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面说到假如把罗翔放在民国,他最像胡适。

关于这句话,挺罗的还是反罗的好像都不太满意。

理由无非是说胡适汉奸卖国贼,还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的。

我这句话所指射的不是私德,是气质。

民国期间的胡适尽管拿了一箩筐的学位,比如哲学、心理学、文学、政治和经济学,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哲学。

并且不是那种思辨性太强的哲学,而是更关注现实一面的“实验主义哲学”。

在这种哲学体系成长下的胡适,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逻辑方法下,很容易就能顺藤摸瓜,成为多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但是绝不深刻。

另外,胡适在文采方面并非长处。

从在新文化运动做的那些诗中就不难看出这点。

如《风在吹》:风在吹,雪在飞,老鸦冒着风雪归。飞不前,也要飞,饿坏孩儿娘的罪。

这一点跟罗翔其实很类似。

罗翔尽管学的是法学,但是他的思维架构偏向于西方哲学,所以动不动就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换句话说,也正是由于罗翔对西方哲学的推崇,才让他的法学演义变得没有那么枯燥,而散发了更多的情怀魅力。

但是罗翔在思辨的深度方面,以及文采方面,不是所长。

从罗翔对中文世界最大的贡献“张三”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在相当朴实,相当无华。

所以像罗翔及胡适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重要的不是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本身就代表一种旗帜,一种精神。适合作为理想主义的传灯人。

这一类的人,通常到了油腻中年,眼神里面依然透露着说不出的干净。

因为他们怀揣了某种朴素的情怀,并竭力不让自己被某些因素染色。干净是源自长期以来不世故的积淀。

为了维持其人格的纯洁性,最好的办法是躲在大学的象牙塔里。

所以胡适青年期间曾无数费尽周折给自己弄了许多荣誉博士的帽子,无奈晚年到了美国,本想挂靠一所大学安度晚年,却不被美国人承认。捉襟见肘地死去了。

但是不排除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曾经无比赤诚地想要启蒙国人。

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显然是失败了,要不然愚蠢的人不会这么多。

就算让王国维、胡适、鲁迅、蔡元培这些大佬复活,让他们启蒙夹头粉,估计他们也会直摇头:还是死了容易!

今天五月四号,聊到胡适,又想起一桩往事。

大学教授热力学的一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开玩笑地对“平衡系统”和“稳定系统”做过区分。

“稳定系统必须是要靠外力才能实现的,不靠外力就能稳定的系统才叫平衡系统。”

我遂觉得这位老师很有意思,加了他的QQ,发现空间里面充满了现在看来都是公知的各种论见。

其实大多也只是泛泛而谈,语录式的见解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总显得隔靴搔痒。

很多年过去了,关于他讲的热力学,忘得一干二净,就连他的名字和长相也完全记不得了。

只记得他的背景墙是年轻时候的胡适。

就跟当代很多年轻人把罗翔作为头像一般。

于是进一步论证了我的猜想:胡适和罗翔,是不愿苟且于世俗的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