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司法理念,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努力加强对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司法服务保障,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2023年,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获“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知识产权案件总体情况

2023年,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5,431件,同比下降48%。其中,民事案件5,292件,同比下降49%;刑事案件137件,同比上升108%;行政案件2件。从案由分布来看,在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包括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4,536件,占比85.7%,侵害商标权纠纷359件,占比6.8%,不正当竞争纠纷(不包含复合案由)94件,占比1.8%;知识产权合同类纠纷303件,占比5.7%。在受理的刑事案件中,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01件,假冒注册商标罪13件,侵犯著作权罪22件,另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件。

图1:浦东法院2023年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案由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浦东法院2023年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案由分布

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539件,结收比102%。其中,民事案件5,383件,刑事案件153件,行政案件2件。在审结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调解撤诉4,594件,占比85.3%;判决572件,占比14.7%。在判决的民事案件中,结案标的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案件共37件,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案件共9件,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共6件,最高判赔额达4,775万元。

知识产权案件主要特点

(一)科创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需求不断增长

商业秘密是广大科创企业研发核心技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果,一旦遭到侵害,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打击,并损害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能力。2023年,浦东法院共受理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14件,商业秘密合同纠纷案2件,涉商业秘密纠纷同比增长一倍,反映商业秘密司法保护需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商业秘密呈现出数据化的特征,以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信息存储和传播便捷化的特点,加剧了商业秘密传播的便利性和隐蔽性,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面临新挑战。同时,权利人企业存在二次泄密顾虑,不愿在诉讼中公开商业秘密,进而导致败诉或者放弃诉讼的情况仍然存在。在案件起因方面,因员工离职引发的商业秘密纠纷频发,约八成案件系因此引发,且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营销人员为主,同业竞争人才争夺中“重资源、轻来源”的问题较为明显。

(二)技术类案件审理难度不断提升

当前,浦东法院受理的计算机软件合同、专利合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合同等技术类案件显著增多。2023年,共受理技术类合同纠纷120件,同比增长90.5%;审结104件,同比大幅增长372.7%。在办理过程中发现以下难点较为突出。一是证据材料多。技术类合同中涉及的计算机软件、专利、集成电路布图等技术的设计周期一般较长,合同前后时间跨度大,对技术功能往往需要反复验证,围绕合同关键事实一般产生大量证据。二是事实查明难。技术事实查明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重点和关键,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芯片、编程、材料学等高端化、前沿化技术领域成果,如何准确、高效查明相关技术事实对开展此类案件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三是审理周期长。技术类案件所涉事实查明较为复杂,往往涉及委托技术鉴定,邀请具有此类知识的专家陪审员、技术调查官参与审理,或开展技术咨询等工作,与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相比,需要较长的审理周期。

(三)芯片产业蓬勃发展引发相关纠纷不断增多

芯片是人工智能、数字通信、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的基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算力基础。2023年来,浦东法院已审结2件涉芯片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创作合同纠纷案,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芯片在研发、应用的过程中引发的纠纷值得关注。一是在研发过程中,因委托设计引起的合同纠纷。如对现有技术水平认识不清导致合同条款约定不合理,通过微信聊天等非书面形式随意变更设计要求导致合同履行不规范,因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不足导致芯片设计不符合合同要求等。芯片研发的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研发受挫往往引起客户流失、融资困难、资金断裂等连锁反应,引致纠纷。二是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易遭遇侵权损害。包括芯片中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专利等核心技术遭遇非法复制,构成商业秘密的芯片技术遭遇不正当手段的获取或使用等侵权行为,往往会使权利人的高额投入付诸东流,打击芯片企业的创新创造动力,甚至可能影响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四)“科创+文创”所涉领域范围不断拓展

