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莫兰迪、多巴胺不好看,而是老祖宗的审美太迷人,设计师必学的中国传统色!

电影因为独特的文化和美学特性,要求海报设计不仅要吸睛,还要在面向市场化的品牌推广和营销中起到作用。所以一点也不难理解近期短视频平台掀起的“复刻电影站位”风潮。

在情绪化为底层逻辑的短视频平台,一个经典动作或人物表情,搭配恰如其分的bgm,氛围感便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常见的人物海报不仅需要在视觉上设置巧思,更是要在如何表达主题、调动情绪、产生兴趣上绞尽脑汁。本期带大家看看那些经典的电影人物海报,学习设计师们的底层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人物关系的暗示

电影人物海报中,最常见的是通过设置人物之间的站位、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能够给到观者有关电影剧情的初步线索,从而引起对电影剧情的好奇心和兴趣。

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在色戒的人物海报中,易先生翘着二郎腿,好整以暇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却在远处王佳芝的身躯上,体现着两人间的暧昧和情欲关系。搭配偏亮、偏黄的光线,暗示了两人关系的危险,甚至会发生流血的冲突,这也与电影的剧情相互对应。

增加情感共鸣:在电影《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海报中,人物在视觉重心,相互倚靠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亲密的肢体接触暗示两人间存在深厚感情,人物的目光向上仰望,让观者产生共鸣,对他们的前路充满期待与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觉话题度:《燃冬》的海报中,女主角娜娜与一左一右浩丰和韩萧紧紧环抱在一起,加上蓝紫色的色调,“三人行”海报让人想入非非,视觉效果带来的话题度拉满。

⚫ 隐喻主题的最佳画面

电影海报也可以看作电影的宣传媒介,常扮演着隐藏和揭示电影主题的重要角色。好的电影海报会通过视觉暗示、象征手法等形式,巧妙揭示电影的核心主题,引发观众的思考,展现极佳的文化性和艺术性。

比如韩国电影《寄生虫》中,通过倾斜构图打破平衡与稳定,营造惊险感与危机感。利用「阶梯」这个元素,将穷人和富人分隔开,强调顶端与底层的对比。

穷人富人不同装饰的阶梯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比 。人物不同的动作和道具,也体现了他们的性格。

⚫ 最佳情绪/氛围表现

成熟的设计师往往能够精准地捕捉电影所要传达的最佳情绪,并把它予以最大化展现,这种情绪或氛围的呈现,构建出电影的情感基调,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在《草木人间》定档海报中,聚焦人群里振臂高呼的母亲,展现了苔花“与其认命,不如发疯”的迷失状态,告诉观众清醒与堕落的一念之差。

台下伸手渴望唤醒母亲的儿子,展现了亲情救赎的力量。这种人物间的情绪张力,能使观者投入其中,与角色产生共鸣。

除了一切服务于电影主题,在视觉上设计巧思也是设计师们考虑的一大重点。通过字体、道具、各种表现手法,巧妙结合电影的主题和风格,能够快速吸引到观众的视线,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 字体的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年少日记》的海报,简单的色彩和一张没有强烈情绪的面庞,突出四个角落的电影名称的存在感,规整的字体,被框住的少年,表达看似平静的抑郁。

字体的摆放位置影响观者的视觉感受,使得海报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 道具的辅助

在电影《周处除三害》海报中,以人物为主题,主角陈桂林被左侧举枪的手瞄准,表情定格在肆意狂笑的一面,不仅暗示剧情发展,而且增强了海报的戏剧张力。

⚫ 视错觉表现手法

在很多强化视觉效果的海报中,「视错觉」的表现手法很常见。设计师通过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元素的巧妙使用,创造出一种看似不合理但实际上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可怜的东西》系列海报充分利用了「视错觉」手法。在主角特写图中,彩色眼影和口红的图案,其实是电影中的三个重要男性角色,展现人物之间的纠葛,神秘感拉满。

而在另外一张疑似AI图中,小型女主替代了原本女主脑袋的位置,看似荒诞、非现实,其实是非常贴合剧情的,怀孕的女主自杀后,腹中婴儿的脑袋被取出替换了死去的本体,展现了人物自我意识觉醒。有着超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和极强的辨识度。

好的海报就像是电影的灵魂,看似简单的一幅图,蕴含重要的影片信息,糅合了设计师的想象力、设计美感和情绪价值。

—end—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