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咨询师长程能力培训计划】进入倒计时最后3天。今年这门课重新升级,在原有的68节音频课的基础上,增加了15节直播课,对课程要点做细致讲解和答疑;还增加了4节曾奇峰和付丽娟的现场访谈,真实、直接地展示咨询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那些理论和技术是如何在咨询中体现的。当然,经典的微信学习群是必备环节,学员能有交流互通,一起学习的安全空间。如果你对咨询师长程能力培训计划其中的内容好奇,可以浏览下文先品为快。

有相当一部分来访者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谈起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些片段时,因为移情的发生,他又再度回到了童年的某个时间点。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再度碰触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潜藏在心底、指向养育者的恨意。

察觉、理解、消化这些与养育者相关的恨,不仅需要对痛感的耐受,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这些与养育者相关的恨意,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它的存在,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与外在?

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将从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出发,站在学员的位置,通过这篇文章探讨一下与恨意有关的思考。

为保护学员隐私,文内所有与来访者相关的文字信息均为非虚构写作,并非真实材料,仅供讨论、学习与交流使用。

浓烈的恨,与被埋葬的爱

今年35岁的H女士,因为进入亲密关系困难而走进了访谈空间。而最近几个月的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与父母相关的恨意。

和很多走进咨询关系的来访者一样,H女士有一段令人心疼的成长经历:在她6岁的时候,母亲因为不堪忍受父亲常年的酗酒与家暴,选择了退出婚姻关系。即便父亲以孩子的抚养权要挟母亲留下,这段婚姻关系也没能再继续。

作为谈判失败的“筹码”,6岁的H女士被父亲安放在了奶奶家,成为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在咨询室里,她最早谈及父亲时,她总是忍不住怒骂、控诉,有时候甚至会失声痛哭。她认为,自己目前过得不如意的地方,几乎都与父亲相关,例如自己不信任男性、难以走进亲密关系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H女士充分释放了压抑在心底对父亲的恨意时,她的情绪释放缓和了很多。再去触及与父亲相关的感受时,她开始用失望替代“恨”这样的字眼,述说更多的不再是自己对于父亲的愤怒,而是开始细数父亲的哪些行为并不如自己所愿,导致了自己有各种痛苦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父亲相关的愤怒与恨意的释放,在H女士身上逐渐变成了悲伤与失望的释放。

对于部分和H女士一样的来访者来说,与父母相关的恨意,指向更深的是对于父亲或者母亲未能满足期待而产生的巨大失望。

如果我们再往下深挖一层,会发现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可能性,那就是H女士之所以对父亲有恨意、有愤怒、有失望,一个最大的前提是,她是爱着父亲的。

即便她的父亲酗酒,即便她的父亲是导致母亲离她而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便她的父亲总是打压、否定她。对一个不到6岁的小女孩或者小男孩来说,爱父母是一种无可选择的本能,即便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感受不到任何爱意。

在这层觉察下再去看待H女士指向父亲的恨意,则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6岁的H女士,实际上是期待父亲留住母亲的,但父亲没能做到;6岁的H女士,实际上是希望父亲在母亲离开她后能留在她身边,但父亲没能做到;在奶奶身边长大的H女士,实际上是期待父亲在每次回来看到自己能笑一笑、夸一夸自己,但很遗憾的是,父亲依然没能做到。

在持续的创伤体验之后,H女士的无意识替她做了选择:既然总是受到伤害,不如让自己把父亲的爱埋葬在内心深处,让自己的意识世界再也感受不到对父亲的爱。没有爱,也就自然没有了期待或者失望,心灵也就不会再次受创。

而恨这样的感情,一方面保持了与父亲的感情链接,另一方面,这样的距离又足够遥远,远到让人很难看清恨意的下面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爱是一种近距离的亲密关系,那么,恨就是一种相对远距离的关系。当我们不得不去在感情关系中断舍离却未能好好地哀悼时,爱就可能变成一种恨,让我们既保持着与这个人的链接,又处在一个安全区域。

张爱玲说,生活好比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如果将爱比作华美的袍子,那么恨就如同上面爬满的虱子。处理不当时,华美的袍子就会被虱子吞没,让人本能地远离它。

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恨与爱关系也如袍子与虱子一般,从来都是相伴相随的。在爱的沐浴下去接纳恨,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从恨的桎梏中看见爱,从来都是尤为艰难的。

理解恨意的无法归位,本身就是一种归位

那么,在看见了恨意背后的风景之后,在实际的临床中,应该如何做进一步的工作呢?

