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与一位老朋友在轻松交谈时,他感慨万分地道出心声:

“尽管结识的人日渐增多,但我的社交圈子却似乎在不知不觉间缩窄了。

如今查看微信,除了家人的消息——妻子、孩子的互动以及家族群内的分享,几乎难得收到其他朋友的问候讯息;

手机始终处于开机状态,然而响起的寥寥几个电话不是推销广告就是诈骗信息;

公司里的团队聚餐,因我多次婉拒参加,同事们也渐渐领悟并默契地不再向我发出邀请。

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生活正朝着一种倒退的状态发展呢?”

对此,我回应道:

“其实不然,这反而是值得庆贺的变化。”

追溯汉字的本源,《说文解字》中有提到,“孤”这个字在古代曾被帝王作为自我称谓,

这意味着,“孤”象征着个体达到了某种卓越的高度,独立而不凡。

同样,《庄子》也有这样的智慧阐述:

“独自行走,独自行事,此乃真正的独立自主;

能够做到独立自主的人,正是世间最为尊贵的存在。”

当你开始享受独自品茗、悠然漫步、沉浸书海、静心聆听音乐,无需应答电话,无需奔赴各种聚会,却能在内心深处寻得满足与快乐,那么,这正是你迈向高贵生活的起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情商变低,而是不再将就自己。

年轻时期的曾国藩以其出色的社交能力而闻名,身边常围绕着上百位朋友,甚至有一天接待了几十位来访的好友。

在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他晋升为翰林院侍讲,引来众多朋友纷至沓来表示祝贺。为了礼尚往来,他不得不连续走访了五十多家进行回访。

然而,每日沉浸在社交应酬中的他,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以至于无法专注于学术研究。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学问大有退步时,他深感懊悔并决定制定一套严谨的修身自律方案——即著名的“日课十二条”,其中一条明确规定“夜晚不再外出参加社交活动,以免耗费精力,影响修为,务必时刻警醒”。

曾国藩认为,过度的应酬会导致精力过度消耗,使人心神疲惫,对个人修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当有所节制。

人的精力终究有限,沉迷于热闹的聚会和浮华的宴席,往往收获的并非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是身心的疲惫与力不从心。

所以,适当切断社交,保持独处,实际上是对精神的一种解脱。

知名主持人鲁豫拥有数十年的从业经历,访谈过超过一万人。

她在台上能够与受访者畅所欲言,展现自如,然而私下里的她却深受社交恐惧症困扰。

例如,她乘飞机时会担心遇见熟人,因为不愿进行交谈;而在难以推辞的饭局场合,她则尽量低调行事,避免成为焦点。

工作之外,鲁豫几乎不参与任何社交活动,更倾向于宅在家中,有时甚至连续多日闭门不出。这种在外人看来可能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对她而言却是一种享受。

无需维持那些无关痛痒的人际关系,也无需对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做出回应,她选择宅在家里,沉浸在阅读书籍、观赏电影、坚持锻炼和不断学习的乐趣之中,独自享受这份怡然自得。

三毛在其作品《送你一匹马》中有过这样的表述:

“我倾向于避免过于热烈且空洞的友情,如此便能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与责任担当。

我尽量少参与无意义的闲谈,这样能使我的心灵保持清爽与宁静。”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态度往往趋于内敛。

最终归宿,或许就是拥有一室的好书,手握一杯淡雅的茶,将生活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无需介意在独自用餐或散步时他人投来的异样眼光,而是要告别外界的纷扰嘈杂,找寻内心的平静与独处的乐趣。

只有先让自己安定下来,才能悠然自得、轻松愉快地品味生活的真谛。

不是生性孤僻,而是找到了自己。

在黑塞的小说《荒原狼》中,描绘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悲剧故事。

主人公哈里,偏好独处生活,却因此饱受社交困境的折磨。

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他决定彻底转变自我,效仿周遭人群的行为模式,开始涉足剧院、酒吧等社交场所。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然而,随着他在世俗世界中的沉浸,哈里渐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放弃了阅读、写作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深入探索。

最终,他发现自己活得愈发空洞乏味,甚至面临精神崩溃的边缘。这个故事深刻揭示,有时候,熙熙攘攘的人群如同一片令人迷失的密林,只有勇敢挣脱出来,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道路。

另一方面,《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也曾是一个极度不善交际之人。

孩提时代,当其他孩子欢快玩耍时,他选择在书房里安静阅读;

进入大学阶段,同学们纷纷投身于恋爱和娱乐活动,而他却常常在自习室独坐至深夜;步入职场后,同事们三五成群地聚餐、唱歌,他却下班即归家潜心写作。

面对别人的疑问:“你不感到孤独吗?”

