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4月20日至26日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松江区人民法院、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上海市松江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介绍了六大典型案例,内容涵盖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及商标侵权领域。

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松江区受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主要集中于侵权商标类刑事犯罪。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占了绝大多数。被告人主要通过各大网络购物交易平台出售侵权商品,并通过一些社交软件联络生产和销售侵权商品。白皮书的发布旨在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效,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

游戏类侵权著作权案

2022年4月至6月期间,被告人明某明知“Z手游”系未经版权拥有者授权、非法获得的私服游戏,仍招募被告人刘某某、王某某等人为下级代理,推广私服游戏,吸引玩家注册充值,并从中提成牟利。正版手游的著作权归某移动科技公司所有,而“Z手游”私服游戏与正版手游的关键内容界面相似情况一致或基本一致。经审查,明某、王某某非法营业数额共计40余万元,刘某某非法经营额共计9万余元。

公检法机关通过协作配合,准确认定侵权作品与被侵权作品之间构成复制关系,有力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为挽回企业损失,检察机关依法追捕漏犯,三名被告人均向被害单位进行补偿。在办案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还向被害企业及时就管理漏洞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助力企业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另一起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某游戏的著作权为日本某株式会社依法享有。被告人李某明自2017年起招聘员工从他人处采购该游戏机后在网络平台加价销售。2019年又购买了相关游戏机生产线,从他人处采购复制好的游戏主板、其他游戏机组件,再由相关人员进行加工组装,后在网络平台对外销售。刘某华等人在R公司任职期间,在网络店铺销售该游戏产品。经审计,李某明等10人销售金额分别为90余万元至1200余万元不等。

据了解,公检法机关在办理该案时,深挖上游犯罪,实现互联网著作权犯罪全链条打击和源头治理。其间,检察机关破除跨区取证的困难,实现对生产、销售环节的全链条打击,并对不直接参与生产、处于销售末端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梳理在案证据,准确认定共同犯罪,精准界定了侵犯著作权犯罪行为。

饮品、服装类制销假冒产品案

近年来,假冒品牌食品、矿泉水、白酒等犯罪时有发生,破坏市场正常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危及“舌尖上的安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间,被告人陈某在明知从被告人张某建处购进的“娃哈哈”“农夫山泉”“雀巢”等品牌桶装水的塑封、瓶盖等标识系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情况下,仍对外销售给王某、司某华等人,数量共计4万余件案发后,民警从陈某暂住处查获“娃哈哈”等品牌桶装水的塑封、瓶盖等商标标识共计30万余件。

该案中,检察机关加强全方位研判,通过引导侦查及自行补充侦查,夯实证据链条,最终认定陈某等人除了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行为外,还具有非法制作的行为。该案也是一起跨省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对此,公检法多方力量联合形成打击合力,追捕上下游漏犯,同时清理了本市多家制假水站。

另一起制销假冒产品案涉及松江区某原创服饰品牌。2022年10月起,被告人王某、孙某某未经许可,根据被告人饶某某提供的款式,在其经营的位于常熟的工厂内制作假冒该品牌的服装,后由饶某某销售牟利。经审计,饶某某委托王某生产制作的假冒品牌的服装80余万元。另公安机关从王某、孙某某处扣押到价值30余万元的代售假冒该品牌服装。同年10月起,被告人周某、段某某等人通过从他人处购买、自行或委托他人生产等方式假冒该品牌服装,分别通过其注册的淘宝店铺对外销售,累计销售1000余万元。

结合松江、常熟两地服装产业的特点和共性问题,两地检察机关深入剖析案件背后反映的制假、销假滋生原因,研究服装企业在民事、行政、刑事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办案中,检察机关主动走访权利公司,听取意见,针对权利公司经营中可能遭受的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提出建议,并积极开展追赃挽损,督促被告人退赔,累计为权利公司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文字:陈菲茜

图片:陈菲茜 资料图

编辑:韩佳怡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