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男篮输给菲律宾21分,看了几段赛后访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杨毅评论员说的“中国球迷太能忍了”,以及“中国人有农耕文化,所以小富即安”。

杨毅点到了一些东西,但我觉得他话没说透,就接着引申一下。

其实男篮有这样的结果,很正常。

我之前就写过,但凡是群体型的体育赛事,比如男足,男篮,我们的男性运行员都做不好。他们最擅长的是单打,双打也凑活。但是一旦到了群体运动,就会表现的很差。

这倒不完全是教练员的问题,也不是说“欠练”。

有人说,应该找篮协主席姚明负责啊!这就有点扯了,没看见姚明也是坐板凳上全程黑脸吗?

再说,女篮不是打的很不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篮烂成这样,根源在文化

我们的文化环境对于男性教育,在承担责任这一块就是有欠缺的。

上过班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摊自己的事,能少干一点就少干一点,尽量少出风头,不要节外生枝,遇到麻烦,就想着踢皮球,别往自己身上揽事情。

所以这些年的国企改革,主要也是解决的这个职场中的消极问题,想增加点市场上的竞争,让员工被迫的去承担责任。

如果职场上还看不明白,球场上总该看明白了。

队友给你传球,那么这个球,到底是接还是不接。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先接吧。下面教练员和替补都看着呢,接了,是自己去强攻还是传给其他队友,如果强攻,没进该怎么办,如果传给队友,传给谁,传给队里的老人,还是新人。可是这个老人平时对我不是很友好,不传给他又担心他在教练员那里给我穿小鞋。那传给新人?凭啥啊,凭啥给他发光发热的机会。

佛说,人在一瞬间可以有“八万四千念”。

这些念头一旦产生了,多多少少都会影响赛场上的行动。

所以我们作为球迷经常看到,怎么咱们的球员打的都这么“软”呢,我想,可能是跟这个因素有关。

而且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球员如果在国内打CBA,或者在俱乐部打,其实是相当硬气的。只是一出国门了,球风就软了。

这就跟一个团队干活一样,一旦大家心态怂了,那就一块和稀泥吧!

打满四节比赛就行了,这不是还有姚明和乔尔杰维奇在后面背锅吗,担心啥。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微妙的心态,既然菲律宾球队的克拉克森手感爆了,为什么咱们的男篮里面就不能有一个人站出来,独自扛起球队的大任,去跟克拉克森死磕呢?

咱就没有项羽式的人吗,不能力拔山兮气盖世?

他只是个克拉克森,又不是让你去跟什么勒布朗詹姆斯较量,怎么就没人站出来呢?

看过NBA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最优秀的选手往往都有一颗大心脏,所谓“遇强则强”,对方球队有人来手感了,好,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定不能输给你。

这才是竞技比赛该有的样子,但是我们的男篮面对暴走的克拉克森,连包夹都不做,就干脆让他自由发挥了。

这个肯定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他们从没想过,我能不能当我们球队的救世主这个问题。

可能也有这个念头,但是随后一想,凭啥啊,我拿的钱在队里又不是最多的,球队大哥拿了这么多钱,应该让他去承担责任。

其实仔细想想,咱们国内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男孩的教育都有很大的问题。

从小,咱们就不鼓励男孩当独狼,经常教训男孩要低调,要谦虚,要听话。其实这些东西对于男性的成长来说非常不利。

如果再整天灌输个什么人情世故,那么这个男孩的竞技性,肯定就被磨了不少了,如果对于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还好说,对竞技体育运动员,肯定有影响。

不知道大家看比赛过程中,有没有留意解说员的台词。

从08年跟美国梦之队PK那场就开始了,只要是我们的球员空位投篮进了,那就是“无解三分球”什么的,好像跟哄小孩似得,哄着他们打球。

周琦外线中了一三分,这太棒了,一个内线球员还能投三分!

孙悦过了科比后撤步三分,球进了,这球能吹一辈子了!

这样的声音,其实真的有点把我们的球员看小了。

球员把球投进,尽量少出失误,这不是很应该的吗?

不然国家每年给他们这么多钱是干嘛的?

中国男篮输给亚洲球队菲律宾21分,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好事,倒不是说去反思反思再反思,我们一定要深刻牢记这个中国男篮的最低谷。

放心吧,肯定不是最低谷。

其实这起事件,可以给我们的教练员,青训队,甚至中国家长很多启示,那就是想想如何把一个男孩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这个可能才是更根本的事情。输球,倒不那么重要。

看看网上的那些巨婴吧,一个个心智成熟吗?

先别着急反驳我,国外的男孩通常18岁在经济方面就要靠自己了吧,国内有几个做到的?

还啃着老呢,就别提什么责任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