关于恨意“归位”的一段讨论,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在谈及恨意时,一位并非咨询师的学员这样总结:

“当我们搞不清楚恨意指向的时候,这种浓烈的情感或许会弥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无辜的人可能都会因此受到伤害,包括伴侣、同事、朋友等等。而因为投射的原因,我们对他们释放的恨意,很容易被我们自己认为是环境与他人对我们的敌意。但是,当我们搞清楚恨意的源头,也就是让恨意‘归位’时,我们对于环境的安全感会大大上升。”

如这位学员总结,让恨归位,对于心中充满了仇恨的朋友而言意义重大。但临床中,一个最困难的情形是,有些恨,是永远无法完成归位的。它是一种“失焦”的状态,没有任何可以投注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工作呢?

对此,【长程实务】授课老师付丽娟老师是这样回应的:“无处安放的恨意,是一个我们可能常常要去面对的现实。接受有些恨就是没有办法可以去归位,其实就是一种归位。”

而这些无法被归位的恨,与我们的人格成长又是息息相关的。当我们思考、触及父母施加给我们的伤害时,想得稍微深入一点,都很容易发现,父母往往是无意识地在伤害我们,这种伤害的产生,接近于一种“稀里糊涂”的状态。而正是这种“稀里糊涂”,让我们发现父母并非伤害的真正元凶,造成伤害的真凶可能是氛围、环境或者是社会。

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下的无意识伤害,是一种太过常见的事情。当父母不去弄清楚为何他们区别对待儿子与女儿,当爷爷奶奶不去思考他为什么一定希望有一个孙子而不是孙女,这就触及到了一部分被社会、文化所塑造的无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文化、社会的渗透性影响之下,自我意识的占比很少,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意识。没有人去深入思考为什么,大家只要遵循这样的氛围与规则即可。

但是,当我们的人格足够成长时,个人的意识是可以参与到文化里面来的,接受、适应或者改变、对抗,这是可以选择的。

当我们能够理解父母或者父辈的处境,也充分理解他们施加的伤害是无意识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种冲突中:恨父母,或许会过得轻松一点,但内心一定会带着歉疚,因为父母并非真凶;如果不恨父母,原本可以让父母分担的恨意很可能需要自己消化,但对于人格并没那么成熟的个体来说,这样的选择太残忍。

如上野千鹤子《厌女》所说,在家庭中处于最弱者地位的女儿,其攻击并不直接指向强者父母亲。弱者的攻击,只是指向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不能反抗,是比自己更弱的弱者,是自己仅有的一点点领地。

我们很难去恨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特别是当这个人是我们的父母至亲时。一个软弱的母亲,或者一个暴躁的父亲,他们的冷漠与暴虐是时代与社会塑造的,他们并没有机会去有自我意识与个人成长。理解到这里,或许就能接受,有些因为父母产生的恨,他本身就没有办法可以去归位,而接受这种恨没有办法去归位,本身就是一个归位。

我们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心里装着很多恨意的年轻人,会是怎样的状态?是明媚、阳光、柔软的,还是坚硬的、匮乏的、愤世嫉俗的?

人是复杂的,也是多样的。恨如爱一般,是复杂而多变的,而它的存在,对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影响都是巨大的。

关于恨意的探讨,笔者很难在一篇文章中做出十分完整与严谨的论述。来到长程实务课程中,切身感受老师与案主工作的内容,并且深度参与到讨论与学习中,才能更深地触及到不同个体的情感世界,在实践中做到与每个来访者“在一起”。

(添加助理了解详情)

编辑 | 大虾

BREAK AWAY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