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摄图网

海峡股份近期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海峡股份营业收入约39.32亿元,同比增加32.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4亿元,同比增加185.26%;基本每股收益0.1945元,同比增加185.19%。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琼州海峡这条海上通道的畅通性尤为重要,但与海峡股份节节攀升的业绩相对照的,是近年来越发高涨的“过海难”“过海慢”的声音。

旅游复苏,让琼州海峡变“黄金通道”

2023年,海峡股份主营业务为船舶运输和轮渡港口服务,主要经营海口至海安、海口至北海客滚运输航线、海口(三亚)至西沙旅游航线以及新海港和秀英港轮渡港口服务业务。

报告称,2023年度海南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海南自贸港各项目的建设落地、岛内公路网络的完善以及旅游市场的复苏等诸多因素带动进出琼州海峡车客流量增长。

报告期内,海安航线船舶运输车辆440.76万辆次,同比增长45.5%,运输旅客1391.33万人次,同比增长60.5%。北海航线班次、车运量及旅客均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班次同比增长36%,车运量同比增长17%,客运量同比增长156%。经营港口进出口车流量453.50万辆次,同比增长46.4%,客流量1439.80万人次同比增长62.4%。

海安航线是海峡股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海安航线营业收入为33.95亿元,占比86.37%,北海航线、西沙航线、其他业务、港口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54万元、2.03亿元、6584万元、2.49亿元,分别占比0.47%、5.16%、1.67%、6.33%。

报告显示,2023年,海安航线每人平均运输价格为37.9元,与2022年的40元相比下降5.25%,每吨货物平均运输价格为28.9元,较2022年的30.6元下降5.56%。

值得注意的是,受旅游市场复苏的影响,2023年西沙航线的营业收入为2.03亿元,较2022年的5124万元大幅度增长,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2022年的1.73%上升至5.16%,成为海峡股份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峡股份4月19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西沙航线是公司开展海上旅游业务的重要抓手,经过十年的市场沉淀,迎来了稳定上升的发展时期,是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政府规划和企业投入的不断加大,西沙旅游航线将纵深发展,结合市场和经营情况,择机建造符合西沙特色的游轮,促进西沙旅游进一步发展成为精品航线,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轮旅游模式,打造西沙独特旅游品牌。

利润激增、薪酬高涨,但“过海难”亟待解决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由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口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等5位股东发起设立。2009年,海峡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客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2019年5月15日“海峡航运”晚间公告,海南省国资委拟将所持公司控股股东海南港航控股45%股权,无偿划转至中远海运之下属全资子公司,“海峡航运”由省属国企变为央企下属企业。

2021年末,琼州海峡航运资源已基本实现一体化,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并于2022年正式运营,统一经营琼州海峡客滚轮渡业务。海峡股份间接持有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33.36%股权。作为琼州海峡航运资源一体化整合的受益者,海峡股份的业绩自此迈上新台阶。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海峡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0.73亿元,2021年,营业收入为13.99亿元,到了2022年,营业收入猛增至29.63亿元,同比增加111.81%,这在2022年尤为不易。2023年营业收入约39.32亿元,同比增加32.67%,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从10亿元到即将迈入40亿元的门槛,海峡股份只用了4年时间。

在利润方面,报告显示,2023年度海峡股份利润总额目标为12.23亿元,实际完成15.3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34亿元,同比增加185.26%,这个净利润增速也足以傲视海南大多数上市公司,就连重仓海南的中国中免,有“免税”加持,其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3.46%,增速不及海峡股份。

高层薪酬的变动情况也记录了海峡股份的业绩增长。财报信息显示,2020年,海峡股份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共计684.41万元,单人最高薪酬为80.8万元,到了2021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跃升至1136.19万元,单人最高薪酬为141.57万元,另有多名管理人员年薪破百万元,这个报酬在海南上市公司中也属于第一梯队。

资料显示,海南省约 90%以上的进出岛生产生活物资、30%左右的旅客及往来的所有车辆、火车都需要通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进出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业务量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发展呈现逐步上涨趋势。2021年底完成琼州海峡两岸航运资源一体化整合后,海安航线竞争主体由7家变为3家,其中,海峡股份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海峡股份是琼州海峡两岸航运资源一体化整合后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依照当初的设想,推进琼州海峡港航资源一体化整合,有利于加强广东和海南沿线两岸的产业交流合作,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有利于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畅通内地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之间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

但近年来,随着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过海难”“过海慢”始终是困扰岛民、农民与游客的问题。今年1月,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发出价格调整公示,出岛新能源小车轮渡价格拟从2月21日起上调200元,此举引发公众热议,“过海贵”“涨价没有依据”成为讨论焦点,不久后此公示就在热议中被撤下。年初,海南瓜果蔬菜“出岛难”也成为岛内外媒体关切的焦点。

伴随着“过海难”“过海慢”的声音,2023年海峡股份投入的客滚船舶不增反降。年报显示,2020年,海峡股份拥有18艘客滚船,2021年底完成了琼州海峡航运资源整合后,船舶数量由18艘增加至50艘,2022年数量仍是50艘,到了2023年,客滚船舶数量为47艘。

作为琼州海峡两岸航运资源一体化整合后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在“畅通内地与海南之间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方面,海峡股份可能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文/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