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亚洲战争策源地,广泛活跃于东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兵威不可一世,对于日本战败投降的决定性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较多人认为美国投掷原子弹或苏联参战是使战局落锤定音的最终要素。

然而战争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国家政治、经济、军备、外交均对战争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战败,实为多种原因造就的结果,正如久病难医,积重难返,若毕其功、揽其词于一役,则难免有失偏颇。

对于那段历史中波诡迥异的外交博弈、军政秘闻,实难妄断其中虚实,但透过清晰可考的时事纪闻来管中窥豹,却可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日薄西山的历程识个大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20年代末,日本深陷经济危机,为转移国内矛盾,加紧资源掠夺,对外侵略活动不断升级。

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因为我国军队的抵抗,日本军力也遭到大幅损耗。

一时间失去发起战略进攻的能力,中日双方开始进入相峙局面。

对外扩张以及对维持能源供给的需求促使日本加紧制定新的侵略计划。

当时日本军政高层围绕“北进”和“南下”两个预设方案争论不休。

“北进”计划的基本构想是先入侵蒙古共和国,并以此为跳板进攻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掠夺该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使苏联丧失对远东地区的影响力。

日本借此可独霸太平洋以西的东亚地区。

但此项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日本高层中广受质疑。

一来苏联幅员辽阔。

且在1937年前后通过五年计划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国防现代化水平较高,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二来时下德国与苏联外交关系暧昧,苏联与英法就欧洲共同防御问题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且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英法“祸水东引”的政治伎俩既恼火又忌惮,有意缓和与德国的关系。

德国方面因为需要尽量避免过早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亦不断向苏联示好,双方一拍即合,从国际形势上看,至少短时间内德苏两国不会爆发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对苏联开战后需独自面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况且从中国东北到西伯利亚,战线过长,战场半径太大,巨大的战争投入成本和潜在风险让已深陷对华战事的日本难以承受。

即便如此,许多不是很认可该方案的军政要员依然支持对苏联采取一些强硬措施。

一方面可在国际上制造“反苏烟幕”,换取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侵华的绥靖态度。

另一方面希冀通过对苏施压,迫使其对远东事务做出让步,为日军侵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自此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不断以关东边界线划定存在争议为由进行军事挑衅,最终于1939年爆发了震惊国际的满蒙边境战争。

期间著名的“诺门坎战役”中,苏联临时将多个机械化主力师混编成第1集团军,任命朱可夫为集团军司令员,对日军实施迅猛打击。

此次战役中苏军投入大量新式装备,并初步尝试了现代战争模式下多兵种协调作战,甚至有苏军将领调侃“诺门坎是苏联武器的试验场”。

日方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伤亡惨重,战役中先后投入的一万五千多名主力,直接阵亡者占比达到80%以上。

经此一战,日军大本营对苏军作战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彻底放弃“北进”计划,紧急叫停关东军司令部的作战行动,苏日双方随即约定停战

北上受挫的日本开始推行“南下”战略,即控制东南亚地区,获取石油资源,同时又可夺占中南半岛上法属殖民地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