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皇俄国的最后几十年,其势力范围曾一度扩张至中亚广袤的土地,直至其版图在1885年左右达到了2288万平方公里的顶峰。这一历史时刻成为后来的俄罗斯帝国,甚至苏联时期,国家领导层心中难以忘怀的荣耀。

然而,荣耀背后的暗流涌动预示着变革的风暴。苏联成立之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急于撤出战争的它不得不割让了包括东欧和北欧在内的广大领土。这一损失,使得苏联在二战时期更为迫切地想要重新夺回这些失地。他们的军事行动在多数地区都取得了顺利进展,尤其是对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的迅速占领。但对芬兰的苦战却只使他们得以获得芬兰的十分之一领土,留下了遗憾。

尽管如此,苏联的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其地理范围和综合实力都不亚于沙俄时期。

1922年,苏联的初建只见证了四个成员国的组成,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外高加索联邦。外高加索联邦包括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个联邦里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而这种多样性本身便是苏联内部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缓解民族紧张和促进地区稳定,1936年苏联改革了对加盟共和国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加强边疆地区的自治,设定了成立加盟共和国的三个标准:地处边疆、人口超过100万,以及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这种改革使得苏联由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增至1936年的11个,包括了新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1924年,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了苏联,1929年塔吉克斯坦也步入了这一行列。尽管加盟国的数量增多,但领土总体并未扩大,显示出苏联在解决内部矛盾上的权宜之计。

1940年至1941年间,二战为苏联提供了扩张的机遇,其先后并吞了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以及芬兰和波兰的部分土地,从而形成了新的东方战线。这使得苏联的加盟国数量增至15个。

随着1991年苏联的崩溃,一个曾经庞大的帝国解体为十五个独立国家,这不仅是地图的重绘,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场剧变中,俄罗斯失去了超过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外高加索三国以及中亚五国。

解体的根源多样而复杂,西部的国家长久以来就对苏联的统一感到不满。波罗的海三国在1940年被苏联纳入版图之前,已有独立的历史和强烈的国家认同,他们对苏联的统治充满敌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受到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加之苏联时期遭受的种种不公,使他们渴望恢复国家主权。

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文化相近,苏联的统治被视为外来的强加。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则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加上历史上的独立经历,自觉与俄罗斯存在深刻的文化和政治隔阂。他们认为,苏联的解体是恢复本国主权、发展经济的绝佳机会。

与西部国家不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独立更多是出于实际考量而非初衷。这些国家在苏联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虽然他们在苏联的支持下维持了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但独立后,面对的是如何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维持国家运转和发展。

在苏联解体之际,多个由沙俄时期吞并的地区纷纷恢复独立,其中包括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而外东北地区,尽管也曾遭沙俄侵占,却未能像其它地区那样获得独立。其原因复杂,涉及历史、民族、政治与战略多个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外东北的人口结构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这里曾遭遇沙俄的大规模屠杀,几乎消灭了所有当地华人,随后俄族移民成为了主体民族。这种人口构成的变化使得外东北与俄罗斯的联系更为紧密,大部分居民认同俄罗斯,而不倾向于独立。

其次,外东北在苏联体系中的行政地位特殊。这一地区并未像其他地区那样设立加盟国或自治共和国,而是作为直辖区由莫斯科直接管控。这种行政安排源自历史上的远东共和国短暂存在的经历。远东共和国虽然一度名义独立,实则处于苏俄的控制之下,最终并入苏联后,外东北的行政地位更是直接与中央政府挂钩,未有实质的自治权利。

最后,外东北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极高。这里不仅地理位置关键,控制着连接太平洋的重要港口如海参崴,还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这些港口和军事基地对俄国维护其在东方的影响力至关重要,若失去外东北,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将大为削弱。

因此,尽管外东北地区也曾是沙俄的殖民地,但由于种种历史和战略因素,这一地区未能像苏联其他加盟国那样走向独立。对俄罗斯而言,保持对外东北的控制不仅是维护国家完整的需要,更关系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