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战友的梨花心跳

贾洪国

甘肃靖远的春天,是黄河边的大庙梨花扮靓的。桃杏梨春风三家,今年开得最繁。

今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更早,老战友张全斌催促我快到靖远来,因为靖远的大庙梨花节,也从往年的“五一"前后往前提前了整整十多天。可是,老天爷好像开了个玩笑,四月上旬开始,居然刮了三天扬沙,气温也急骤下降,天气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冬天。对此,我没有把老天爷责怪,因祸得福,我就先到河南洛阳偃师,拜望老战友郭勤学和马险峰,恰好遇到洛阳牡丹花会,于是参观了龙门石窟和少林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兵们上了年纪,不要怨天尤人。本来嘛,退役后的时光,自己要调理心态,如这天气的四季,从来都是如期而至,而气候、气温的变化却使人们觉得反复无常;如果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能准确的提前到一月,一年,十年,几十年,百年,那如斯的扬沙和降温就奈何我们不得。这得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坐冷板凳"的功夫,去发现这些自然定律并遵循之。

老战友张全斌心态平和,他说,急不得的,眼下只能这样,庄稼人整理整理修补修补被吹坏的塑料薄膜,使庄稼正常生长,大庙村的“梨花节"仍会按期举行。

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是我们特务连战友张立昌的家乡,地处靖远县的最北边,与宁夏交界,历史上就盛产水果,尤其是“香水梨”,个大,皮薄,肉厚,细腻,清脆,香甜,比其他各地的明显高出一头,遐迩闻名。2021年我来过靖远看望战友万应赞,苏亚武,解殿明,张克爱,全程陪同我参观游览的张全斌老兵遗憾的对我说,要是五一长假来就对了,可以参观大庙堡的梨花。

念想犹如种子,慢慢发芽生根,有所耳闻,即心向往,与张全斌相约,一定要再来靖远,一睹大庙梨花的芳容。

四月中旬我只身来到靖远,在战友们的陪同下,先到景泰,参观游览了黄河石林,然后驱车从景泰进入靖远。峰峦叠嶂,坡多弯急,张全斌的小车性能安全可靠,战友刘建荣驾驭技术生猛娴熟。我们一行四人就像坐羊皮筏子一样,在车内一会左倒,一会右倾的急驰,爬到峰顶又一路向下,行程五十公里,眼前忽然一亮:一条银白色的宽带映入眼睑一一一黄河,母亲河!像一条巨龙,紧贴西对岸如刀削般的山岩和这边水泥河堤,由南往北,奔涌而去,进入不远处的紧促的峡口。水面上一艘游艇箭一般逆流而上,一只钢索船正在摆渡。

车和人坐上黄河拉船,就到百里梨花的境界了。对面山后便是景泰。甘肃黄河最后一村一一一大庙,到了。这里是靖远红山峡的末尾,宁夏黑山峡的进口,是古北丝绸之路的渡口之一,也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甘肃兰州至宁夏包头水上通道的歇脚处。

我们的车开到既是河堤又是公路的乡村道上。转身望去,一条大沙河由崇山峻岭中蜿蜒而来,直扑黄河。南北两山山脚高台上,斜对面坐落着两个村庄:土地平坦,禾苗青青,房屋俨然,渠径迂回,暖风习习,空气湿润,数名农人在田间耕作。这就到了战友张立昌的家乡,村里村外到处都是梨树。梨花开得十分茂盛,成堆连片,像天上升腾的白云,又像海面翻滚的浪花。丝丝缕缕的馨香,淡淡的,甜甜的,从那里阵阵飘来,钻入人的鼻腔,沁心润肺。房屋,田地,道路,掩隐其中,好似花团锦簇的“大观园”。

