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园内“反犹”声浪高涨,政府立场或将生变?

近日,美国多所顶尖大学内,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示威行动愈演愈烈。自4月中旬起,这股浪潮逐渐达到顶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们连续数日组织集会,高举支持加沙地区巴勒斯坦人的标语,并与校方及警方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冲突。同样的情况也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上演,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甚至一度被示威人群占据,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这一系列的抗议活动,不仅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内引起了轰动,也在整个社会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历史上,这些大学就曾多次成为反战示威的策源地。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因反对越战和种族问题而爆发过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当时,尤其是1968年,校园的抗议活动最终演变为全社会的反战浪潮,对美国的越战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今,哥伦比亚大学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4月18日,纽约警方对校园内的示威者采取了行动,拘捕了超过百名学生。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警察也介入到了类似的校园抗议活动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接连不断的示威活动,无疑给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带来了压力。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由知名大学学生发起的抗议,是否会像60年代的反越战示威一样,逐渐形成全社会的主流声音,并最终影响政府的政策决策?

事实上,这股“反犹”示威浪潮已经对美国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撕裂。在美国,犹太人在政界、财经界和教育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这次学生们的抗议行动,也引发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犹太人的强烈反应。有的人甚至宣布将停止向这些大学捐款,以此向校方施压。

在拜登和特朗普即将展开新一轮大选之际,这样的社会动荡无疑给美国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立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就在几天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表示,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宣布对以色列的一个宗教极端民族主义组织“犹太永恒营”实施制裁。这个组织被指在加沙冲突中犯下了反人类的罪行。

然而,美国是否会真的宣布这一制裁措施,甚至进一步对以色列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以迫使其在加沙地区收敛行动,这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在中东的政策战略是否会因为国内“反犹太人”的示威浪潮,特别是大学里“反犹太人”的示威浪潮而做出调整,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大学校园内的“反犹”示威活动无疑成为了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一个重要变量。这些活动不仅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中东问题的复杂态度,也可能成为改变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