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召开制度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昆明片区新一批5个典型创新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在多个领域实现“0”的突破,落地全省首家外资演艺经纪公司、办理首单有限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出质登记、率先开展铁路金融创新试点、出版国内首部中老铁路研究智库报告。扎实推动滇老、滇泰开放合作和贸易往来,泰国港务局、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等机构先后到昆明片区考察交流,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突破800万吨,中老“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超1000列,磨憨铁路口岸连续8个月稳居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效应日益凸显。

案例一

全国首创模拟飞行“保税培训”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携手昆明邮局海关,以云南东方飞行培训有限公司为试验主体,在昆明综合保税区自贸区域系统化探索模拟飞行保税培训监管模式。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海关支持云南东方飞培结合“自贸+保税”政策先行先试,以保税方式先后引进波音等飞行模拟器5台,累计节约税费成本5754.24万元,零部件保养维修更加便捷高效,实现了模拟飞行培训阶段保税全覆盖。

通过海关和属地政府联手实施行政卡口信息化改造,飞行培训工作人员和培训学员实现面部识别、无感登记,通过时效提升90%,提交材料压缩30%。

在“自贸+保税”政策激励下,云南东方飞培打造全国首家产学研一体化、飞行员、乘务员全覆盖的综合型航空培训基地,取得民用航空142部训练机构资质;自主研发全国首个特殊机场飞行技术软件等专业课程;累计服务国内外航司28家,培训飞行员、乘务员突破1万人次。

案例二

云南绿电“区块链+碳电融合”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区块链交易溯源机制,不仅实现交易合同、计量数据、结算清单全部“上链操作”,对每一度交易绿电精准溯源并“上链存储”,并成功推出全国首个绿电交易溯源地方标准,有力推动能源市场规范有序,促进绿电扩大应用场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为参与绿电交易的用电企业打造绿色品牌、绿色工厂、“零碳园区”等提供支撑,比如,通过溯源,隆基绿能科技公司通过国际RE100倡议(百分百绿色用电)认证、云南铝业公司的铝材产品通过了碳足迹核查认证、伊利集团获得了“零碳工厂”认证。

溯源算法及区块链技术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全面运用,为绿电铝评价提供数据核准服务,促进绿电铝从生产到交易全链条降碳,突出绿电经济价值。

随着绿电交易溯源标准的推广,大幅降低了企业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认证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推动“碳电联动”“产效双赢”。

案例三

“三园一线”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以“沪滇协作、托管磨憨、中老铁路”为抓手,着力突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力、临港科技城产业承载力、中老合作区口岸吸引力,以三园建设为“支点”,以南向开放为“主线”,通过“沿江+沿线+沿边”要素互动,形成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成功吸引欧姆龙自动化等38家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45个、到位资金150亿元;磨憨沿边产业园签约项目28个、投资金额52亿元,上海临港磨憨首发项目、海福创两亚园区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

2023年磨憨口岸进出口货物817.97万吨、增长44.34%,出入境人员162万人次、增长431.75%。中老铁路先后开行“中欧、沪滇、湘滇、云贵+澜湄线”国际班列,联通长江经济带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持续增强,打造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取得重要突破。

2023年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外资同比增长284.1%,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73家,贸易额突破3000亿大关,铁路“运费贷”、老中旅行社、外资演艺经纪公司等新业态落地。昆明赛诺制药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大幅提升“产、学、研”融合效率,实现了研发同城化、人才通用化、成果共享化。

案例四

“四区联动”打造园区合作开放新样板

为解决沿边口岸缺乏产业支撑,内陆省会缺乏陆路口岸通道的机制问题,克服园区政策功能趋同、发展小散弱差、产业承载不足、开放优势不强等实际问题,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率先在全国落地“自贸试验区+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合作区”“四区联动”集成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园区合作开放新样板。

托管磨憨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有边境线、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2023年磨憨-磨丁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0.4%,进出口货物总量增长44.34%,出入境人员增长392%,口岸城市活力日显。“四区”联动把经开区产业多、跨合区通关快、自贸区政策好、综保区成本省的独有特色首次整合,满足了企业发展对“多快好省”的政策需求,并形成了“3+1>4”的发展效能。

“四区”营商环境同城化,昆磨两地政务服务中心异地开办企业及领取营业执照,大大节约企业落地周期和人力成本。“昆磨”专利预审通道打通,专利预审周期缩短为4.3天,较以往缩短90%;磨憨公路口岸货运车辆验放时间从10分钟缩减至4分钟,铁路口岸通关时间从40小时压缩至5小时,口岸通行效能大幅提升。

“四区”开展联动招商和企业资源共享30余次,推荐10余个重点项目先后赴磨憨投资考察,共同促进橡胶交收中心等项目落地。

案例五

“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

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支持辖区企业绿巨能回收创新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废品回收流程开展升级再造,搭建智能化回收平台,共创联营模式,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行业标准、创新行业经营模式、推动产业生态重构,构建了覆盖全国173个城市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通过线上下单、专人上门回收、线上支付,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多品类回收,互联网回收模式极大简化了回收流程,提高了回收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回收行业简便智能化发展。

目前绿巨能回收平台在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73个地级市及1000多个区县设立了运营服务中心。截至2023底,累计全国登记回收员18345人,注册用户659.6万人,完成订单1557万单。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朱婉琪 摄影报道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