把车停在村口一个垃圾桶旁边, 我们漫步村里水泥小道,只见道路两边,田头渠旁,房前屋后以及大块的土地都栽有梨树,间或有桃、杏树加持其中,几乎没有杨、柳、槐树。那些梨树,有的一棵一棵的零散站立,有的多颗保安队伍的排列,有的腰杆粗,有的桶口大,有的需要多人牵手围,小的一人能抱住,大的的两人合围也抱不了。树下,麦苗蔬菜,绿色茵茵,素雅清静,而凑热闹的桃杏树,则红白相间,互相辉映,好似一幅幅风格不同的油画。

整个村庄有二三百户人家,每家院落不大,门前大多都有乡愁气息的小园,一线小渠在这些院子外弯来饶去,把它们联在一起,房舍错落,形如八卦,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日本鬼子进村,肯定都找不着北”。

不大的四合院,就是战友的家,红砖铺地,花树环绕,蕴蔚葳蕤,屋内窗明几净,墙挂字画,虽然战友很久没有回家居住了,却文化气息尚存,一派安静祥和。来了两位老人,一位七十多岁,穿戴衣帽,貌似农人,体态憨厚,面带谦恭;一位八十左右,一领唐装,如同文人,体态精干,面露微笑。前者正是战友的堂哥;后者是王家大院的后人。两人都不喜欢呆在城里,就依偎在黄河岸边的老屋休闲养老。这村附近还有一位一百岁老人,能一字不漏的背诵《新三字经》,还能提笔写对联。同行的战友张全斌给他递烟闲聊。战友们都不免感叹,“有这梨园陪伴,还去城里干哈?"和两位老人一一握手问好,寒喧两句后,说:“你们好好玩,就跟家里一样",便告退了。

在村口游客集散点,张全斌还买了两斤鸡蛋大小的香水梨。拔掉果把,从果把圆空处一吸,那梨汁就浠溜一下到了嘴里,细腻香甜,真是名不虚传。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战友们争前恐后的每人尝了一颗。

张全斌对靖远历史也很了解,尤其是对大庙堡及靖远北八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更是装着“一肚子两肋把。"那些历史掌故,大多是一些我们在部队时,从张立昌哪里也有所耳闻但记忆模糊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是散文创作的好素材,张全斌提醒我好好写写,在老兵吧向西藏战友们推介一下大庙梨花。

正在与千年古梨树拍照合影,不知不觉中下起了“雪”。“雪”,纷纷扬扬,飘洒在院中,墙头,屋顶及院外的梨树上。陪同游览的董建中老师说,大庙梨花花期短暂,三五天就会花瓣飘落,西北叫“ 梨花雪 ”,听说在四川叫“ 梨花雨 ”,都是作家们赋予梨花的诗意文眼。

秀雅的文峰山后面,夕阳西下,扬沙玷污了太阳的光辉。茂盛白艳,如云似浪的梨花,静静躲在树枝树叶中间,隐隐约约的,象是受了惊吓的娇娘,藏在纱帘后面不出来了。农人们在其下煨着火堆,为它们驱寒。沙河里零时排开二三百米的杂货市场。广场上搭起一座露天舞台,左右两边一是书画及黄河奇石市场,一是书画创作和展览大厅。广场前边是大庙香水梨和大庙豆腐零卖小摊。周围几家“农家乐”也人气十足,厅内、厅前、地里树下……桌子上坐满客人。

凑近梨树,细细端祥梨花,是有损伤,但大多数的,花萼仍然结实挺拔,花辫花蕊有些疲惫,花心晶莹透亮,铮铮生气。

靖远大庙梨花,游览后你会觉得,它们不约而同布满在黄河沿岸,呼应着黄河的心跳。在靖远,这样的心跳,时而是属于清风的,这些带着微寒意清风,忍不住地就微醺了起来;时而又是属于军旅战友情的,在岁月如歌的退役时光中,老战友的军旅情愫也是一种心跳,想念战友有着梨花一般的空灵,或者比梨花还要空灵上一些;我其实喜欢着大庙的梨花,它们和我的靖远战友一样,总是那么地充满生机和活力,我甚至想把这一些全部命名为“心跳”,在靖远,它们就全都是靖远战友的心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