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都十分平易近人,不论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还是一些基层的解放军战士,甚至仅仅只有一面之缘的普通老百姓,毛主席都能亲切地与他们交谈,还和其中很多人成了朋友。

1951年国庆前夕,毛主席就亲自给江西省遂川县的一位农妇写去了一封邀请信,主动邀请她进京吃饭并参加不久后的国庆典礼。

信中写道:“訂於一九五一年九月三十日下午七時在懷仁堂舉行招待會敬請光臨,毛澤東,憑柬入場。”

这封信不仅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信封上还盖有“密件”和“加急”的红色盖章,而且吃饭地点是在怀仁堂,要知道这里可是中央政府的礼堂,平日里只用来接待一些外国政客和我党的重要人物,可见主席对这位农妇的重视。

那么,这位农妇到底是谁呢,她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又是如何与毛主席结识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亚春

这名“农妇”就是我军著名的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关于她和毛主席的故事,还要从邹亚春参加革命时开始讲起。

投身革命的童养媳

1916年6月袁世凯病故,北洋系军阀分崩离析,各地新式军阀纷纷独立,中国的军阀混战更加激烈,社会民不聊生。

正是在这一年,邹亚春出生在了湖南省炎陵县高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交租,仅存的一点都给了弟弟吃,因此邹亚春小时候经常挨饿。

在邹亚春8岁那年,她就被父母卖到了一个富人家庭做童养媳,当时一批共产党员正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嫁过去不久,邹亚春就偷偷参加了当地的儿童团,进行革命宣传。

因为当时的邹亚春还是个孩子,没有太多防备之心,很快她参加儿童团的事情就被婆家给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团

这家本就是富人,一直都对农民运动很是抵触,现在却发现自己的儿媳妇竟然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宣传,这长大了还得了,当即毒打了她一顿,并把她关在了后院的柴房反省。

邹亚春没有屈服,连续几天都待在柴房里不吃不喝,而婆家也丝毫没有心软,就在邹亚春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她的弟弟邹安泰带人闯了进来,把她给救走了。

原来邹安泰早在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儿童团,当她听说姐姐被抓以后,立马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参加革命的叔叔,随后,叔叔就派了几个人和邹安泰一起前去营救邹亚春。

邹亚春离开婆家后又回到了儿童团,继续和弟弟一起参加工作,在她19岁那年,弟弟邹安泰被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的地方距离邹亚春不远,于是年仅11岁的她就和儿童团里的几个团员一起参加了红军,并跟随毛泽东的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油画

跟在主席身边的娃娃兵

邹亚春上了井冈山以后,因为年纪太小,就没有分配作战任务,而是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教育。

邹亚春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十分积极,当时一起上井冈山的女孩子一共有八九个,但里面就属她最刻苦。

毛泽东忙完工作以后,来到了邹亚春等女孩子学习的地方,他亲自给孩子们上了一课,给她们讲革命的道理和我党的目标,还教给了她们一些实用的克敌方法。

毛泽东一共讲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在这期间,11岁的邹亚春听课非常认真而且经常提问,这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完课后,毛泽东亲自走到邹亚春面前,弯下腰然后亲切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右)

邹亚春笑着回答说:“我叫邹亚春,今年11岁了。”

毛泽东摸了摸孩子的头,又问道:“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呢?”

邹亚春其实对革命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她想到了自己贫穷的家庭,想到了之前的经历,然后睁大了双眼。

她大声回答道:“为了过上好的生活,而且我不愿意当一辈子童养媳”。说完,邹亚春就趴在毛泽东怀里哭了出来。

毛泽东安慰了她一下,离开之前还笑着对她说:“以后我就叫你阿春好不好,你要在这里好好学习,有了本领才能和我们一起参加革命。”

邹亚春坚定地点了点头,此后,她在学习班里更加刻苦,没过多久就熟练掌握了部队的一些基本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团的小战士们

几天后,邹亚春就被分配到了茨坪的儿童团参加宣传工作,到了那里,邹亚春开始了紧张而向往的工作。

当时正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红军部队才只有一千余人,但大家干劲十足,邹亚春也不例外,她白天跟着部队一起到附近的村子宣传我军的思想,发动群众,鼓励大家踊跃参军。

晚上邹亚春也没有闲着,而是主动和红军战士一起放哨,保护部队的安全,为此还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

1928年1月5日,邹亚春跟随毛泽东一起攻打遂川,虽然她没有直接参战,但面临战争时地沉着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她的印象。

随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增加防御纵深,邹亚春又跟随肖克一起到新江、横石、双桥等地开展宣传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克

