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湖产业通为黄石市西塞山区招商服务中心编制的《西塞山区特钢产业链报告》正式交付,重点围绕西塞山区特钢产业链发展情况,洞察产业运行态势,锁定产业链关键环节,厘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动向,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实现精准招商提供科学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东西南北中 百里黄金地

在长江鄂东之南,田畴阡陌之间,黄石市西塞山区临江建城,因工设区。

洋务运动时期,这里是张之洞创办汉冶萍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新生共和国的“工业粮仓”。

作为黄石市最早、最大的建成区,西塞山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独特。

半城山色半城湖,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西融武汉鄂州、北接花湖机场、东连黄冈九江,形成“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

依托优越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西塞山区紧紧抓住城际发展机遇,依托江、立足钢、对接港,一门心思吃好特钢饭。

02

十里钢城兴 烈火炼真金

从中国钢铁摇篮到全球特钢的领跑者,从承担国家计划到助力超级工程……西塞山区因钢而兴,百年来薪火相传。

以大冶特钢为链主企业,永凯科技、加恒特钢及36家模具钢产业集群等特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百余家,形成了特钢产业配套机械装备和高端模具制造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凡源远,必流长;凡根深,必叶茂。数字无言,却最有力:去年西塞山区特钢产业实现产值370亿元,营业收入466亿元,是全国第二大特钢产业集聚区,“炼”就出愈加璀璨的现代化特钢之城。

03

从历史中来 向更高处攀

钢铁是工业的骨骼,曾经一代又一代人肩负钢铁强国的使命。

自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建立于此,西塞山区就在这条烈火熔金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西塞山区紧扣现代化特钢之城建设目标,瞄准千亿特钢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

西塞山区坚持“高大上+链群配”,围绕风电、轴承、钢管下游应用、智能制造等特钢下游细分领域做深做细,推动特钢产业向终端制造不断迈进,为黄石奋进全省第一方阵汇聚澎湃活力。

围绕产业项目大会战,西塞山区寻找特钢产业突破方向,选择与东湖产业通携手合作,进行更前沿专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路线制定。

达成合作以来,东湖产业通团队前往西塞山区展开实地调研,针对当地产业资源布局、产业发展现状、区位资源条件等要素,进行全面摸底分析,结合产业链节点研判,编制《西塞山区特钢产业链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告内容涵盖产业链全景图、招商路径图、重点项目库、产业链客商库、国内特钢企业投融资信息库、配套企业库等,全力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西塞山区特钢产业全周期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江水的浩瀚柔软和钢铁的火热坚硬在西塞山区碰撞结缘,为城市炼就“钢筋铁骨”之态。

作为合作伙伴,东湖产业通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和投资人前来考察对接、投资兴业,共同见证这座现代化特钢之城的加速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