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板块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板块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板块边缘的构造、活动性和

板块内部的整体性。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离散型、汇聚型和守恒型板块边界。

02

板块俯冲物理模拟

两个板块相遇时,

一个板块下插到另一相对被动的板块之下,

这个下插板块即为俯冲板块。

在通常情况下,俯冲板块是指

由洋壳组成的大洋板块。

03

北美西部构造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北美板块的向西漂移,

在北美西部逐渐形成伸展构造。

04

冰川接地线消退

基岩、冰层与海水三者相接之处

即为“接地线”( grounding line)。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冰层接地线通常深入冰架沿岸,

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致使温暖的海水不断侵蚀、

融化“接地线”处的冰层,

导致“接地线”加速向陆地中心移动。

05

冰川前进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低于积累的速度,

那么冰川将会向前扩展。

冰川逐渐加厚。

06

冰川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超过了积累的速度,

那么冰川将会向起点后退。

冰川逐渐变薄。

07

冰川沉积

如果在雪线以下的消融率等于

在雪线以上的累积率,

则冰川位置保持不变,

冰碛在冰川前部堆积

08

U型谷的形成

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

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在流动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

使原沟谷加深、加宽,

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

09

地层沙运移

河流将沙子不断从陆地带入海洋。

部分沙粒沿海岸移动,

较细的泥沙颗粒则被带到更远的海面,

在海底峡谷沉积。

10

地层演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

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

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

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

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界限分开。

11

冻融风化

冻融风化也称融冻风化。

昼夜温差的变化,

在坚硬岩层中裂隙和

孔隙中的水冻融作用,

使岩石发生松动和

崩解破碎的机械风化现象。

12

海蚀崖的形成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

常有海蚀穴形成,

海蚀穴逐渐扩大后,

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撑而

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

13

岩浆的喷发

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

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

14

热点火山的形成

热点火山形成于板块内部,

持续时间短,喷发比较温和。

其岩浆一般会比普通的板块撞击形成的

火山粘稠或稀疏,多会形成熔岩流。

15

科多帕希火山爆炸

科托帕希火山有大爆发的长期记录,

火山脚四周的地面曾数度被地震毁坏,

或被火山口喷出的浮岩和灰烬掩埋;

整座山是由喷出的黑色粗面岩岩浆流和

落下的浅色火山灰交替堆积而成。

16

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

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

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

17

盆地结构演化

由热地幔上升引起的盆底构造变化。

18

盆地内山谷的形成

由拉张作用形成断层,

再逐渐演化成为山谷。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9

伸展构造及底辟构造物理模拟

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

系地下较深处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

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

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20

造山带及剥蚀物理模拟

造山带是地球上部

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

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

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

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

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21

平行不整合

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剥蚀,

沉积作用间断,

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

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

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

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22

角度不整合

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

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

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

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

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23

逆冲断层演化

逆冲断层是指岩石沿可观察到的

或可推断出的低角位移面产生

大于5km水平位移的断层。

覆盖在逆冲断层面上被推移距离在5km以上的

外来体称之为推覆体或逆冲岩席。

24

维尔海平面循环与体系域

体系域是指一系列

同时期形成的沉积体系组合。

在一个层序内部,

按其形成时的相对海平面位置及其

升降变化势态,可以划分出三个体系域,

即低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25

火成岩

火成岩 亦称“岩浆岩”。

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

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

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

26

沉积作用

流水搬运途中,由于水的流速、

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

形状、比重等的差异,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

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27

陨石坑演化

陨石坑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

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

形成的环形的凹坑。

直径超过4公里的陨石坑中心

可能会形成中心锥。

陨石坑内可能会

因降雨等原因充水,形成撞击湖。

28

路易斯安那州三角洲的演变

三角洲是由河流补给的泥沙沉积体系,

分布于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

其平面形态多呈三角形,

顶端指向上游,底面对着外海。

是由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组成。

29

河道演化

曲流河道又称蛇曲河道,

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

多出现在流域较大的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带

(尤其是近海或近湖平原)。

30

牛轭湖的形成

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

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

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31

石油形成和圈闭

圈闭是具备捕获分散烃类

形成油气聚集的有效空间,

具备储藏油气的能力,

但圈闭中不一定都有油气。

一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进入圈闭,

充满圈闭或占据圈闭的一部分,

便可形成油气藏。

32

岩石循环

岩石循环是指当岩石升高与海拔高度时,

它们开始被侵蚀,产生碎片并被带走,

作为沉积物沉淀下来,沉积物硬化成沉积岩。

它们也可能被压缩和加热而形成变质岩,

甚至融化,变成火成岩,

将整个过程再经历一遍,

将这个过程称为岩石循环。

33

盐碱滩

盐碱滩,又称盐沼,

是沿海潮间带和陆地间的一种生态系统,

海水或咸水有规律地涌入流出地带。

这一地带主要生长盐土植物。

34

冰架上温暖微气候的形成

冰架是指陆地冰,

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如北极冰架),

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

35

转换断层

转换断层是横切洋中脊或俯冲带的

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

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等;另一部分是由太阳能转换产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的一些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各层皆有一些大规模的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地球处于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在太阳系中,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宇宙空间。