在这时候,邹亚春除了积极到村里写标语、站岗放哨以外,还被安排到医院护理战斗中产生的伤员,虽然这远远超过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工作量,但邹亚春都能高效地完成,而且从不感到疲惫。

肖克经常当众称赞邹亚春出色的工作能力,而且认为她年龄小,能够减轻敌人的注意力,便开始给她安排了一些需要经过敌占区的重要任务。

一次,组织上让邹亚春把一封信送到湖南桂东去,但路上要经过好几个敌占区,非常危险,所以就去征取了她的意见。

邹亚春听到以后,直接就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她连夜前往了桂东,恰好路上下起了大雨,她就躲在树下,为了防止信被淋坏,她把外套脱了下来,把信包在了里面,然后紧紧地揣在怀中,结果她本人淋成了落汤鸡,还因此得了感冒。

但邹亚春依然坚持着要把信送到,因为害怕路上会有特务,她根本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而且身上还没钱,她只能沿着山路,饿的时候就摘野果吃,经过七八十里的奔波,信终于安全抵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

1928年4月,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部队成功抵达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合,队伍扩大了好几倍,但也因此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大规模的围剿。

邹亚春身体有所好转以后,立马回到了井冈山,她一刻也不想休息,为此多次向组织上请求前往一线作战部队,毛泽东更加欣赏这个仅有12岁的女孩子。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毛泽东最终把她安排在了朱德的部队,一个月后她就亲自参加了朱德指挥的“五斗江战役”,这是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胜利。

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1月13日,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了30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红军战士经过七天七夜的激烈战斗,最终还是挡不住敌军的攻势,被迫撤出了井冈山。

因为伤员实在太多,邹亚春等年纪比较小的战士都被安排在了红军医院照顾伤员,邹亚春来到医院后,亲手照料战士们的起居,不辞劳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护理的伤员

邹亚春望着战士们受伤的身体和满身的血迹,她哭了出来,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感动,从此,她越来越坚定了革命的信心。

与毛主席失散,独自战斗

尽管红军主力已经撤出了井冈山,但国民党军还是穷追不舍,在一处小山上,邹亚春来不及撤离陷入了敌人的包围。

由于红军机动灵活,敌人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为了逼他们献身,敌人竟然放火烧山,滚滚浓烟在山中弥漫。

邹亚春等红军战士实在受不了了决定突围,因为烟实在太大看不清路,而山上又有很多山沟沟,邹亚春在突围中不幸摔进了沟里,一只脚因此骨折,所幸在战友的帮助下还是顺利地逃了出去。

可祸不单行,就在1930年的又一次突围过程中,邹亚春没能逃脱,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反动派抓捕我党人士(非邹亚春)

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敌人在牢中对邹亚春进行了严刑拷打,试图逼迫她透露红军的行踪,可她始终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的她早已遍体鳞伤,要知道她才十几岁。

几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觉得不可能再从邹亚春身上获得情报,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她就是红军,便索性把她放了出去,因为当时她被打得昏迷不醒,狱卒就把她随意扔到了监狱附近的山上。

然而好人终有好报,一名名叫郭光椿的樵夫在山上砍柴时恰好发现了邹亚春,见她还有一口气,便把她带回了家中休养。

几天以后,邹亚春醒了过来,当她看到眼前的景象时,竟不知今夕何夕,因为她在暗无天日的监狱足足生活了三年。

郭光椿把救她的经过都告诉了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养伤期间,二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不久后,就结为了夫妻。

不过邹亚春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的信念,在她痊愈以后,便辞别了结婚不久的丈夫,独自一人回到了井冈山附近,寻找着组织的下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中的毛泽东油画

然而红军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早已进行了战略转移,此时正在进行伟大的长征,邹亚春找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便留在了当地继续开展群众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

早在邹亚春失踪的时候,毛泽东就派人寻找过她的踪迹,可一直没有找到,在后来的革命岁月里,毛泽东也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在井冈山遇到的“阿春”。

毛主席:“你受苦了”

1951年国庆前夕的一天晚上,毛主席回忆起往事,想到了这位曾经在井冈山见过的小战士,便想立刻见她一面,于是立马叫人通知江西省委寻找她的下落。

几天后,省委来人报告说在遂川县境内的五斗江乡五斗江村发现了邹亚春的踪迹。

毛主席非常高兴,正好还有几天就到国庆节了,毛主席便给邹亚春写了一封亲笔信,邀请她9月30日来北京吃顿饭,随后参加国庆盛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写给邹亚春的信件

