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34年,红军长征后仍有十位高级领导人留守苏区,仅一人看到开国。

在主力进行长征转移时,为保护好不容易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撤离,中央决议留下一部分红军战士与十位重要领导人

他们隐藏在时间的后面,但不应该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同样是值得敬佩铭记的英雄。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堵和进攻,还有部分无法转移的伤员,他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为了留下革命事业的火种付出了什么?。

大部队红军长征的原因又是,都走过了什么地方?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懦弱致使八国联军侵华,在华夏大地犯下种种罪行,百姓机械麻木的生活,苦不堪言。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国内的有志之士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一派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创建的国民党,一派是陈独秀,李大钊同志带来的共产主义。

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武昌起义终结了延续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但后来国内军阀混战,白色恐怖蔓延,国民党政权旁落,人民生活仍然得不到保护。

后来在中国共产主义的主张下,发展了新三民主义,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成为当时革命的核心骨干力量。

当时国共关系友好紧密,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周恩来、徐向前、朱德、王尔琢等后来身处高位的党员都曾在黄埔军校任教或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孙中山逝世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分子,为了争权夺利,开始制造反动污蔑共产党。

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清缴在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我党牺牲了很多志之士,中坚力量。

让这些把生命放在国家,人民之后的英雄们,没有死在战场上与侵略者拼杀,反而死在了光明的前夕,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蒋介石为了巩固权威,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理会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无视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即使党内左派国民党与之割席,也坚持对红军进行围剿。

为了保存军事能力抵抗日本侵略,拯救被压迫的人民,收复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红军开始了长征。

长征总行程两万五千里,走过十四个省,翻过18座巍峨耸立的大山,跨过百余条江河,荒草地,雪山行,一步步走出了革命希望的旗帜。

在此期间还进行了600多次激烈的生死战斗,打败击溃了国民党近个团,湘江血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在独树镇鏖战两日,冲出敌人包围,包座战斗补充了军用物资。

最后在乌蒙山成功打碎国民党的“围剿全歼”计划,粉碎了反动派的阴谋,为民族希望抗日胜利保留了实力,中国共产主义事业走向了胜利了道路。

在这样上下齐心,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发生了哪些感人的,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

2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全体将士克服千难万险,最终获得成功。

当进行战略性转移的时候,长征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长征开始初期,就显得困难重重,红军内产生了矛盾。当时的领导人求胜心切,冒然进攻又不保存防御,导致错过很多改变战争格局的时机,屡屡失利,打击了士气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本不该有的牺牲。

让处境本就艰难的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局面,好在毛主席坚决反对左倾的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做为党内领导地位。

毛主席力挽狂澜。拉住了偏离正确道路的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红军灵活应变的采用不同的战略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的战场,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胜利。

不仅鼓舞了士气之余,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还让中国共产主义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萌芽,为后期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赢得内战胜利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是英雄们用生命换取的。

鲜活的生命,年轻蓬勃,本应该被时间善待,未来是充满希望,光明的他们,但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尊严不被践踏,他们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未知的战场,悲壮的旋律写入了他们的人生篇章。

湘江血战,中央红军鏖战4,5天才成功渡过,负责掩护的团师被敌人拖住,大部分官兵都壮烈阵亡。

红五军三十四师近乎全军覆灭,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因为不愿意让敌人换取赏金,29岁的陈树湘直接扯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夺泸定桥战役,为了保证大军顺利渡江,突击队员奋不顾身攀上铁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身体扑灭敌人点燃的大火,22位突击队员用生命连通了大军前进的桥。

翻越夹金山的时候,高寒缺氧,战士们衣着单薄,补给缺乏,不少战士忍饥受冻,躺下休息却再也没有醒来。

长埋于雪山之下,泠泠的天山雪水滋养他们纯洁的灵魂。

荒无人烟,环境恶劣的松潘草地,红军用了七天七夜才走出去,名字虽然是草地,实则是一块面积大,充斥着有毒气体的沼泽地。

队伍缺少食物补给,只能靠草根充饥,行走困难,休整困难,要时刻打起精神,一步也不能走错,在这样精神高度紧张,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

