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多名美高官,于24日抵达上海,开始他就职以来的第二次中国之行,这距离他上一次访华还不到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林肯的此次访华,与他上一次的访华行程相比,无论是气氛还是具体安排,都有所变化。在宣布形式上,去年是“中美两国共同协商决定”的访问,而这次布林肯是“应中国外长王毅的邀请”前往,并受到了“中方外交部的欢迎”。在访问时长上,去年布林肯的行程是两天,而这次多加了一天。在地点选择上,布林肯这次访问,在北京的基础上,还加了个上海。

中国学者也指出,尽管去年布林肯的访华过程经历了多次波折,但本次访问相对顺利,这得益于旧金山会晤后,中美双方维持的高层交流势头。此外,还有分析指出,虽然在多个具体目标和认知上存在分歧,但中美双方在维持关系总体稳定上仍有共识。虽然布林肯此行可能不会产生重大突破,但能够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延续两国高层在旧金山会晤的成果,并促进双方持续的对话和合作。

在布林肯还没到达中国之前,中美两国就已经表明了各自的目标与期待。美国国务院表示,布林肯此次访华有三个主要目的:首先是在关键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次是直接并明确地表达对双边、地区和全球性问题的担忧;最后是负责任地处理两国间的竞争关系,避免误解和冲突。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国方面看重五个目标:建立正确的认知、加强交流对话、有效控制分歧、推动互利合作和履行大国责任。其中,“建立正确的认知”被中方放在了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联合早报》的报道,可见美国特别重视在关键问题上有所进展,尤其是在阻止“中国加强对俄罗斯支持”方面,这一点在当前俄乌冲突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中国来说,让美国建立对中国的正确认知,才是解决中美关系困境的关键。

对于中美两国不同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外交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外交策略的底层逻辑,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在高科技和金融等方面,对中国持有打压、制裁态度,但在诸如气候变化、军事交流和芬太尼问题等领域,则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采取“各事各议”的政策。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外交思维则强调整体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宏观层面建立了良好关系,具体的议题才能得到有效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近期的交流和互动,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态势。一方面,自本月以来,双方的接触明显增多,多位美国政府高官相继访问中国。在军事方面,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近日还通过视频进行了通话,这是两国防长时隔一年多首次对话。然而,尽管中美在外交和军事的高层交流增多,但美国对中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问题上,却不断施压、挑衅。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在布林肯访华前夕似乎仍在施加压力,以“争取谈判优势”。美国正起草制裁措施,以“阻止中国对俄罗斯军工业的支持”,但一名美国官员透露,尽管美国政府讨论了这些制裁措施,但近期并无实施计划,因为美方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也指出,美国通常还会通过媒体施压,以寻求更大的谈判优势,但这种策略对中国可能不会有效,因为中国始终坚持原则和战略立场,不会轻易受外界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