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式,文化创意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发展出创新多样、功能丰富的互联网平台,已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创平台呈现出涵盖范围广、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2023年,浦东法院审理的全部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被诉侵权的平台类型包括图片素材平台、视频平台、音乐平台、社交平台等。还有部分侵权行为系通过电商平台发生,如售卖图片网站的破解账号、售卖非法复制的音乐U盘、售卖未经许可生产的玩偶等。同时,各平台业务结构更加丰富多元,如视频平台被细分为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直播平台;音乐平台包括了提供音乐播放的平台与提供曲谱学习的平台;图片平台包括了美术、摄影素材平台与3D建模平台等,反映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创新进步的背景下,各类文创平台的主营业务呈现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文化内容、形态和形式供给也日益丰富。

(五)视频平台互诉情况不断涌现

近年来,主流视频平台集中互诉以实现商业制衡的案件有所增长。2023年,浦东法院受理了200余件平台短视频纠纷案件,涉及数千个不同的短视频片段,诉请标的主要集中在10万至50万之间,亦有部分案件标的金额达千万元,反映出长短视频版权博弈背后存在的平台主体利益分配、平台与用户利益平衡等问题。此类案件中,权利人一般以涉案作品具有较高知名度、被诉平台存在大量侵权视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鼓励用户上传侵权视频等情节,主张平台构成明知或应知,继而诉请平台承担责任。同时,即便平台能举证证明侵权内容确由用户上传,权利人为了维权便利,一般也不再追加用户作为被告。案涉争议焦点主要围绕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算法推荐模式下网络视听平台企业的过错责任、“通知-删除”规则的理解及其适用边界等问题。此外,此类诉讼也呈现出批量化特点,个案调解难度较大,这给法院协调开展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整体化解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能和支持的同时,也对司法机关依法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3年,浦东法院共受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4件,涵盖美国、日本、韩国等十余个国家,其中83.3%的案件系由外方当事人提起。共判决18件,外方当事人胜诉率达88.9%。在案由分布上,商标权侵权纠纷及知识产权合同类纠纷案件较多,分别占比50%和26%。除涉外定牌加工与销售平行进口商品等引发的商标权纠纷外,跨境争夺知识产权资源引发的诉讼逐年增多,主要以抢注或抢先使用知名度较高的商标、商品名称、包装装潢、企业字号、域名等商业标识的情形为主,涉及对境外使用标识效力的认定等问题。同时,浦东法院注重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努力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一起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并全额支持某外国公司诉请,充分体现司法裁判对于故意侵权行为的威慑作用。

主要做法

(一)服务国家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

1.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自贸区知识产权审判改革举措。推进落实国务院《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2023年11月,举办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典型案例发布会、第五届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浦东论坛,围绕“自贸国际规则背景下涉外知识产权争端的司法应对”等议题作深度研讨,积极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经验,不断优化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2.为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强有力服务保障。积极参与并协助市区两级人大开展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工作,召开相关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并报送立法意见。贯彻落实《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全面助推示范区建设,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逐项对标对表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任务,进一步细化保护规则,为国家战略和地方党委中心工作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报送的专报《浦东法院五个方面贯彻落实区深改委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会议精神》获有关领导批示。

(二)坚持严格保护,优化营商环境

1.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积极适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彰显严厉打击知识产权恶意侵权行为的司法态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在31起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浦东新区区委主要领导在听取了浦东法院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力度”的专题汇报后,对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机制。发挥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审判优势和集中审判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审判了侵犯“玲娜贝儿”“高达”等美术作品著作权犯罪案件,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审理了网络售卖音乐作品侵权复制品系列案,获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2”专项行动十大案件。审结涉“汉高”等假冒注册商标罪和侵害商标权纠纷刑民交叉案件,以民事案件调解促进刑事案件赔偿谅解,便利商标权利人及时获取赔偿、挽回损失,减少诉累。全面审查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维护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秩序。审理了一起不服行政警告及罚款的行政诉讼案件,涉及恶意抢注国家重大工程“东数西算”名称,经向原告充分释明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告主动申请撤回起诉,并承诺立即缴纳罚款并在后续经营管理中加强对商标申请工作的管理。

