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兰妈谈育儿

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亲不亲近、懂不懂得感恩,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小时候的感受和情绪有没有得到重视,这一点很重要

前不久,有一个5岁小女孩趁着假期,跟随妈妈、和奶奶回老家探亲

玩耍的时候没注意,不小心被一杯刚放在地上的开水烫到了

女孩当时就哭得稀里哗啦,怎么哄都哄不住

妈妈听到哭声后先紧张地上前询问情况,瞧见绊倒的水杯没多少水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但为了减少亲戚的心理负担,她一个劲儿地对怀里的女孩说:“没事,脚上还穿着鞋、和那么厚的袜子,根本就没烫到”

看到女孩继续哭,还开始做思想工作说:“别哭了,你这样会吓到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们的,一点都不礼貌,妈妈也会不喜欢你”

也就是那一次,妈妈发现女孩回家后闷闷不乐,让她洗脚不洗、睡觉也不愿意脱袜子

生气的妈妈还以为孩子是故意耍脾气找事,直到气急败坏地脱掉袜子才发现,原来女孩的脚上有几块醒目的伤疤

那是烫伤后留下的痕迹,也深深地刺痛了妈妈的心

其实,明明一句“怎么样,痛不痛”就能及时了解烫伤情况,最后却偏偏碍于所谓的颜面制止孩子哭喊,伤了孩子的心、也让孩子感到恐惧

很明显,这就是没有重视孩子情绪、和感受的心理阴影,也被称为“价值感”丢失

特别是在以下几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一般都很难和父母亲近得起来

01

孩子需要“抱抱”时

选择哭声免疫法不闻不问

父母和孩子真正“相依相恋”的时期,其实就那么几年

分别为:

•0~12个月的婴儿期

•1~3岁的幼儿期

•3~6岁的学龄前

这三个阶段,是孩子最需要爸爸妈妈陪伴、呵护、和关注的时期,一旦错过或者不重视,那孩子就会形成冷漠,并和父母之间越来越疏远

和走亲戚被烫的那个女孩一样,兰妈身边有好几个家长对孩子都习惯“哭声免疫法”

其中,有个叫昊昊的男孩,从小就被她妈妈要求做个“小男子汉”

平时只要一哭,妈妈就制止他“丢不丢人,那么大了还哭,一点小男子汉的样子都没有”

多年之后,妈妈和爸爸吵架,吵得很凶,妈妈还被气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面对妈妈的委屈,昊昊却表现得无动于衷,妈妈指责他“白眼狼,看到妈妈哭了,都不知道上前安慰一下”

没想到,昊昊却回答说:“那么大了还哭,真丢人,怎么还好意思让我哄你”

一番话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也让妈妈彻底意识到曾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还有一个二胎妈妈,小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总爱哭,有事没事就要哭几声,非要妈妈抱在怀里才安静

妈妈精疲力尽忙不过来,就采用了网上说的:“哭声免疫法”,让孩子自己躺在床上哭,没人理会后自然就安静了

果然,这个方法见效很快之后,为了图清净、也为了让孩子坚强一些,妈妈对她的大女儿、小女儿都是一样,不管谁哭了、谁遇到问题都是不闻不问

“你愿意哭就哭”“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的冷漠,导致两个女儿长大后和妈妈都不亲近

这就是孩子童年时期所经历的情感忽视,不被重视的那些日子都会给孩子埋下“不安全”的恐惧

都说“不幸的人,在用一生去治愈童年”,那些在儿童时期就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因为缺爱而变得自卑、敏感、和讨好

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就更不用多说什么了,一旦有“飞出去”的条件,那绝对都不带犹豫一下

02

不在乎孩子的尊严

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众羞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孩子的尊严也不比成年人少,甚至更需要得到重视

有这样一个女孩,20岁了,正在读大学

她跟室友说:“等大学毕业后,我要留在这个城市,永远都不要再回到那个家了”

很明显,女孩所谓的家,就是生她养她的地方

可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女孩如此憎恨生养之恩的“家”呢

走进了解才发现,女孩早年丧母、又是个留守儿童,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爸爸呢,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一回家就各种挑刺批评

上初中那年的一个周末,小叔给她30块钱帮忙充话费,在路上还不小心丢了10块钱

为了避免被批评,女孩只好拿着仅有的20元钱给小叔充话费,对于丢失的那十元钱则是闭口不提

可小叔那几天总是有电话,才不到2天时间话费就用光了

再次欠费停机,小叔便好奇地查话费,结果却得知只充了20元

而小叔呢,则是拿着这件事情到处说,还告状到女孩爸爸那里

爸爸觉得脸上无光,便把女孩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时隔大半年回家提及此事,爸爸还当众羞辱

张口闭口的“偷钱”、“不要脸”,让女孩无地自容

很多年过去了,女孩对此事依然耿耿于怀,她不渴望真相大白,但内心对小叔、和爸爸的恨意,却怎么也消散不了

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当众羞辱,这种来自情感上的创伤,是很难治愈的

女孩每每想到这段不堪的回忆,内心都会忍不住自卑、颤抖、焦虑,甚至觉得她不配

有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父母情绪不稳定、偏激,教育出的孩子也会如此”

