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北京中南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的老同学谭世瑛。

谭世瑛这次前往北京,除了想见一见毛主席这位同窗旧友外,还想跟他反映一下自己在家乡的情况。

据谭世瑛讲,自己的两个儿子被当成反革命给枪毙了,自己在家乡的情况也十分不好,还被当成反革命家属“管制”了。虽然没有明说,但他话里的意思还是想请毛主席帮自己主持公道。

谭世瑛的父亲是谭咏春,当年对毛泽东的帮助很大,可以说如果没有谭咏春,毛泽东甚至不能入学。那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应谭世瑛这位老同学的呢?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泽东与谭老师

1910年的秋天,17岁的毛泽东与表哥文运昌一同离开韶山,走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大门口,提出想要参加入学考试。

主管报名的老师表示学校有规定,本校不收外地人。就在此时,一名叫做谭咏春的中年老师走过来帮毛泽东与文运昌解了围:“学校只是说不收外地人,但是没规定不允许外地人参加本校的招生考试。”

在这位谭老师的帮助下,毛泽东与文运昌顺利地参加了入学考试,当毛泽东打开试卷时,映入眼帘的是“言志”两个字。

毛泽东看着这个标题,想到了自己当年退学后与父亲之间进行的争论,在韶山李家屋场教书的李漱清先生的谈话,以及对方推荐的《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一篇寄托着他对国家、对民族未来命运担忧与畅想的大作新鲜出炉。

毛泽东的这一篇《言志》让所有的阅卷老师纷纷激动不已,感叹万千,谭咏春老师更是激动无比,表示这是自己主考十几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然而让谭咏春没有想到的是,学校领导仍然秉持着门户之见,虽然毛泽东的文章在所有考试文章中是最好的,但是学校还是因为他是湘潭人的缘故,决定将之拒之门外。

谭咏春对此十分气愤,于是在第2天让自己的长子谭世瑛去毛泽东的住处一趟,将他请到自己家里商议此事。

东山小学堂

当毛泽东见到来访的谭世瑛后十分高兴,觉得对方是给自己报喜来了,结果谭世瑛脸上严肃的表情,让他觉得此时有些不对劲。果然,谭世瑛开门见山地告诉毛泽东:学校里不少人反对录取你,因此父亲想请你到家里一叙。

毛泽东跟着谭世瑛到达谭家后,被谭世瑛引到了谭咏春的书房里,谭咏春告诉毛泽东:学校之所以不愿意录取你,就因为你是个外地人。

毛泽东对此十分失望,直言自己之所以前来湘乡报考,是因为自己认为人活一世,应该尽可能地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情,而想要做事,就要学知识,为此自己动员了身边的亲戚、老师、朋友做自己父亲的工作,才获得这次难得不易的机会,因此对贵校的决定,自己感到十分难过。

谭咏春对毛泽东的话十分感动,当即告诉毛泽东:你在湘乡等几天,我帮你争取争取。

谭咏春就毛泽东问题与学校方面进行了一次会议,质问那些因为毛泽东不是湘乡人,就拒绝他入学的人:“凭什么中国人可以去外国上学,湘潭学生就不能来湘乡上学?”谭咏春的意见获得了校长李元甫的支持,毛泽东因此得以顺利入学,被分到了戊班。

当毛主席到了戊班时,意外看到了一位刚认识的熟人:谭世瑛。他也是这一年报考的东山小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东山读书处(谭咏春曾在此地与毛泽东探讨学问)

谭咏春是小学堂里的国文教员,负责教导毛泽东和谭世瑛的国文课。当时东小内的学生全都是富家子弟,像毛泽东这种家境不是十分富裕的学生十分少见,那些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根本不愿意与毛泽东睡一个宿舍。

谭咏春知道此事后,命令儿子谭世瑛从家里搬到学校宿舍与毛泽东睡在一块儿。每逢节假日时,谭咏春总会让儿子将毛泽东叫到家里一起吃饭,毛泽东因此与谭咏春、谭世瑛父子的关系十分要好。

有一天,谭咏春去毛泽东所在的宿舍视察时,发现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杂志,于是走过去轻轻地咳嗽了一下,在毛泽东的心神从书本中回来了后,谭咏春问他看的什么书,毛泽东回答道:“《新民丛报》。”

《新民丛报》

谭咏春知道,《新民丛报》是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杂志,主要发表是介绍欧美的政治文化思想的文章,鼓吹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

于是谭咏春十分好奇地问毛泽东是不是喜欢康、梁,毛泽东回答道:比起枯燥无聊、华而无实的八股文,康、梁的文章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并直言以后自己就要学习康梁体。

不久之后,毛泽东就用康梁体写了一篇作文《宋襄公论》,结果负责改卷子的另一名国文教员看得直皱眉头,只愿意给他20分,然后在办公室里将毛泽东的作文“批判”了一顿。

正巧谭咏春此时也在办公室里,他走上前去将毛泽东的作文拿过来仔细审阅了一遍,然后不由自主的拍案而起说道:“毛润之的文章不仅思想前进,文笔泼辣,而且立意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

