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经济的改革结束了吗?

没有结束,还需要二次改革,这第二次改革的核心是分配。分配不就是分蛋糕吗?说说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而且处处是难点,处处是矛盾。

中国的分配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1078年启动了市场化的改革,那时主要是放开了对私有经济的限制,中国那点偷偷摸摸、小打小闹的私有经济一开始也就是个地摊经济,倒卖个粮票、鸡蛋什么的,是地地道道老百姓自己谋生的经济,完全不具备“私人资本无序扩张”的可能性。

可以说,改革最初的动力并不那么宏伟,国企全面亏损,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现在网上总会有一些永远也睡不醒的人在问:为什么前三十年没有失业?

因为那时就业是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子顶父亲的班,根本不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当然也没有失业统计。有工作的一干就是一辈子,然而所谓的“没有失业”的另一面,是全所有城镇成千上万青年,全体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就这么个人人有工作,没有失业。如果按现在青年失业率的统计标准,青年失业率为99.9%,红二代也不例外。

企业全面亏损,提供不了新的就业岗位,民生就成了大问题,这就是上山下乡大潮的经济背景,那也是一个商品短缺的时代,老百姓在一场大动荡后,开始关注生计了,这完全是自发的,是生活的本能,是老百姓自己补贴生计方式,就如同现在全民写网文,做直播是一样一样的,连小孩子也忙着养个长毛兔,满树根收集知了壳,换点小钱;再下来开始有了私人交换价值,撺皮鞋、从广州倒卖劣质的牛仔裤,连夜在北京西单买个干干净净,一件不留,因为潮流变得太快了,这就是最初的中国的市场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公的改革开放,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人要吃饭,人要工作,有些人可以一辈子睡在口号里,而千千万万个家庭要生活,没有这个基本的社会学基础,改革不会成为浪潮,它符合人性,人民的人性。

那时有什么分配问题吗?

没有,私人企业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社会的税收贡献接近零;社会大分配的三个维度,还没有构成;至于国企,是全国统一标准,一切都是计划分配,不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经济真正的发展,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之后。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这才是中国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国人杀疯了,成了外向型的经济,强大的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国制造,为全球提供服务,外需撑起了G2的天,也撑起了中国经济的三分天下。

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全球市场,当西方债务危机开始严重后,WTO实际上已经将中国排除在最惠国待遇之外。中美贸易冲突是严厉的,中国也急于扩张,通过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抗衡姿态,以削弱对外需致命的依赖。疫情是上偶然,疫情期间,中国经济仍然受益于外贸;后疫情时代,局面又为之一变;国际政治、军事与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出口的空间受到了限制。这时,中国转向内循环为主,内需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坐标。

我们从外向型经济转向了内生型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了消费驱动。

然而,这个转型是困难的。

经济转型,转向消费驱动,消化掉已经形成的巨大的产能,首先要调整消费者结构,中等收入群体要占到人口的主要比例,即从现在的四亿增加到八亿;这意味着,要指望经济层垒式的发展,通过企业扩张增加就业岗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十年,或五十年。如果不甘于一个姚洋所说的超级周期,想再造辉煌,就必须再做一次历史性的改革,这就是分配体制的改革:实现一个由纳税人约束下的体制成本,只有约束住体制成本扩张的冲动,按两会精神,将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民生,用于提升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才能实行全社会的平衡分配。

这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分配的平衡,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稳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