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荣荣医生在门诊中

“宣医生,你一定要帮我保住这个孩子。”“宣医生,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产科宣荣荣主任医师说她从事着最幸福的工作——陪伴无数女性升级当妈妈,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份工作同样充满挑战,2023年她带领团队共救治了252名危重孕产妇。

“她像纸糊的房子,随时会坍塌。”

“宣医生,你一定要帮我保住孩子,让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我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可以做妈妈。”30岁的小芹(化名)找到宣荣荣时已经孕30周,枯瘦憔悴。小芹10多年前就确诊了复杂性结缔组织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和抗凝血药物。这次怀孕,对她来说是实打实的冒险。

门诊当天,宣荣荣发现小芹和胎儿的情况都不乐观,胎儿的脐血流指标高,当即将小芹收治入院。几个小时后,小芹在病房内突然大口呕血,累计出血约1000毫升。

“情况非常危险,治疗也很困难。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尽快止血,小芹的免疫性疾病需要抗凝治疗,对于这样的危急情况就需要果断地在矛盾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宣荣荣提出,并由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最快速度在控制出血和稳定免疫性疾病之间制定了最佳救治方案。一个小时左右,小芹的出血情况暂时止住了,宣荣荣的心仍然悬在那里。

“小芹的身体非常脆弱,像很薄脆的纸糊成的房子,稍微破一个小洞,随时就坍塌了。尽快行剖宫产手术是最省事的方法,但当时胎儿孕周还比较小,发育情况也不及同孕周的胎儿,小芹本人也强烈希望继续保胎。”宣荣荣表示,对妇产科医生来说,在危重产妇救治过程中,最考验产科医生的就是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胎儿的孕周。

宣荣荣联合多科室的专家,为小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应急预案。比如,一天至少8次查房,实时了解情况;建立抢救小组,随时待命;一旦再次发生出血,要第一时间完成内镜下止血;改抗凝药物为静丙免疫球蛋白;实时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孕32周,小芹剖宫产生下了健康的女婴,母女平安。宣荣荣自豪地说:“对小芹来说,手术中出血是道槛。这台手术,经过我们的努力,术中出血和正产产妇基本一样。”

妊娠合并心衰肺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高龄孕妇子痫发作、羊水栓塞……宣荣荣表示,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为母婴全周期健康保驾护航。

她还注重临床和科研相互促进,一直致力于妊娠合并症的早筛早诊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重大课题1项,市重点课题2项,所做成果获得宁波市科学技术奖。

三胎妈妈坐6小时车找她生孩子

“宣医生,我特地从安徽来找你生孩子,我就冲你来的。”上个月,听到孕35周的小朱这样说时,宣荣荣也很意外。尽管她有众多“粉丝”患者,2023年收到了57面锦旗,可外省的患者特地来宁波找自己生孩子还是第一次。

“宣医生,我真的很怕,我第三次剖宫产了,我怕会有意外,睡也睡不好。我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对你的评价,我相信你。”经检查,小朱前两次剖宫产的疤痕愈合情况确实不佳,最薄处只有1.3毫米。宣荣荣告诉小朱:不用过于担心,配合医生,一定会平安生产的。

“宣医生给了我安心和尊严。”小朱回忆,“待产的半个多月里,每次去检查,宣医生都会鼓励我。我本来失眠很严重,来宁波后反而能睡好了。孕37周,宣医生给我做剖宫产,手术前,她特地抱了抱我,像自家姐姐一样。考虑到我的疤痕情况,还特地给我做了心型缝合,减少疤痕增生。现在疤痕情况比以前要好多了。前两次生产有不少不愉快的记忆,这次,我感受到满满的尊严。”

从老家特地来看望她的家人也感慨:“这么远来宁波生孩子,值得!”

“我和团队的初心是不仅让孕妈妈们安全、舒适地生产,还要感受到安心、温暖。希望每个患者感受到,升级做妈妈的过程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医护人员守护着,面对孕产妇的急危重症我们一起升级打怪。”宣荣荣感慨。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