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解放全国已经指日可待,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毛主席虽然雄韬伟略,但他也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调一些干将来军委协助自己。

全国野战军部队整编后,毛主席想要了一野的两个人选,因此他特地找来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

毛主席没有客气,当即开口:“我想问你要一个人,张宗逊或者阎揆要,让他来军委工作,你觉得怎么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听后,本来高兴的脸色,立刻变得惆怅起来,他皱了皱眉头,随后说道:“我不太同意,一野离不开他们,我也离不开他们,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对他们委以重任,我也不能本位主义,只能服从了。”

毛主席:“我就知道调他俩你不高兴。”

彭德怀:“我们多年合作,互补互助,相辅相成,有他俩在,我思路活跃,若没他俩,我脑子板结得用铁锤也难砸开条缝儿......”

毛主席为什么要选张宗逊或者是阎揆要呢?两人有什么过人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宗逊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听起来很陌生,但是对于毛主席来说,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是彭德怀的得力搭档,但是在此之前,他可是毛主席最忠诚的护卫。

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18岁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毕业后,他被安排前往第二方面军警卫团,自此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为这个警卫团,是一支完全由我党指挥的武装力量,其团长叫卢得铭,秋收起义时,卢得铭是起义总指挥,这个警卫团也是主力。

后来起义失败,部队前往井冈山,毛主席在“三湾”进行改编,张宗逊由于表现出色,被任命为了特务连的副连长,当时任特务连政委的是罗荣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湾改编”代表我军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而张宗逊能够担任特务连副连长,可见毛主席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当部队继续向井冈山进发时,特务连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毛主席。

自此,张宗逊结识了毛主席,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张宗逊本身能力优秀,再加上毛主席对他比较青睐和信任,所以他升职很快,先后当过红军团长,师长,军长等职,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张宗逊暂时调往红四方面军任军参谋长,与毛主席失去联系,一年后多以后他再回来,毛主席仍惦念着他。

中央红军此时在陕北,毛主席对张宗逊说:“陕北的风土人情你都熟,来给我们当向导吧。”

随即,张宗逊被调任为了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初,党中央决定将“大本营”放在延安,毛主席想到了张宗逊,再次交给他一个任务,要他先行到达,做一些工作。

张宗逊不敢耽误,随即带人前往延安,划分了各单位的驻地,布设了警戒,制订了迁移方案,毛主席看完很高兴,表示同意。

不日,张宗逊护送毛主席前往延安,在这一路上,毛主席感慨地对身边的张宗逊说:“十年前你护送我上井冈山,现在又护送我去延安,这是缘分吧?”

张宗逊非常激动,此时他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张宗逊接连受到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抗战全面爆发后,张宗逊前往120师担任第358旅旅长,开启了自己革命生涯的新时期。

到了解放战争时,张宗逊在西北地区,成为了彭德怀的得力干将和搭档。

阎揆要的履历与张宗逊的,却是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阎揆要是陕西省佳县人,他要比张宗逊大四岁,除此之外,他比较特殊的一点是,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而张宗逊是第五期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阎揆要比张宗逊在军队的资历要老的多,不过,阎揆要也有不如张宗逊的地方,那就是,他没有参加三大起义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只参加过清涧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清涧起义没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那么声势浩大,但是这个起义也不简单,是我党领导的在中国北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整个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起义后,部队整编为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这便是我党西北红军最早的前身。

当时任副总指挥的是谢子长,阎揆要则是参谋长,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阎揆要实际上也算是我党西北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由于诸多原因,阎揆要前往杨虎城部进行做兵运工作,自此直到西安事变,他已经担任了团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阎揆要回到了党组织内部,从此成为了彭德怀的得力干将,解放战争时期,他相继协助彭德怀指挥了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扶郿、兰州等战役。

当时在一野,由于阎揆要,张宗逊两人表现出色,他们与彭德怀也被称为“铁三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毛主席调阎揆要或者张宗逊前往军委,彭德怀当然不愿意放两人走,因而就拒绝了毛主席。

毛主席也没强迫,此事最终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