吧?

在一战前的欧洲造舰竞赛中,德国的公海舰队被视为穷兵黩武的代表。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沙俄当时依靠法国的贷款和技术支持,其造舰预算甚至超过了德国,其舰队规模也相当可观。

根据俄罗斯帝国1909年制定的海军舰队法草案,仅波罗的海舰队就计划拥有24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或战列巡洋舰、24艘轻巡洋舰和108艘驱逐舰。

整个波罗的海舰队的扩建计划预计从1909年持续到1930年,共计22年,总成本达11.25亿卢布。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针对波罗的海舰队的规划,而非沙俄全面的海军建设。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预计到1931年俄罗斯帝国海军就会拥有一支实力足以挑战欧洲各列强的强大海军舰队。

所以说,什么叫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啊?

这种说法不排除有些国家为了彰显自己的伟大,故意贬低自己前任的可能。

当然,这些舰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国的技术支持,一些关键零部件甚至需要从英国和德国进口,但能够组织生产本身就相当了不起。

要实现这一切,沙俄必须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事实上,苏联推进工业化的整体方案,特别是工业布局和技术引进路径,很多甚至是在沙俄时代就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苏联只需对这些计划进行略微修改即可投入使用。

此外,沙俄时期积累下来的工业化人才和骨干力量也有相当一部分继续效力于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沙俄的工业基础外,苏联还碰上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特殊条件——西方经济大萧条。

当时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许多欧美西方国家的企业面临着销售困境,而苏联则通过出口农民粮食等方式积累了大量资金。

这种情况下,一方需要订单,一方需要技术,于是双方迅速达成合作。

在西方国家内部,技术封锁的考量变得次要,他们纷纷向苏联出售技术。

对于欧美西方国家而言,苏联的购买几乎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于是苏联要啥他们卖啥。

因此,苏联当时的工业技术具有非常鲜明的引进自西方的特征。

以苏联最大的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为例,它是在美国通用公司的指导和援助下建成的。

莫斯科阿莫汽车厂和雅罗斯拉夫尔汽车厂也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支持和扩充,它们的工作机器全部来自于美国。

1940年,苏联又在美国的援助下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汽车装配厂,这几家工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

此外,苏联的三大钢铁企业,包括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次克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全是美国买来的,部分采购了德国的设备。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直接就是从美国拆过来的整套设备,并由美国和德国工程师进行了重建。

同样,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设备也全部来自美国和德国,甚至建设总工程师也是美国人。

1932年,苏联石化工业中超过四分之三的炼油厂设备(77.4%)、几乎所有润滑油设备(96.4%)以及九成的石油裂解设备(91.6%)均来自西方国家的设计或制造。

当时苏联拥有的用于生产炸药及相关制品的52家化学工业企业中,最大的几家都是欧美公司以化肥企业的名义建立。

其中别列兹尼奇化学工业联合体的主要工程合成氨设备及工厂,是由美国氮气工程公司的董事长佛雷德里克·波普上校亲自领导下设计、监督和投入运营的。

在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领域,美国和意大利同样是苏联主要的技术供应来源。

苏联的首架直升机得益于意大利工程师维多利奥·伊萨科的协助而完成。

这样的案例反映在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西方技术的支持无处不在。

整个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各种西方国家的工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欧洲和美国争相向苏联出售自己的技术和设备。

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广泛应用了西方的资金和技术,美国对于向苏联输出工业技术和武器技术尤为上心。

当时,苏联约三分之二的企业由美国援建或提供技术支持,其他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丹麦、芬兰和捷克也参与其中。

截至1932年,苏联重工业部门中有超过6800名外国专家,其中包括1700多名美国工程师,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早期试运行和生产工作更是由美国和德国工程师全权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的境遇属于不可复制的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你可以照搬苏联体制,但你照搬不了大萧条。

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继承了沙俄时期留下的基础;其次,斯大林体制下强有力的计划指令;最后,还有西方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作为助力。

所以,苏联并不是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反而是有一种天命所归的味道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