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春,时任刘邓大军旅长的刘昌毅率部抵达两河口的八里川,眼看已经到了晌午,刘昌毅当即命令部队停下来埋锅做饭。

没一会儿,就有侦察兵汇报,距离我军东北方向,发现了敌军。

众人一听,当即催促刘昌毅离开此地,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刘昌毅听完众人的话,随后却是问道:“饭做好了没?”

炊事班战士回答:“做好了”

刘昌毅:“行,那就等吃了饭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罢,刘昌毅也不再说话,拿起碗就去盛饭,众人一看,只能跟着过去先吃饭,就在众人吃饭时,侦察兵再次汇报:“西南方向也来敌人了。”

大家又将目光看向了刘昌毅,刘昌毅便问:“你们都吃饱了吗。”

众人如实回答:“没有,刚开始。”

刘昌毅点点头:“那就等你们都吃饱了再走。”

众人当然是能分清吃饱一顿饭和顿顿吃饱饭哪个重要,虽然不怕敌人,但是也没必要被敌人包成“饺子”,因此大家还是劝刘昌毅先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此时一句话不说,只吃饭,众人一看刘昌毅,也没有再说了,此时的枪声,已经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但是大家也已经不怕了,他们看刘昌毅吃饭吃得香,大家也感觉味道不错。

直到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刘昌毅问众人:“大家都吃饱饭了吗?”

众人回答:“吃饱了。”

刘昌毅这才下令部队离开此地,而此时敌人距离我军已经很近了,依稀能够看得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在二野大军中,有一个绰号,叫“四不走将军”,即:不吃饱饭不走,不睡好觉不走,不喝完酒不走,不见敌人来不走。”

在前文提到的这一件事中,关于这四不走,占了两个,分别是不吃饱饭不走,不见敌人来不走。

而刘昌毅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其实也来源于他本身的能力,非常强悍。

1929年,15岁的刘昌毅参加了红军,由此拉开了他自己传奇的革命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刘昌毅年龄小,打起仗来却是一点也不含糊,而战场,又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刘昌毅在战场上,用了鲜血和创伤,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威震八方”的悍将。

也是由于刘昌毅打仗太猛,因而他身上负伤也多,不过,也因为他有功,因而他职务也逐步在上升。

万源保卫战时,刘昌毅已经担任了连长,战斗爆发后,刘昌毅在一线指挥,忽然,敌人的子弹打到了他的身上,他当场倒下。

战士们一看,直接将刘昌毅给抬到后方,中了弹的刘昌毅昏迷不醒,失去了生命象征,全连悲痛不已,随后便庄严将刘昌毅放到了棺材里,准备将他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下葬时,刘昌毅的警卫员拿出一把枪:“连长生前最喜欢这把枪,让它跟连长去吧,”

说着,警卫员将枪放在了刘昌毅的手中,可是让警卫员没想到的是,此时刘昌毅的手却是动了一动。

警卫员见状立刻大喊:“连长还没死,连长还没死。”

几天后,刘昌毅从昏迷中醒来,“吉人自有天相”,正所谓如此。

有了这次经历,很多人都以为刘昌毅再打仗时会稍微退后些,可是刘昌毅却没有这样做,他依然是穿插在战斗的第一线。

由于刘昌毅的威猛,他便有了“猛张飞”一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48年,刘昌毅已经升任为了二野三纵的副司令员,淮海战役后,刘昌毅参加了庆功宴。

当时部队的很多将领和首长们都在喝酒,众人很高兴,邓小平走到刘昌毅的面前,开口道:“仗打得不错,就是多吃了五百斤肉。”

这是一句玩笑话,刘昌毅却是性格太耿直,以为邓政委是在讽刺自己多占补给物资,因而他二话没说,当着邓政委的面掀了酒桌。

众人都愣在了当场,邓小平却是笑笑,没当一回事,因为他了解刘昌毅,果然没一会儿,刘昌毅又跑了过来,向邓小平道歉,邓小平则是一笑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刘昌毅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此后他一直在海军工作,直到1979年当刘昌毅准备退休时,许世友却是来了电话。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邓小平亲自点将,让许世友担任了东线总指挥。

许世友是我军的一名悍将,身经百战,威名赫赫,他当总指挥,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虽然许世友很威猛,但是这一年,他的年龄也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因此,他决定给自己精心挑选了一位副手。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当时许世友的心情,正是如此。

思来想去,许世友觉得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昌毅是最佳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许世友找人问道:“刘昌毅现在过得怎么样?”

此人回答:“他快退休了,现在是半退休的状态。”

许世友点点头:“这一仗他还赶得上,要是以后再不打,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去请他过来吧。”

不久,刘昌毅赶了过来,对于许世友,刘昌毅也不陌生,早些年间,两人是老战友,因此,刘昌毅也没客气,直接问道:“许司令,找我有啥事啊?”

刘昌毅这一年年龄也不小,已经65岁了,再加上战争年代里他负过不少次的伤,因而看起来有些疲惫,许世友便有心试探:“没事,叫你来喝酒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没有怀疑,当天晚上,两人坐在一起,开始了吃饭,酒过三巡,许世友忽然问道:“还能喝不?”

刘昌毅:“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哪有什么能喝不能喝的,许司令喝到哪我就喝到哪。”

许世友暗暗点了点头,其实这次喝酒,两人也都没有喝多。

事后,许世友当即下定决心,副司令就是刘昌毅了。

不久,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刘昌毅担任了东线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仗中,刘昌毅不顾自己高迈的年龄,依然带兵打仗,不仅如此,他还充分的发挥了作为一名老将的作用。

战斗之初,我军沿山间公路行军,被山上的越军打伏击,损失很大,刘昌毅得知,亲自到一线视察,随后下令部队离开公路,在山上行军,因而部队损失小了很多。

后来再打时,我军一打起来就是万炮齐发,刘昌毅到前方视察当即下令,不准再随便打炮。

有人不解:“不开炮,怎么打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昌毅解释:“这里树林太多,敌人情况不明,他们肯定大多数人都藏在做好的掩体工事里,我们盲目去打,并不能取得战果,而且每次战前,我们都会派人去侦察,一旦万炮齐发,也容易伤到他们,再说了虽然我军炮弹多,但是每一颗炮弹都是我们节衣缩食攒出来的,不能随便放出去......”

对于刘昌毅的这番话,战士们深有感触,大家都被刘昌毅的远见所折服。

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刘昌毅又接到许世友的新命令:沿中越边境勘察,检查工事修筑情。

刘昌毅随即用了半个月时间在边境线走了一遍,胜利的完成了许世友交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