事实也证明,父母现在是什么样子,也决定了孩子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这不仅仅是模仿、还有情绪的延续性,父母尊重孩子,孩子尊重父母,但父母若羞辱孩子,那孩子也会反过来照猫画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不相信孩子的努力

总是严厉要求摧毁自信心

任何时候都不要不相信孩子的努力,你的否定对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是长久性的自卑

前几天,去一个朋友家里做客

刚进门,就看到他的儿子从里屋走出来喝水

朋友看到后扭头对孩子说:“快过来打招呼呀,怎么这点礼貌都没有”

没想到,男孩听后扭头就走,留下抱怨连连的老母亲

朋友呢,也在一旁喋喋不休地不停抱怨着:

“我这儿子呀,以前因为工作太忙,从小就养在爷爷奶奶身边,去年读六年级了,我就想着回来照顾,能好好辅导学习,也能培养亲子关系”
“可没想到呀,这小子,根本不愿意,说什么都要在爷爷奶奶家接着住”

我宽慰朋友说:“孩子只愿意留在老人家里,说明爷爷奶奶对他特别疼爱,才舍不得离开”

朋友叹了叹气,又接着说:“他那哪是舍不得爷爷奶奶呀,根本就是在爷爷奶奶家里能方便他跟不三不四的朋友一起瞎混”

正说着,她儿子又从房间里气冲冲地出来

孩子反抗说:“就知道你又在说我坏话,反正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你的认可”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母子俩的矛盾主要就是在于缺乏认可这件事上

如果我们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对他们多一些行为上的鼓励、努力上的认可,那孩子的心里暖了,对父母的依赖和亲近也就不知觉跟着来了

正所谓“好话暖人心”,和孩子沟通也不例外,你相信孩子,便是他们向阳而生的自信力量

04

在孩子面前太强势

要求他们必须听自己的话

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是维系亲子关系的主要纽带,如果你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太强势了,那就会弱化孩子的能力

有一位网友曾分享他儿时的一段成长经历

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到同桌有一本小说,羡慕不已

于是,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把那本书借到手

当时又害怕同桌会随时把小说要回去,以至于放学回家后看书太入迷,导致作业忘记写了

这件事被妈妈知道后,对他是又打又骂

自此,每天放学回家后,除了写作业就没有其它的自由时间

但凡是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那就会受到大小不同的惩罚

有一次,还因为路上看热闹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就罚他面壁思过,直到承认错误并承诺“以后再也不敢”,才结束惩罚

也正是在如此环境下成长,他对妈妈一直心怀芥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下意识地避开妈妈、防着妈妈

长大后也是如此,妈妈的事事干涉,总让他感到喘不过气

毕业后参加工作,本来经过重重考核获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就业名额,可他妈妈却嫌工作地方太远,还拿“离家出走”威胁他回老家找工作

结果,老家县城的平均消费高、收入又低,再加上大部分工作和所学的专业不对版,很多份工作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后来,迫于谋生压力,他考了一个驾照,在县城跑出租车

每次一聊起工作、未来时,他的内心都对母亲曾经的威胁和干涉耿耿于怀

若回溯早年经历,不出意外,那些以爱之名义控制孩子的父母,到了最后都会成为孩子人生里的苦果,阻挡了他们的发展、也为孩子造就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不想帮忙还拖后腿

总把“儿孙自有儿孙福”挂嘴边

孩子依赖父母的,从来都不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好条件,孩子所需要的,也不是能满足的条件和要求

他们真正渴望的是陪伴、还有理解

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就丢下他外出打工

可每年过年回家,为了弥补都大包小包地带很多玩具回家,但这些始终都不是他想要的

为了能留住父母多陪陪他,当时还把所有的玩具都扔在地上摔坏了

那一次,还是没有留住要外出打工的父母,看着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似乎也接受了现实

可父母看到他如此不懂事,便想着以“穷养”的方式慢慢磨练脾性,希望以此懂得父母的不容易、与无可奈何

于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便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特别是妈妈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喜欢撇清的不想管、还拖后腿,让他觉得是那么无助、和心痛

比如,读书的时候没考好成绩,喜欢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不努力,反正以后吃苦受罪的是你自己”

长大后,好不容易靠拼搏买了车又想继续买房,也赶紧发话说:“我和你爸没有能力,帮不了你,搞那么大压力,看你以后怎么办”

仅仅也是计划,就被一盆冷水泼得透心凉

很多时候朋友也在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爱不说,还会经常被打击、泼凉水

事实上,老一辈常说:“爱之深、责之切”是有道理的

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为了争取孩子抚养权说的一番话就让人潸然泪下

她说:

“我爸爸很早就抛弃我们母女三个人,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她那么辛苦,脾气大一些也是可以原谅的,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有着差不多的家庭经历,我们虽然会吵会闹、会打架,但我们也是永远吵不散、打不散的一家人”

这段话就充分地展示了“越爱越苛责”

记得网上还有这样一段口头禅说:“70后夫妻吵架,吵死不离婚,80后夫妻吵架,一骂就离婚,90后夫妻不高兴就离婚,00后直接冷静到不结婚…”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教育孩子需要与时俱进,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有所改变

爱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的更好,没毛病,但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闪光点,也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节奏

发现孩子的进步,并欣赏孩子优点,这才是新时代育儿最需要的内在潜力激发

那么,关于长大后和父母不亲的孩子,一般都是缺少价值感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