他坦然回应:“虽然我在过去的十数年间朋友不多,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反而通过阅读和学习,我在知识和见识上超越了许多同龄人。”

正是这种敢于独立特行、甘于寂寞的精神力量,铸就了《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使得原本籍籍无名的石悦,摇身一变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作家当年明月。

独立行动且习惯独处的人,通常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强大的自我约束力。

他们选择承受孤独,而非在喧嚣中消磨自我。

叔本华曾有言:

“唯有在独处时,个体才能真实地实现自我。”

当周遭人群沉浸在短剧中,而你正在品读《百年孤独》,此时的你难免会体验到孤独感;

当周围的人都在游戏世界里畅游,而你却在研读《老子》《庄子》,此刻的你也难以避免感到孤独。

然而,孤独的存在是一种常态,享受孤独则是一种态度。

一个理智而清醒的灵魂,纵然长久地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也能从自我的丰富和完善中获得满足,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所在。

当你开始学会接纳并享受孤独,那正是你回归自我本质的起点。

正如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的经典台词所述:

“也许你在学校并不合群,也许你是班级中最矮或最胖的那个,也许你没有一个朋友,但这些都不重要。

那些你独自度过的时光,无论是组装电脑,还是修炼大提琴技艺,都将使你变得更具魅力。

直到有一天,他人开始注意到你,他们会看到一个远比他们预想中更为出色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无人问津,而是强大自己。

近年来,“Gap Year”这一理念广受欢迎,它被译作“间隔年”或“空档年”。

部分年轻人选择在毕业后、入职前,踏上一段长期的旅行征程。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通过深度自我相处以及丰富的经历与体验,以期增强内心的力量。

例如,在巴厘岛的新年首日,有一种习俗是在这一天完全静止,独自度过,不外出、不点灯、不生火。人们在清晨醒来后,通过清淡饮食与冥想,安静地反思自身一年来的成长与不足。

著名学者蒋勋在其著作《孤独六讲》中曾深刻阐述:“孤独其实是一种深度沉淀的过程,而从孤独中提炼出的思维则更为清澈明晰。”

他认为,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天赋异禀,而在于能否将独处时的寂寞转化为推动自己前行、修炼内在的动力。

荣获茅盾文学奖桂冠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激励了无数读者的经典之作。

殊不知,这部作品竟诞生于一个偏僻且鲜有人烟的矿区。

1985年秋季,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创作,作者路遥搬进了陈家山煤矿医院为他专门准备的简陋写作室,那里仅能容纳一张书桌和一张床铺。

在这样的与世隔绝环境中,陪伴路遥的仅有手中的笔、屋内的小鼠以及远方偶尔传来的火车汽笛声。

尽管条件艰苦,但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勤奋笔耕,路遥终于按时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共计27万字的创作。

他在书中这样表述:

“当个体沉浸于默默奋斗的状态时,精神层面就能从日常生活的繁琐中实现升华。

不存在孤立无援的自我哀怜,唯有悠然自得的独立前行,这便是成熟之后所体验到的孤独境界。

李敖以“单干户”自称,陈道明表示自己“不愿涉足热闹的人群之中”,梵高则视自己为“孤独的存在”。

无论是绘画艺术,电影创作,音乐旋律,抑或是文学作品,最杰出的成果往往源自于孤独的孕育。

历史上诸多伟大的成就与突破,正是在这样的独处时刻经过深思熟虑而诞生的。

因此,倘若你正经历着一段无人关注的生活,不必感到悲伤,也无需自我怜悯,恰恰可以利用这段宁静的时期,让自身变得更为强大。”

早在多年前,我曾慷慨赠予自己一段间隔年时光。

那时,我卸下了在北京担任杂志主编的重任,选择回归故乡那宁静的小村庄。

在这长达一年半的光阴里,我的日常主要围绕着阅读、写作以及锻炼身体,几乎与外界隔离,过上了隐居般的生活。

随后,有位朋友向我提问:

“在缺乏社交活动,没有朋友相伴的情况下,是否会感到生活孤单且漫漫无期呢?”

而我回应道:

“事实却截然相反,我所体验到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饱满和内心疆界的辽阔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