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林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我算了算,我已经花了一万块钱在写作报课上了,但我依旧写的很糟糕。

我从19年接触新媒体写作,自己研究了好久没摸到门路,加上那时候知识付费很火爆,于是我开启了报班学习之路。

写作课程报了一个又一个,有99的,也有999的,有公众号写作课,知乎课。

上课的时候,兴高采烈。课程结束后,打回原形。过一段时间我再报其他老师的课。

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了,我没有一次是坚持写下来的。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五年里能坚持写文章,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听各种各样的课程上,现在的自己是不是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了,甚至是不是靠写文章养活自己了。

现实则不能如我所愿,我写的还是很差,我一篇也没有上稿,一个自媒体账号也没有运营起来。

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把这五年来,交了一万块钱学费,悟到的3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1、练习才是硬道理

之前上写作课的时候,我特别认真。每节课一字不落的听完,边听边做笔记,光把内容抄下来还不够,还要画好看的思维导图。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我的精力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并且完成笔记后,我还特别有成就感,对自己很满意,一边幻想着自己成了写作高手,一边进入梦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结果就是,课程结束后,我收获了满满的课程笔记,但真正自己写的文章,却寥寥无几。

我慢慢意识到,我是在用这样的“假勤奋”来蒙蔽自己。让自己的大脑误以为自己很努力,但其实正经活一点也没干。

所以这次来汤小小的写作课,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按照两天一篇的节奏,多写完整文章。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遇到卡点,再去看下相关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对原文进行修改,这才是练习写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2、先写完,其余都是其次

当我想明白学习写作要多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多写。

极少时候我能一口气写完,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我特别想说的内容。

更多时候往往写了开头或者写六七百字就写不下去了。

急得我在电脑前抓耳挠腮,但文档依旧一片空白。我无数次想,我是不是真的不是写作这块料。

我过去太依赖于灵感了。有灵感就多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没有灵感就不写,也不会刻意地捕捉灵感。

学了汤小小的课,我才恍然大悟。灵感和写作速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一篇文章要提前列好提纲,选好素材,在成文的时候,选一个充裕的、自己又能专注的时间,一口气把文章写完。

写的过程不要吹毛求疵,不要一遍遍回看写的内容,不要以找素材的名义刷新闻,不要写几行字就看看自己写了多少字了。

就只管写,一口气把文章写完。写完后再改。

汤小小老师讲的自己练习写作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一开始自己只能一小时写一千字,为了一小时能写三千字,她听从别人的建议,写的过程中不按删除键,写错了也删,只管往下写。

我现在常常拿这个故事激励自己,只管写,写完再说。

现在课程过半,我已经提交了四篇完整的文章。先不提质量如何,至少这样写文章,让我越写越开心,越来越爱写。

3、保持耐心

有很多人坚持写了十来篇,没看到收获,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之前一起写作的小伙伴,大多数都放弃了。

我也这样,课程开始前斗志昂扬,课程过半就偃旗息鼓。写了几篇,看到自己的文章水平没有提升,很受打击。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写几篇就能上稿,有很高的阅读量的人,才是凤毛麟角吧。大部分人都是资质平庸,需要日日不断地练习,才能拿到结果。

事物的发展遵循“复利曲线”:(效果、收益等)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只要越过某个拐点,就会飞速增长。

有做公众号的朋友说,自己之前的阅读量和粉丝都是个位数,但自己坚持日更,写了三百天后,忽然有一篇文章爆了,阅读量直达10w+,给自己带来了几百个新增关注。

这就是“复利曲线”的例子。

如果你的练习方向没有错,但还没有看到效果,那一定是积累的数量不够。这个时候只有持续写。坚持到一个点,后面就会突飞猛进。

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夜。再坚持一下,会截然不同。

这五年来,我花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时间,经历了多次的自我怀疑和失望,在小小老师的写作班上,终于摸索到了正确的方法。

写,硬写,根据老师点评修改,再写,写不下去的时候,坚持一下,就会柳暗花明。

写作如此,人生的其他事情也如此。

先去做,根据外界反馈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思路继续去做,在关键节点上咬牙坚持,就会成功。

共勉!

作者介绍

茉林,汤小小写作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