信中写道:“訂於一九五一年九月三十日下午七時在懷仁堂舉行招待會敬請光臨,毛澤東,憑柬入場,邹亚春收”。

并且亲自拿出抽屉里的两枚红色盖章,在带有国徽的信封上盖上了印有“密件”和“加急”的大印,以此表达对见到邹亚春的迫切。

毛主席把信交给了秘书,让他帮忙寄出去,并嘱咐到:“一定要确保送到她本人手里”。

新中国成立后,邹亚春隐姓埋名,一直在村里务农,村民们只知道她参加过革命,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竟然和毛主席相识。

“主席来信了!主席来信了!”随着地方政府的宣传,五斗江村的村民早就知道了主席给他们村寄来了一封信,当即奔走相告,兴奋异常。

一天上午,邮递员来到了五斗江村,村民们纷纷赶来围观,只见他把带有国徽的信封交到了邹亚春家,村民们这才知道他们口中的邹大嫂竟然和主席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亚春

此时,邹亚春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因为为人低调,不经常在村里走动,到此时她还不知道是谁给她写的信。

可邹亚春看到院外全是围观的村民,根据多年的斗争经验,她觉得这封信肯定非比寻常,于是,她赶紧拿毛巾擦了一下手,然后立即跑过去把信接了过来,然后迅速走回了屋里。

当邹亚春看到信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因为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封信竟然是毛主席亲自写给她的,还邀请她前去吃饭,要她参加国庆盛典,这让她十分感动。

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开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知道五斗江村有一个邹大嫂要去北京和毛主席一起吃饭,纷纷带着家乡的土特产来到了邹亚春的家中,这让原本就不大的院子整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县委书记和村委书记也纷纷赶来道贺,并给邹亚春提供了前往北京的路费,当时因为邹亚春一家生活简朴,而且从来不向政府提要求,导致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为此,村民们一起凑了一点钱,让县里的裁缝给邹亚春量身定做了一套新衣服和新鞋,纷纷对邹亚春说:“到北京见了毛主席一定不要给我们村丢了面子,记得替我们向主席问好!”

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以后,邹亚春提着两袋子土特产坐车前往了北京,在去车站的路上,送行的村民络绎不绝。

1951年9月30日上午,经过漫长的火车旅途,邹亚春终于抵达了北京,工作人员把她安排了一家宾馆休息。

邹亚春在宾馆里又拿出了主席写给她的那封信,每看一次心里都十分激动,一路上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重复看了多少次。

简单地吃过午饭以后,邹亚春没有休息,她一直来回的在宾馆里踱步,心情更加激动,因为她知道距离信中提到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她十分盼望着和主席见面。

到了下午7时,毛主席和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亲自接见了邹亚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刚一见到邹亚春时,就激动地和她握手,并亲切地说道:“阿春,你好啊,没想到你已经成为一位母亲了,当年在井冈山见到你的时候,你才这么高!”边说边用手比划了一下。

邹亚春更加激动,她紧紧握着主席的手说道:“主席,真的好久不见,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还能记得我,劳您牵挂了!”

随后,邹亚春向毛主席讲述了当年自己和组织失散后的革命经历,毛主席听后也非常感慨,并亲切地对她说道:“你受苦了!”

几个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氛围非常愉快,到了八点,邹亚春又和毛主席和朱德等领导人一起观看了国庆庆祝晚会,当时是凭票入场的,这张票至今还保留在邹亚春家中。

邹亚春又和几位老红军一起参加了国庆盛典,之后几天又相继在八达岭长城、故宫等地游玩,还参观了北京的解放军部队,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亚春(左)

邹亚春一直在北京停留了三个半月,随后就回到了五斗江村,她刚一到村口,就被村里的百姓围了起来,大家纷纷问她和毛主席见面的经过,她也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紧接着,地方媒体也争先赶到邹亚春家中对她进行采访,邹亚春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井冈山革命的艰辛,并且大力宣扬井冈山精神,在当地广为流传。

后来,邹亚春又相继担任了遂川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五斗江公社副乡长、妇女主任等职务,在工作岗位上她一直脚踏实地,努力为人民服务。

邹亚春晚年退休之后,再次过起了平凡的生活,然而一连串的不幸又落在了她的身上,丈夫不幸去世,唯一的儿子不久后也因病故去,只有两个孙子与她相依为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然而邹亚春老人依然十分坚强,她没有被眼前的苦难打倒,用心将两个孙子抚养成人,如今她已经有了曾孙,一家人生活十分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