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开国上将许世友是个孝子,连毛主席都对此称赞过,后来也是因为要为母亲尽孝,所以邓小平才特批他可以土葬。

鲜为人知的是,许世友名为孝子,但是在建国后,他对母亲的尽孝,其实多源于另外一个人,此人就是他的长子,许光。

许光照顾了奶奶的晚年,他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和鼓励,同时,他也失去了很多,那么,在这件事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有好几个孩子,因为家贫,为了将孩子抚养成人,许世友的母亲吃了不少的苦头。

后来,许世友的父亲临终前,紧紧握着许世友的手,要他以后一定对母亲孝顺,许世友答应下来,从此,母亲在他的心里,成为了一个永远都爱护的人。

8岁时,许世友离开家,前往少林打杂学艺,直到后来才回家孝顺母亲,1924年,许母觉得许世友年龄不小,因而就决定为他安排一门婚事。

尽管许世友心里有抵触,但是一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他当即答应下来。

1924年,许世友与同乡的朱锡明结为了夫妻,那一天,根据传统的习俗,许世友雇了一顶花轿和几个吹鼓手,成功的将朱锡明娶回了家。

儿子顺利结婚,家里的香火有人继承,许母乐开了心,看到这一幕,许世友也很高兴。

后来,许世友参加了军队,自此便离开了家,不过,每当有空闲时,他都会回家看看母亲,看看媳妇。

在几年的聚少离多中,朱锡明一共怀孕了三次,生下了三个男孩,可惜的是,由于吃不饱饭,再加上其他原因,前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只有最后一个孩子幸存下来。

这个孩子,就是许世友的长子,许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光出生时,由于时局的变化,并没有享受过什么父爱,1932年,由于反“围剿”战斗的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离开鄂豫皖苏区,许世友也只能忍痛告别母亲和妻子。

许世友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向红军家属亮起屠刀,几年过去后,许世友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许母和朱锡明都觉得他已经牺牲,回不来了。

眼看朱锡明还是很年轻,许母不愿就这样让她守一辈子的寡,就逼迫着她重新改嫁个了一个庄稼汉,许光,则是留在了许家。

当时敌人搜捕严重,许母为了保住许光这个香火,经常和女儿带着许光前往深山老林里东躲西藏。

在这样的艰苦卓绝的日子中,许光一直长到了19岁。

1948年,许母带着许光来到了解放军的营地,接待他们的,是王树声,得知眼前的人是许世友的老娘和儿子,王树声对他们非常看重,立刻将他们给安顿下来。

半年以后,许世友指挥打仗不再频繁,而日子也是一天天稳定,王树声就派人护送许母和许光到了许世友的面前。

看到老母亲身上衣衫褴褛,许世友十分羞愧, 跪在地上向母亲道歉,而当许世友得知儿子许光还大字不识一个的时候,当即安排他前往山东军区速成中学学习,深造。

在这里,许光遇到了一个对自己有着很大影响的人,此人就是他的班主任李心田。

李心田对于许光童年的经历了解后,很是同情,后来,李心田突发奇想,根据许光的故事,写出了一本小书《闪闪的红星》。

1974年,八一电影厂将这个小说拍成了电影,一时间风靡全国,鲜为人知的是,剧中主角潘冬子的原型,其实就是许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速成中学打好基础后,许世友又将许光送往了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学习,最终,许光成长为了新中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

“老子英雄儿好汉”,许世友作为新中国军队中的高级将领,50年代,他身兼数职,威名赫赫,而许光作为他的长子,也不逊色。

从海军学校毕业后,许光前往海军任职,由于他为人优秀,能力突出,因而他很快便升任了副舰长,这一年,他才29岁。

在这个年龄就担此重任,可见上级对许光的器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许光是前途无量的,不过,终因一封信,许光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许世友告诉许光,奶奶年龄大了,希望他能去照顾奶奶。

这个消息对于事业正值上升期的许光来说,算是一个打击,不过,许光也知道奶奶对自己的好,之前,奶奶常常来部队探望他,可是由于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每次只待几天就走。

而此时奶奶病重,许光知道,自己父亲许世友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于他,因此,许光当即决定,放弃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回家去照顾奶奶,也算是替父尽孝。

当许世友得知许光的决定后,很是感动,他说:“大安(许光原名),你是我的好儿子!”

许光离开舰队,回到家乡后,先是担任了新县人民武装部参谋等职,从此,他扎根在了新县。

1959年许母去世时,许世友因为有事无法回去,是许光一手料理了奶奶的丧事。

后来,许光告诉许世友,奶奶在临终前,一直念着他的名字,许世友听后泪流满面,之前许光离开舰队,选择回乡,是因为替父尽孝。

而许母去世,许世友便问许光,想不想再回海军。

许光思虑后,表示了不想,他决定将自己余生的精力放在家乡的建设事业上。

此后,许光兢兢业业的在新县任职,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先是解决了新县“通电”一事,之后又解决了“通话”一事。

除此之外,无论新县遇到怎样的困难,许光总是冲在前面,1987年新县大雨成灾,许光在第一线视察情况时不幸受伤,头上被缝了十几针,他醒来后,问的第一句话,还是抗洪的情况。

而许光作为将门之后,他从来没有以此自居,反正是过得更加简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光有四个孩子,其名分别为“昆,仑,江,海”,这都是许世友起的,寓意孩子们能自立自强,磊落大气,靠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对于孩子,许光也很苛刻,他说:“我早把高干子弟的帽子摘了,你们更不能戴。”

在家乡,许光甘为布衣,一直奉献了48个春秋。

在新县潢河边一个老旧的家属院里,二楼60平方米的狭小单元房,是许光最后的栖身之所,2013年1月6日,许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