3.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守护企业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公安、检察机关,发挥知产刑事犯罪线索移送机制效能,在一起侵害某高科技企业商业秘密的民事诉讼中,发现犯罪线索后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予以立案。针对商业秘密案件证据获取难、易丧失等特点,及时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在前述案件中,对被告存储在云间的电子数据采取证据保全,及时固定了证据,保证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充分发挥诉前、诉中行为保全制度的功能作用,作出了全国首例涉游戏未公开角色设计的侵害商业秘密诉前行为保全裁定,及时制止了对某知名游戏公司游戏泄密的侵权行为。在另外两起案件中准予了商业秘密权利人提出的诉中行为保全申请,有效遏制侵权后果的扩大,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违法犯罪行为,作出了上海首例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案,严厉打击了境外组织针对我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间谍犯罪活动,依法保护我国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

(三)强化数字赋能,服务数字经济

1.深入推进“数字法院”建设。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数字改革赋能,将“数字法院”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知产案件数量大、类别多的优势,用好司法内生数据,盘活蕴藏的数据“财富”,加强数据碰撞比对、规则构建,以“小切口”建模撬动“大治理”,延伸办案效果、推进社会治理。浦东法院已申报23个涉知识产权应用场景项目,其中1个场景已通过专班审核、1个场景在建立模型中、4个场景已建立模型、3个场景已嵌入系统或已推广。在“不正当竞争纠纷类案件新旧司法解释适用规范提示预警”场景中,针对误引已废止的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的问题设计应用场景,提高文书正确率,取得良好适用效果。

2.加强涉数字领域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疑难复杂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举办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发布会,回应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下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努力为提高数字经济司法治理效能贡献智慧和方案。审结全国首例网络游戏商业代练行为不正当竞争案、全国首例涉APP唤醒策略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典型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实施后,审结并生效了首例涉农业产业大数据权益保护案,有力保护了涉农业产业的数据信息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践行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

1.创新探索示范判决机制。对于部分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提起的批量侵权诉讼中存在的权属授权瑕疵、侵权证据缺失等问题,严格证据审查标准,在认定原告提交的证据存在重大瑕疵的情况下通过判决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形成示范,从源头上遏制非正常维权案件进入诉讼流程,谨防权利滥用。如在北京某公司起诉的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批量纠纷案的审理中,发现其授权文书存在日期倒签等问题后,主动向涉案作品的原始权利人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发函调查,在查实存在重大证据瑕疵后,作出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的首案判决,并要求该公司以此判决为参照对后续同类案件进行证据瑕疵的自查自纠。此后,该公司申请撤回后续167件案件,已经取证的500余起案件亦未再进入诉讼流程。借助该案示范判决影响,浦东法院又以相同方式化解了近300起平行案件,取得良好实效。

2.探索化解涉外知产纠纷新路径。大力支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开展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调解工作力度,开展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制定委托调解工作规则,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累计已委托该中心调解涉外知识产权案件43件,其中包括全国首例境外争议解决机构参与调解的知识产权案件。在部分疑难复杂案件中引入专家调解员,以其专业知识向原被告提供法律意见,促进案件调解。在某管理公司等诉上海某咨询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经WIPO仲调上海中心高级顾问与专家调解员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以共同共有涉案商标达成和解协议。

3.探索创新知识产权纠纷“京沪联动联调”多元化解机制。立足京沪两地互联网平台企业聚集、彼此互诉案件不断增多的特点,加强两地法院司法联动,以及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签署加强版权司法保护及治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京沪版权司法保护及治理协同工作专班,建立京沪互联网平台诉源治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两地法院在保障平台经济发展方面的司法合力,协同高效化解跨域版权纠纷。探索将京沪两地知识产权类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技支撑的跨域统一非诉调解平台,在线引导纠纷双方进行非诉调解及诉调对接,强化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五)创新审判机制,提升办案质效

