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才子沈从文的一生,让无数读者扼腕唏嘘。他懂得了道理,写得了爱情,却过不好日子。

他骨子里脆弱敏感、理想主义的书生情怀,不仅伤害了妻子张兆和,让婚姻和爱情渐行渐远,也间接葬送了小妹沈岳萌的幸福,让她从一个聪颖活泼如精灵的女孩,变成了乌宿河滩边身穿白旗袍夹着精装书的女疯子……

湘西凤凰的沈家,有9个孩子,最出名的是老五沈岳焕。1923年,边城凤凰在战火的蹂躏下,山河破碎,已经从军多年的沈岳焕脱下军装,收拾行囊,决定前往北京寻找光明。为表决定,他为自己改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名字——沈从文。

母亲佩服儿子的魄力,拍拍老五的肩头,对一旁12岁的小女儿沈岳萌说:“你五哥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你要听他的话。”

沈岳萌便是沈从文的九妹。在沈家夫妇的膝下九子中,后来只有五个长大成人,沈岳萌又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她漂亮聪颖,乖巧听话,从小就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自从与五哥一别,沈岳萌一直跟着家人在鄂西边境一带颠沛流离。沈从文再次见到她,已是四年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在动荡的时局中,沈岳萌随母赴京投奔沈从文。这一年沈岳萌16岁,出落得亭亭玉立,那清逸俊秀的眉眼口鼻,让沈从文仿佛看到了年少时期的另一个自己,亲切欢喜不已。

大抵也是从这一刻起,沈从文有意将妹子培养成第二个文化女神林徽因。彼时出身乡下的沈从文刚刚在京城混出点名堂,深谙教育的重要性。

他最早想进入燕京大学的国文班,但是因为只有小学学历,加上经济拮据,只获得了一个北大旁听生的资格。

后来沈从文夜以继日地勤学苦读,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在《晨报》《语丝》等知名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虽说有了点名气,但是这份不稳定的工作却不足以让他在偌大的北京城供养一家三口。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妹子,1928年,沈从文又带着母亲和小妹辗转上海工作。

那段时间,他白天和胡也频、丁玲等人筹办杂志,晚上一边通宵伏案笔耕,一边监督妹妹读书。

沈岳萌从小能说会道,记忆力出众,“三五岁就能同哥哥们一起背书斗嘴”,按理说和沈从文一样,也是块学文的好料子。但是一心想让妹子效仿林徽因的沈从文却为她选择了一门法语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却有点华而不实。

毕竟,沈岳萌先前没有读过书,母语底子很差,想要学习外语难如登天。况且按照沈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可能送沈岳萌出国深造。但是感性的沈从文不曾认真分析这些,他专门聘请了一个大学法语四年级的学生为妹妹单独授课。

同时,他开始存钱,告诉妹妹只要认真学习,自己将来一定送她去法国。本就身体有疾的沈母洞悉了这一切后,不愿拖儿累女,找了个借口便回了湘西老家。母亲走后,身在异乡的沈岳萌对哥哥更加依赖,事事都以哥哥的主意为准。

从1929年到1930年,沈从文先后在上海公学和青岛大学执教,而沈岳萌作为教职工家属,也可以享受插班借读的特殊待遇。可是方向错了,任凭如何努力也是徒劳。

沈岳萌自从学习法语以来,自感十分吃力,却不敢告诉哥哥实话,只能拼了命去背诵。她独自躲在小房间里捧着字典看《堂吉诃德》,看不懂也逼迫自己硬看。因为她深信母亲所说,要听五哥的话,也深信沈从文告诉她的,将来要送她去法国,她会成为林徽因那样的才女。

只是哥哥不曾告诉她,林徽因出身名门,五岁启蒙,八岁上学,中学毕业后就游历了欧洲,这样的经历任是沈岳萌如何天资聪颖,也望尘莫及的。

加上这一时期的沈从文正陷入对张兆和的热恋难以自拔,也无暇顾及对妹妹的教育是否合理。文学道路上的一帆风顺倒是增添了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自信。

一来二去,几年时间下来,沈岳萌在学问上无所提升,却沾染了一身文艺青年的通病——脆弱、感性且执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9月,32岁的沈从文在苦追女神多时后,终于与24岁的张兆和终成眷属,并在同年与杨振声合编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人生得意,而同样到了婚嫁年龄的九妹却让沈从文有点伤脑筋。

在婚姻这件事上,已经长大的九妹有了自己的主意,不再像学业上那般,唯哥哥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