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重庆负责统战工作的周恩来因事务返回了延安,此次回延安,周恩来特地带来了一位年轻男子,此人时年21岁,双目炯炯有神,身材高大,但是他的身上,却是穿着破旧的衣服,头发上也满是油渍,看起来有些邋遢。

周恩来带来一位年轻男人,时任八路军总司令员的朱德听到这个消息,尤其激动和高兴,他赶忙奔赴迎接周恩来,同时,他一把将年轻男子抱住,细细的摸年轻男子的右耳际处。

摸着摸着,朱德突然间停顿下来,接着失声痛哭道:“这是我的儿子啊。”

幸福但并不长久的一次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6年,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由于身处时代剧变时期,所以年纪轻轻的他早早就立下了为国效命的志向。

1909年,23岁的朱德考入云南讲武堂,在朱德的革命生涯中,前往云南讲武堂学习,是一件改变了他一生的大事。

而鲜为人知的是,也是在前往云南讲武堂考试,学习的路上,朱德邂逅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正式妻子肖菊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朱德在上海,由于身无分文,所以他无法乘车,坐船前往昆明,只能步行,而从上海到昆明,步行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路上,由于饥饿,朱德生病休克了,巧合的是肖菊芳的父亲正好从这里经过。

肖父经营了一家客栈,他平日里也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当他看到昏迷在路边的朱德时,他起了恻隐之心,将朱德带到了自家的客栈,并让女儿对他进行精心照料。

很快,朱德醒了过来,他知道是肖家人救了自己,非常感激,但是他身上也无多余的钱,因此,他每日都会早起在客栈忙来忙去,以报答肖家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时间久了,肖父对朱德的人品有了了解,并非常满意。

三年后的1912年,朱德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并成为教官,肖父看时机成熟,便决定将女儿肖菊芳嫁给朱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在与肖菊芳相处的三年中,两人早已产生了感情,因此对于肖父的安排,两人都没有反对,并为此高兴了许久。

婚后,朱德在外奔波,为自己远大的志向而奋斗,肖菊芳是一个非常理解丈夫的人,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一直支持着朱德的行为。

后来,肖菊芳为朱德生育了一个儿子,当时儿子右耳边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朱德便给儿子取名为“保柱”,这个“栓马柱”也成为了朱德儿子身上一个“符号”

可惜的是,在生育保柱4个月后,肖菊芳因得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

常年奔波在外,一直心系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菊芳去世后,朱德为了养育年幼的儿子,又一次娶了一位叫陈玉珍的妻子。

陈玉珍是一个有着高度思想觉悟的新式女青年,她与朱德在一起后,并没有生育,而是一直精心的对待保柱,用尽全力的抚养他。

儿子有了归宿,朱德开始一心的进行革命事业,此后他常年奔波在外,丝毫没有歇息,朱德用心革命,他的事业,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朱德不仅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而且在关键时刻他坚持革命,带领革命队伍打游击,也为他成为人民军队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地革命时期,朱德率部在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部队会师,红军力量壮大,而他们的会师,也在我党的斗争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此后朱德与毛主席同心合作,创建了中央苏区,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朱德在战火中,成为了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员。

此时的朱德,已经和儿子十多年未见,在此期间,虽然他也有过妻子,但是他没有再生育一个儿子,保柱,是他唯一的儿子,戎马恍惚之际,朱德对儿子的思念,尤其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形成了第二次的合作局面,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我党为了尽快抗日,答应将部队整编为八路军与新四军,并隶属于国民政府指挥。

朱德威望高,贡献大,能力强,被党中央任命为了八路军总司令员,此时国共两党在明面上,已经是形成合作,不再兵戎相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德前往南京开会时,从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辕主任龙云得知自己的儿子在他的部队里,他很激动,但是他并没有当场向龙云阐明此事,而是将此事说给了周恩来听。

周恩来当然理解朱德作为一名父亲的心思,他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从不利用权力为儿子谋私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有机会,周恩来找到龙云,提出了要将保柱带到延安的要求,龙玉与我党关系尚可,当即表示同意。

1937年的一天,周恩来便带着21岁的年轻青年保柱来到了延安,朱德一听周恩来带来一位年轻男青年,他猜测是自己的儿子保柱,因而急忙去迎接周恩来,并当场验证。

当朱德摸到这位男青年右耳际处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时,他失声痛哭:“这就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儿子呀。”

之后,朱德将保柱送到了学校学习,与此同时,他也给儿子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朱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琦作为朱德的儿子,他本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和提拔,但是朱德却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手中的任何权力为朱琦谋福利。

直到1949年时,朱琦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他才不过是一名团级干部。

朱德在此期间视察朱琦单位时,曾询问朱琦的情况,负责人说:“他工作积极,学习也好,责任心也强。”

朱德听后很不满意:“不要光讲他的优点,难道他没有缺点嘛?”

负责人:“缺点也有,他生活上散漫一些,说话比较随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听后脸色变得严肃,他说:“他认为是我朱德的儿子,有优越感嘛,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我要求你们对他严格管教,你回去要找他谈话,就说这是我朱德的意思。”

朱德离开后,朱琦很快得知了父亲的话,他感到愧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他当即改正,并作一定的检讨。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朱琦被调往铁路局工作,按照级别,朱琦可以当领导,但是朱德不同意,没办法,朱琦只好从从头开始,先做练习生、司炉、副司机,最终当上了火车司机。

火车司机一职,也是朱琦在建国后级别最高的职务,此后他兢兢业业工作,直到1974年不幸去世,年仅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