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打开手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微生态中心柳丰萍教授收到的第一条信息,就是一名病人的“排尿打卡”。患者每天详细记录排尿时间、排尿量与排尿次数,然后向医生汇报。由于这份“打卡日记”,患者摆脱了疾病的阴影,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岁患者忍痛9年

患者张女士今年27岁,18岁那年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在当地多家医院反复就诊,均未见好转。就医期间,由于始终查不出明确病因,而患者的症状无法缓解,在排除尿路感染后,医生判断她是精神紧张导致的躯体症状,于是为她做抗精神病治疗。

然而服药并没有减轻症状,长期的膀胱痛使张女士非常痛苦,尤其是对心理影响非常大,抑郁、失眠、焦虑,产生了悲观、绝望的消极情绪,往往坐在那儿都能突然放声大哭,因此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柳教授参加学术会议时的报告,辗转联系到柳教授,并慕名来到无锡市二院微生态诊疗中心治疗。

病痛多年终于确诊

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后,微生态诊疗中心团队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许多患者因此多年忍受疾病折磨,甚至产生抑郁轻生等消极情绪。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患者决定在市二院进行微生态治疗。

柳丰萍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为其做了肠道菌群移植+营养疗法,每天注射两次肠道菌群,一共做了三天,即一个疗程,促进患者的膀胱黏膜修复。仅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就明显改善。为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柳教授鼓励患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排尿情况。坚持记录几个月,患者的排尿情况基本保持正常,生活工作也都恢复了正常,人也变得开朗乐观。

勇斗“不死的癌症”

柳丰萍教授介绍,“间质性膀胱炎”也被称为“膀胱疼痛综合征”,以尿频、尿急、夜尿和(或)盆腔及会阴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愈非常困难,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很多患者因此出现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轻生。

无锡市二院微生态诊疗中心探索肠道菌群移植方式治疗,目前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认可,吸引了许多国内患者慕名而来。接下来,微生态诊疗中心将继续依托江南大学研究平台和医院高水平的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推动临床和科研工作进展,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朱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