1.推进落实专家陪审制度。落实《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要求,在全市率先选任6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担任知识产权专家陪审员,为技术事实查明、法律适用提供支撑。专家陪审员来自高科技企业、法律院校、行政执法机关等具有科学技术或法律专业背景的群体,充分满足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需求。截至目前,专家陪审员已参与了14起典型案件的审理,类型涵盖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在侵犯迪士尼卡通形象“玲娜贝儿”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王迁教授全程参与案件审判工作,并就法理疑难问题发表意见;涉国内代加工并申报出口“UGG”雪地靴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中,来自上海海关学院的朱秋沅教授参审,对货物进出口及涉外定牌加工问题提供意见;在涉某软件开发技术合同案件中,来自半导体高新企业的法务负责人姜银鑫参审,协助把握技术特征、理清技术争议。

2.积极适用知识产权证据规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综合考虑案情、举证能力和举证难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转移证明负担,或根据原告申请出具责令被告提交证据材料的民事裁定书,以查明案件事实。在侵犯“邵东家”注册商标案中,原告为证明被告侵权获利,书面申请被告提交其纳税材料或财务账簿、记账原始凭证,法院经审查认为相关书证可以直接证明被告经营收入情况,且被告亦确认相关书证由其控制,故据此出具全市法院首份责令提交纳税材料、财务账簿等证据的民事裁定书。裁定书生效后,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证据,浦东法院依法推定原告主张成立,全额支持了其300万元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在6起侵犯“赤坂亭”注册商标案中,依据原告申请,出具责令被告提交账簿等证据的民事裁定书,依法减轻权利人的民事举证负担。

(六)强化司法延伸,增强司法权威

1.坚持精品战略,发挥司法智库效能。编撰出版《浦东法院建院30周年知识产权案例集》,举办专题研讨,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疑难复杂和前瞻性问题研究,推进总结知识产权审判经验,促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水平。2023年,浦东法院有多起案件入选全国案例评选:一起涉“龙井茶”地理标志行政诉讼案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一起被告人纪某某等侵犯商业秘密罪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一起涉“王者荣耀代练帮APP”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一起涉“南翔”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获评第五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另有多起案件分别入选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上海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典型案件、上海法院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上海法院第五批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典型案例等。

2.推进协同共治,完善同保护机制。推进司法机关之间、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有效衔接,促进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裁判标准的统一。加强与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在矛盾纠纷协同解决、侵权行为协同打击、学术会议共同举办、业务培训相互交流、海外维权共同研究、立法建议共同推进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定期联络机制,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进法庭系列活动,来自浦东新区公安局、检察院、知识产权局及上海海关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院参加庭审旁听活动,案件包括生产、销售仿冒知名模型玩具“高达”的侵犯著作权罪案,涉“华为”“中兴”知名品牌假冒注册商标罪案等。

3.加强法治宣传引导,回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关切。用生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案例,讲好上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故事。积极参与全国首部涉外司法专题片《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拍摄工作,结合知识产权审判中的“三合一”审判机制、惩罚性赔偿机制等特色工作,以侵害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系列刑事、民事案件为切入点,聚焦知产审判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作用,相关工作获上海市高院法治宣传处的肯定和感谢。深入特斯拉、华为、B站、阅文集团等辖区知名企业走访调研,聚焦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回应企业关切。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合作打造临港新片区送“法”进企业活动,向企业提供法律专业分享,已分别举办主题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策略”“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实践”的两期活动,与40余家临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交流。分别应华为公司、特斯拉公司邀请,围绕“审判实践视角下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主题作授课交流,华为公司全国相关业务领域400余人、特斯拉中国员工10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暑期学校、WIPO-同济大学联合硕士项目邀请开展英文专题授课。举办“女性与知识产权——IP女法官们的酸甜苦辣”主题演讲活动,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参与“上海之声”普法专栏《法治声音》电台节目,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下一步,浦东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找准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牢牢把握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主基调,努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与保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