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近地表1.5米的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离太阳很近的星球,接收的太阳辐射过强,温度过高,生命难以存在;离太阳很远的星球,温度过低,生命无法存活。且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地球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度的引力吸引了适量的大气,使大气既不易散失,又不至于过分浓厚,形成了包围地球的适宜大气层。大气层不仅给地球提供了保护,而且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今天适合生物生存的现代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逸出地表,汇集在低洼地,形成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地球表面的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震波在由地表向地下传播的过程中,其传播速度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在这里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叫作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叫作古登堡面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把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密度、温度等有较大差异。

大气,尤其是对流层中的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大气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而升温,同时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以外,大部分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地表昼夜温差不会太大。总体而言,太阳支配着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能量传输过程,就全球平均而言,地面和大气大致维持在一个能量转换平衡的状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

太阳辐射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热量分布有差异。

如上图,其中受热多的B地区,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在高空集聚起来,使得高空大气密度增大而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受热少的A、C两地则相反,空气因冷却收缩下沉,高空大气密度减少而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高空和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存在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高空气流从B地流向A、C两地高空;近地面气流从气压较高的A、C两地流向B地,并补充B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记忆口诀: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压

冷热地区之间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

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海陆风的主要原因。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的气温较附近海洋高,空气受热上升;海面升温慢,海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低空则又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日落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到了夜间,低空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左图为高空风的形成示意。在不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为低压,右为高压。

右图为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为低压,右后为高压。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连续运动的过程。地球上各类水体通过水循环形成了一个连续而统一的整体。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另一部分通过下渗进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最终经江河汇集返回海洋,由此形成海陆间循环。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镇化地区地表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水循环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增加,城市地表蒸发蒸腾量减少,地表径流量显著增多,而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径流量减少。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高低,随时间空间而变化。

此外,寒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也受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海水盐度一般指每千克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

世界各海区海水盐度分布不均匀,盐度最高的海域出现在红海,海水盐度在41‰左右,而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海水盐度一般为7‰~8‰。

降水量蒸发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通常,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偏低,反之盐度偏高。

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鞍形分布。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最高;赤道海区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量也大,故盐度低于副热带海区。

另外,海水盐度还受入海径流海区封闭程度结冰期等因素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区盐度一般较低。结冰期盐度增高,融冰期盐度降低。

流水地貌是由地表流水作用塑造形成的。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方式。侵蚀指流水对河床的冲蚀及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搬运指流水携带泥沙和溶解质,以及推动砾石移动的过程;堆积指流水中侵蚀、搬运的物质最终沉积下来的过程。根据流水的作用方式,流水地貌主要有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等。

海岸地貌指海岸地带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根据海水的作用方式,海岸地貌又可分为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在由岩石构成的海岸地带,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海岸后退,最终形成了高耸的海蚀崖、深邃的海蚀洞、各种造型的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在基岩海岸的海湾区,以及由淤泥质和砂砾质物质构成的海岸地带,由波浪、潮汐等携带的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区域,形成了沙滩、沙坝、沙嘴等海积地貌。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生物海岸,构成特殊的海岸环境。

地球陆地表面约有11%的面积被现代冰川覆盖,其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以及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冰川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改变着这些地区的地表形态,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一般发生于冰川上游地区。巨大的冰川刨蚀地面,形成冰斗、刃脊、角峰、冰蚀谷(U形谷)等冰蚀地貌。

冰川的搬运能力极强,能将冰川携带的物质搬运很远的距离。冰川的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会呈现,一般发生于冰川下游地区。冰川的沉积物称为冰碛物,它的颗粒大小不一,漂砾、黏土常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冰碛平原和冰碛湖。

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和北美大陆的冰川广布,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及冰川地貌。对冰川遗迹及冰川地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冰川活动情况和古气候变化规律。

土壤的形成始于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物,这些风化物经过极其缓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慢慢发育形成土壤。

影响土壤形成与演化的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它们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土壤性质。

自然界中,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呈带状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地震带:其一为环太平洋地震带,这里集中了世界上80%以上的浅源地震、90%以上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其二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里集中了世界上约15%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滑坡通常指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影响滑坡活动的因素众多,大致可以归为三个:

一是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如较陡的坡面;

二是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三是触发因素,如地下水、地表水、降水对岩土软弱面的润滑作用,以及地震、河流侵蚀、人工活动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