风雨再大,崇高的理想也一直激励着红军战士一路向前,不畏艰险,“革命理想高于天”。

革命是用鲜血写成的战歌,百姓绝望的哀嚎,有志之士激昂的呐喊,战士冲锋的号角,胜利后家园的欢笑,谱成了中华大地独特的历史回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话生动的描绘了红军队伍不怕艰险,跋山涉水,渡过重重关卡,成功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激励了更多爱国爱民的大众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中。这也许就是共产主义的魅力,是一条充满希望,光明的正确道路。

那么,当初留守苏区的部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3

长征开始后,十名领导人留守苏区,有九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

在这期间,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望革命征程,品味先辈们不屈的红色精神,先人们敢为人先,面对困难不妥协,万水千山也浇不灭他们对革命旺盛的火焰。

曾留守苏区却牺牲在胜利前夕的领导人们,都曾拥有光明的前程,但为了大局,都坚定的留守在苏区,保留革命的根基。

当时留守的十位领导人中,翟秋白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何叔衡年过六十。他们虽然身体孱弱,但意志确如钢铁。

这些无私奉献,拥有大无畏精神的同志们拥有着什么样的信念敢于自我牺牲?

在突破包围时,因不愿拖累同伴,造成更多伤亡,何叔衡主动跳下山崖,壮烈牺牲。

同样面对敌人包围,决绝的不愿被捕而英勇就义的还有贺昌,突围中遭到伏击身受重伤,不给敌人抓捕的机会举枪自绝,牺牲时才29岁。

毛泽覃同志也是在被国民军包围下,为了掩护队员撤离,英勇牺牲,时年30岁。

曾做过毛主席秘书的古柏因为叛徒告密在激烈反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在与国民党周旋的三年里,各位领导人带领队伍东躲西藏,逃避他们的追捕,保存有生力量,即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也没有放弃在敌后方发展共产党员,组织群众思想工作。

因为国民党不断的围追堵截让生存问题变得极度困难,加之大部队长征结果未知,国民党势力又日益扩张,装备精良让队伍突围变得更困难。

国民党又许以重利,部队内一些思想不牢靠,对革命抱有悲观态度的人就叛离了队伍,甚至杀害同伴去邀功领赏。

项英就是在皖南事变后带领残余队伍突围,结果被副官背后偷袭举枪杀害,一代大将就这样牺牲了,年仅43岁。

翟秋白身患重病,仍为了革命事业坚持,四处奔走,却被叛徒出卖给国民党,英勇就义时才36岁。

陈潭秋在新疆为了完成革命工作做军阀盛世才的思想工作,与之周旋,盛世才被国民党收买,反水抓捕了陈潭秋,各种威逼利诱,刑讯折磨都没有让陈潭秋妥协,放弃革命理想,在监狱中被恼羞成怒的反动派秘密杀害。

这样坚守革命理想,不愿出卖组织,出卖同伴被折磨致死的还有方志敏,刘伯坚。刘伯坚牺牲时40岁,方志敏36岁。

这些在共产党内担任要职的领导人,参与了数次战役,有着宝贵革命经验,怀揣希望的爱国战士,没有看见革命胜利的曙光,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最后十位留守的领导人,只剩陈毅一个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后,陈毅被任命中国解放军元帅。

陈毅元帅并没有放弃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外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年,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半生的陈毅在北京永远地离开了,享年71岁。、

我想在另一个世界,陈毅元帅一定会跟离开的同志们描述我们胜利的好消息,告诉他们新中国建立了,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的道路是残酷的,留守的1.6万红军,最后成功重新收编到队伍的只有300人。他们的身躯埋在在祖国山河里,他们英勇的身影在一次次突围战力。

黎明前的黑暗被驱散是因为他们浴血奋战数年,数次生死搏杀,是无数爱国爱民人士,抛却自身安危,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尊严,为了维护中华土地流传千年的文化,付出生命换来的。

歌颂英雄是因为我们现在所有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创造的,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国家,给我们选择了一个新的为人民服务政党,让我们能平安的在学校学习知识,让我们能在和平年代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

尊敬的前辈先烈,无私奉献的战士们,人民现在幸福的生活着,谢谢你们。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