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不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全都挤破了头进居委会

曾经被年轻人看不起的居委会,现如今却成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入职单位这种冷门的职业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竞争呢?

根据数据所显示,短短这几年,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考的人数一年比一年高,刚才我查了一下2023年也就是去年,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了,从此社工就成了继军队文职,企业文职还有,机关文职,又一个被内卷成热门的冷门小众的岗位了

其实在我看来,进社区、街道、居委会去上班,也不失为一个最有保障的选择。至少是进入的门槛低啊有加上考取这个证书的难度要比考取公务员的难度要小很多。弊端也是有的,凡事用辩证法来看那就是没有编制,收入又不高,但是这个岗位他稳定啊,又不用担心被裁员。何乐而不为啊。

我一个哥们儿,复旦大学毕业,当时他学的专业就是社会工作专业,他跟我说毕业后,他周围的不少同学直接进了社区啊,街道,养老机构去做社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直观的感受到了社工这个职业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岗位,变成了现在的香饽饽。

正题来了

如果要成为社工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呢?还有哪种性格的人适合做社工呢?最实际的问题就是传闻中的“五险一金”,周末双休,体面稳定“是真的吗?

一下是我跟我这个哥们儿聊天总结出来的

01

他跟我说这个社工证书和很多的其他职业证书差不多,这个证儿也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因为他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么,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是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直接可以考初级拿到初级证书后在工作三年,就可以报考中级了高级资格证书需要在有了中级证书后满五年才有资格可以报考当时高级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不到25%,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每个省每年能通过拿到证书的人也就一百来人。

他们班的学霸今年也去考了,当时差一门儿没过。他就问到底什么原因没过,学霸说带孩子太耗费精力跟时间了,其实这个学霸她本身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特别的稳定,像这种就不是什么强需求,他考这个证书的原因无非就是觉得这个证书在手里面踏实,说不定那天就能派上用场了

纵观这几年的社工资格考试太火了,我每天除了写公众号刷抖音小红书之类的,就时不时的刷出来这类考试的培训机构推广什么职业宝妈来考社工证吧,什么五险一金,周末双休,体面稳定 巴拉巴拉之类的

要知道,在2018年毕业之后,所在这个专业的同学但凡能有其他的去处,都不会考虑去什么社区街道居委会去做社工的。

其实你们没事多刷刷招聘网站,就能发现,现在很多招聘考试但凡你有社工证的就能加分,基本上有些只为你持证就能优先面试,优先录取

02

在我的印象中,十几年前,社会工作还只是一个特别小众冷门的专业,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听说过

我哥们儿跟我说,他报志愿的时候,家里根本没人给他出主意,他压根就不知道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看到文科能选的专业就那么几个一心就想着把志愿表给填满。然后就稀里糊涂的被社会工作专业录取了。

记得当时我妈问我啥事社会工作啊,不会是扫大街哪种吧?他也解释不明白

他到了学校才明白,社工是新开的专业,连毕业生都没有,整个专业才不到50个人

四年后照毕业照的时候他们班才来了10个人,有人转学了,有人换了专业,有人去当兵了,反正离开的人理由各式各样

专业一旦过于冷门,那么就直接影响到就业问题。估计那会HR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

他的同学他知道的有的去了戒毒所,有人去了检察院做司法社工,也有人回归学校做了学校的教育社工,又或者去养老机构做康复社工当时更多的还是去了社区和街道做社工了也就是你们眼中的“街道大妈”,“居委会大妈”

说到工资基本上都平均在3500左右,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大学白读了

03

工作内容太杂乱了,感觉有干不完的活

他的一个同学在养老院做社工,老得特别快,养老院的需求特别大,十来个社工要负责奖金1000多位老人的养老服务

这个同学就需要照顾奖金100多位老人,主要就是照顾他们的各种需求,什么回忆往事啊,组织老人们做手工啊、燕之屋、学习卡片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策划家属们的互助会等等等等.................

这些老人平均年龄都在70多岁, 认知障碍啊,是能啊,还有些人患有重病干脆家人就放弃了在养老院生死都是常事,好不容易一个个的跟老人建立起关系,却一次次的面临离别,心态上根本没办法接受这种现实

当时现在的“社工热” 一方面是欣慰,另一方面却是更大的担心,抱着图稳定的想法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但最终能留下的能有几个人呢?

毕竟或者已经够累的了,那么多烦心的压力,每天还需要直面更低沉的人群,看遍人世间的炎凉,自己能做的有限,也改变不了现状,这种无奈,还有生存生活中的压力,对于每个社工而言,都是很难逾越的台阶!

多看新闻,多思考。

- THE END -

您的每一次评论和分享都是宝贵的声音。

请点个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