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信心,理想 MEGA 将成为 50 万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们,产能供应一定要跟上,千万不要被高端纯电没销量的假设所误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想 MEGA 上市前,李想和它的团队对这款车信心满满,但很快现实就打脸了,在上市一个月累积订单消耗完以后,4 月份的终端销量马上“显出原形”,4 月前三周的上险量分别为 418 辆、265 和 173 辆,这样下去一个月 1000 辆都不到了,可以说是“凉透了”。

要知道理想汽车可是“爆款制造机”,从理想 ONE 到 L 系列,每一个都是爆款,怎么到了 MEGA 就不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理想汽车声称 MEGA 失利很大的原因是“被黑了”,也就是输在舆论上了,但个人认为那只是次因,理想 ONE 出来的时候难道“没被黑”么?当时理想还在亏损,入局也晚于蔚来和小鹏,舆论上同样十分被动,但理想 ONE 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其精准的产品定义,确实打动了很多想买家庭 SUV 的消费者。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理想汽车因为成功的产品定义而获得成功,MEGA 也因为失败的产品定义而收获失败。

下面就说说为什么理想 MEGA 的产品定义是失败的。

失败点一:抛弃商用场景,只做家用市场

从理想汽车公司之前的名字“车和家”就明白理想要做的就是家用车市场了,李想本人作为 5 个孩子的父亲,对家庭用户的出行需求也非常敏感,理想汽车的口号也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这些放在理想 ONE 和 L 系列上没问题,但在 50 多万的 MEGA 上就有些不合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我们可以看看目前 50 万以上的车都有哪些。

从 2023 年成交价在 50 万以上的车来看,主要是中大型的 SUV 和 D 级行政轿车,品牌集中在 BBA、保时捷这类德系豪华品牌,这些车型不仅能够家用,也能够承担一些商务用途(现实中宝马 X5、奔驰 GLE 接待客户其实很常见),唯一上榜的 MPV 丰田埃尔法参数图片)在实际中商务接待占了大部分用途。

我们再来看看理想 MEGA,虽然第二排也挺舒适豪华,但主要宣传的是第三排也是同样的宽敞高配置,核心理念是“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坐得舒服”,因此第二排保留了中央过道,这样一方面限制了二排的座椅宽度(二排奢华程度上不够极致),一方面二排和三排之间少了一些隔绝感,更有家庭氛围而缺乏商业气息。

我们来看看比较商务的极氪 009 这款同样是 50 万+的纯电 MPV,极氪 009 显然把重点放在了二排上,没有中央过道采用两个宽大的座椅,座椅把手上有两个用于控制的屏幕,周围有很多雕刻和镀铬的元素,这些都能增加不少商务感,符合大部分人对于一台商务 MPV 的定义。

不过从实际销量来看极氪 009 和理想 MEGA 也是“半斤八两”,周销量仅在 100 台左右徘徊,这就不得不说理想 MEGA 的第二个失败点了——放弃增程采用纯电(也是极氪 009 的问题)。

失败点二:放弃增程采用纯电

对于为什么理想 MEGA 采用纯电而未采用理想已经验证成功的增程模式,理想有一套很合乎逻辑的说辞:增程系统因为有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空间无法像纯电那样极致,理想 MEGA 的使命就是给用户最极致的体验……

但现实已经证明了,50 万以上的尤其是 MPV 车型,纯电动就是很难卖。

这里其实从上汽通用 GL8 PHEV 发布会上的一张图就能看出来了:别克 GL8 约 70%的情况下每天的行程超过 500km,约 15%的情况下一天行程超 1000km。

这个时候“油箱”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商用场景就不用多说了,时间非常宝贵不可能让客户等着你慢慢充电吧,即便在家用场景也会有些尴尬,自己一个人充电等一等还行,全家 6、7 个人一起等就不太合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理想给出的是 5C 超充的解决方案,充 12 分钟能够续航 500km 以上,但显然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理想的超充站也就 300 多座,其中一些还是 2C 的,真正的 5C 超充站相对于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土还是杯水车薪,总不能让用户去按你 5C 超充站的布局去更改路线吧。

而加油站是全国各地都有的,而且是通用的,几分钟就能加满,不会出现 5C、2C 这种补能速度上的差异。

失败点三:定价过于自信

纯电 MPV+纯家用,这“两大雷”理想 MEGA 都踩中了,但理想的品牌力和对于产品打磨以及营销的能力都摆在那里,如果理想 MEGA 定一个比较“务实”的价格,今天也不会这样。

对此 4 月 22 日,理想宣布 MEGA 降价 3 万元,并给老车主直接退差价,因此目前理想 MEGA 的售价是 52.98 万元,但显然降得力度还不够。

和理想 MEGA 定位有些类似的小鹏 X9 定价是 35.98 万 -41.98 万元,比理想 MEGA 便宜了十几万,但每月的销量也只能勉强维持在 3 千多辆,理想 MEGA 想要有不错的销量,其定价肯定也不能比小鹏 X9 贵太多,比如 46.98 万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理想也有自己的顾忌,理想 MEGA 作为自家的旗舰产品定价肯定要“高高在上”,不然下面的“小弟”怎么办?

再加上 MEGA 搭载了 103 度的宁德时代麒麟 5C 电池,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量产车最贵的了,成本自然不会低。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理想坚持“20%以上的毛利”,确实从一家车企健康的发展来看,采用直营模式,20%+的毛利是比较合理的,但李想本人低估了价格战的惨烈程度和做高端纯电的难度,蔚来 2023 年亏了 200 多个亿,小鹏还出现了负毛利,而李想还是顺着理想 ONE 和 L 系列的思路:既能在销量上是爆款,又实现 20%+的毛利。

因此我建议理想 MEGA 采用0 毛利的方式卖车,价格直接打到45.98 万元,这样 MEGA 还有机会能盘活,不然 MEGA 的持续失利还会影响到未来的 M 系列的几款纯电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