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有一道客家名菜佳肴,其名叫“四星望月”,鲜为人知的是,这道菜,其实并不是客家所传统流传下来的名菜,而是在1929年时,才得此佳名。

而给这道菜取名的人也不简单,正是伟人毛主席。

1929年4月,毛主席率领红四军第三纵队转战赣南,来到了兴国县,在来兴国前,毛主席就一路上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到了兴国以后,他更是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中共兴国县负责人陈奇涵、胡灿等人看不过去,就凑了一笔钱,说什么也要请毛主席打打牙祭。

毛主席取名“四星望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芳是兴国县革命委员会的主席,他与陈奇涵等人商量后,决定请毛主席吃一道兴国名菜“米粉蒸鱼”,关于主菜“鱼”,则是肖芳在池塘里抓的。

“米粉蒸鱼”的做法也简单:先将鲜鱼肉切成薄片,拌好油盐料酒,芋片先入锅蒸熟,再铺上鱼片,浇上一层生姜、辣椒、芝麻混成的糊汁,盖好蒸透,然后再将蒸笼上桌,便可以开动。

兴国本地的这道菜,取含义为:合家团圆、吉庆有余。

陈奇涵,肖芳,胡灿等人请毛主席吃这道菜,其用心可谓良苦。

而为了让毛主席吃了不腻,陈奇涵又让人在这笼蒸鱼的边上,添了4道小菜,分别是一盘花生米,一盘笋炒肉,一盘雪豆,以及一盘炒鸡蛋。

毛主席入席以后,打开蒸笼,辣椒的香味随着雾气扑鼻而来,这对于他这么一位爱吃辣的人,可谓是一道再好不过的“硬菜”

看着旁边的4个小盘,毛主席若有所思:“你们这道奇怪的菜叫什么名字啊?”

陈奇涵:“就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菜,没什么正式的名字。”

说完这句话,陈奇涵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赶忙继续说道:“毛委员,凡事都需要名正言顺,请您给这道菜起个名字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看着这中间的一笼屉米粉蒸鱼,再看到4盘小菜,他开口说道:“你们看,这个蒸笼像是一个月亮,四个碟子像是星星,这星星和月亮,就像是各地的“工农商学群众,他们盼望着红军的到来,我看,这道菜就叫“四星望月”怎么样啊?”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陈奇涵就带头鼓掌。

自此,江西兴国便流传下来这么一道与红色革命事业息息相关的“名菜”

毛主席对“四星望月”有着独特的喜欢,1970年,毛主席在庐山开会时,还专门派人到兴国请来厨师,为自己做这道“四星望月”,除此之外,我国另一位领导人邓小平视察兴国时,也点名要尝这道菜。

两位我党主要领导人都看好这道菜,其意义不止于菜本身,这其中,更是他们对这道菜中涵盖的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而毛主席与陈奇涵的友谊,也正是从这道菜开始的。

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1969年九大期间,陈奇涵未能被安排为大会代表,毛主席得知后面色不悦,他说:“陈奇涵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毛主席说的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陈奇涵是江西兴国人,早些年间读过小学,中学,毕业后,为了开启民智,他特地创办了“忧道小学”,免费招收穷苦老百姓的孩子。

可是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岁月,想要安心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陈奇涵决定放弃教学,转而从军,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赣军,陈奇涵待了几年,增长了见识,但是同时,他也认识到军阀部队的黑暗,为此,他脱离赣军,前往广东,投奔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

由于陈奇涵能力强,资历比较老,他很被上级看重,在黄埔军校,他曾一度教学,除此之外,也是在黄埔军校,他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真正的走上了革命道路。

陈奇涵的优秀,让蒋介石深为厚爱,1927年大革命失败,蒋介石邀请陈奇涵去当自己的侍从室主任,陈奇涵对蒋介石背信弃义的行为非常恼怒,当即婉拒,并转身接受朱德的邀请,担任了朱德创建的军官教育团参谋长。

南昌起义前,中央的指示都是经过陈奇涵的密码译出来的,可惜的是在1927年8月1日这天,陈奇涵未能直接的参加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失败后,陈奇涵回到家乡兴国,他没有被敌人的“白色恐怖”所吓倒,而是坚持带着当地的同志们继续斗争。

1928年底,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封锁,红四军一时间过得十分困难,毛主席与红四军领导商议后决定开辟赣南革命根据地。

后来红四军到了兴国,陈奇涵不仅给钱给枪,而且还为红四军补充粮食,援军,正是由于陈奇涵全心全意的做革命工作,他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当时兴国有23万人,在陈奇涵的努力下,有8万余人都参加了红军,剩下的老人,小孩虽然没有参军,但是他们也都没闲着,要么是为红军做衣服,要么是帮忙筹粮食,大家都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正是由于兴国革命工作热情最为高涨,所以毛主席对陈奇涵的工作尤其满意,他在苏区的多次会议上表扬兴国县,称兴国县“创造了第一等工作”

曾任苏区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对兴国也尤为敬佩,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回想苏区工作,他对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和省长吴官正说:“苏区的工作,兴国第一,瑞金第二。”

陈奇涵在兴国做出如此大的成绩,毛主席不仅重用他,让他担任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也高度评价陈奇涵,说他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自报中将,却被授予上将

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陈奇涵都担任了重要职位,虽然他没有林彪,粟裕等人那么有名,但是陈奇涵的资历老和贡献大,是中央领导都明白的。

1955年授衔前,陈奇涵为人低调,他向上级写了一封信,请求授予自己中将军衔,他说自己参加革命,本就不是为了高官俸禄,对个人地位的高低和得失,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但是党中央领导考虑到陈奇涵的革命资历和贡献,最终决定否认他的请求,并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

陈奇涵的为人厚道,是深得毛主席喜爱的,授衔前,毛主席还专门派汪东兴代表自己到陈奇涵家表示慰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九大时,由于是特殊时期,陈奇涵尽管是我军的老将军,但是他也已经靠边站,毛主席得知后,当即表示,陈奇涵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并且强调说:“中央委员少不了陈奇涵的名字。”

最终,陈奇涵成功当选为了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陈奇涵老泪纵横,他知道,毛主席依然还记得他,记得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