之后他跟那位阅卷老师表示不能因为不喜欢康梁体,就只给这么低的评分,紧接着他将这篇作文的评分改为了105分,并在结尾写下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不久后谭咏春亲自找到校长李元甫,要求在学校里教授康梁体,东小的文风为之一变。而谭咏春对于毛泽东的文章十分欣赏,毛泽东每写一篇文章,他总会将之挂到学校“揭示栏”上,供全校师生学习观摩,毛泽东也就此成为了全校的名人。

除了康梁体之外,毛泽东的古文也十分的优秀。一天傍晚,他和谭咏春在学校池塘边切磋学问时聊到了诗词歌赋,正巧此时池塘里传出来了阵阵蛙鸣,谭咏春见状让毛泽东以“咏蛙”为题创作一首诗。

毛泽东点了点头,走到附近的一座石桥上看着池塘里的青蛙顿时来了灵感,吟诵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很快,毛泽东这首寓意深远的《七绝·咏蛙》在学校里流传开来。

毛泽东在东小的第一学期结束后,谭咏春认为毛泽东的国文、历史、地理知识量已经达到了中学水平,再在东小学习会耽误他。于是找到校长李元甫,告诉他自己有心将毛泽东送去长沙读中学,我们小学教的课程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了。

李元甫觉得谭咏春说得有道理,并直言像毛泽东这种特殊的人才,就应该给予其特殊的教育方式,便让谭咏春自己去找毛泽东谈。

当毛泽东听谭咏春说想将他送至长沙读中学时,他的内心十分兴奋,可是转念一想又低下了头,表示长沙学费太贵,自己在长沙也没熟人,无法去长沙读书。

谭咏春当即表示不用在意,自己会和校长及其他学校管理人员商议一下,联名给你写一封推荐信,让你以公读生的身份去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到时候你的学费由公家出,不用掏一分钱。

毛泽东对谭咏春的爱护感激涕零,连声道谢,并坚定地表示一定不忘师恩。

就这样,1911年的春天,毛泽东与谭咏春、谭世瑛等人告别后,踏上了前往长沙的道路,湘乡驻省中学也成为了毛泽东踏足革命的第一站。

故人来信

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湘乡的信件,寄信人是他的老同学:谭世瑛。在这封信中,谭世瑛热情洋溢的对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表示钦佩与感动,并祝愿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更大的成就。

除了这一封信外,谭世瑛还随信奉上了一些自己最近写的诗词。

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十分高兴,赶紧给他写了封回信:

世瑛兄:
惠书及大作诵悉,甚为感谢!尊况如何,甚念。如有意见,尚望随时示告。
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日

当谭世瑛收到毛主席的这封回信后欣喜若狂,这些年他在家乡过得十分不好,最近连经济来源都断了。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他决定给老同学写一封祝贺信“投石问路”,如果毛主席写回信的话,那么自己就跟毛主席提出接济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因此,当谭世瑛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于1950年4月24日再次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回信,讲起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谭世瑛在信中告诉毛主席:

他当年从东小毕业后,被父亲安排到了家乡的一所私塾里面进行学习。
1941年,父亲谭咏春不幸逝世了,谭世瑛也因此子承父业,在东小里教了几年书,后来又去春元中学当了一段时间的语文老师。教书期间,谭世瑛得知国民党邵阳当局最近在招文书,于是他就跑去报了名,在县政府里当了几个月差。
湖南全省解放后,谭世瑛因为曾经给国民党当过差的缘故,政府不愿意给他安排工作。问题是谭世瑛家人口众多,自己挨饿不要紧,家里这么多人一起挨饿就十分难受了,因此想请毛主席帮自己安排一份工作,不管是去政府所属机构工作还是去学校里教书都行。

在信件的最后,谭世瑛还将自己最近写的一首长诗写在了末尾,请毛主席“斧正”。

谭世瑛这封信寄出的同时,他和毛主席是同窗旧友的消息也在家乡传开了,曾经有些同乡因为谭世瑛是国民党“旧部”的缘故看不起他,甚至要“揪斗”他,结果谭世瑛和毛主席的关系传开后,大家对他的态度都变了,大家都在疯传:“谭老倌看来是要发达了,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他就去北京当官去了呢。”

然而乡亲们并不知道的是,别说是老同学了,就算是毛主席自家的亲戚朋友,向毛主席讨要工作的,毛主席也没有答应过。

毛主席对于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事情十分厌恶,因此,不管是写信给毛主席要工作的、要官的,还是要求去北京“探望”他的,毛主席一个都没有答应,有的甚至都没回信。

不过谭世瑛的父亲谭咏春对毛主席毕竟有极大的恩德,因此毛主席给谭世瑛写去了一封比较委婉的信件。

毛主席在信中写道:五月份的来信自己已经收到,承赠长歌深感厚意,对于世瑛兄的近况自己深为同情,至于你所提的提供工作的事情,不管是去政府还是去学校,都要去他乡学习马列主义,时间还不短,如果兄去学习的话,家里无人照顾,因此兄最好“就近找份工作”。

毛主席

毛主席虽说得委婉,但谭世瑛明白毛主席不会在工作问题上帮助自己。就在他感到有些苦恼时,又一次收到了毛主席寄来的信,原来毛主席从自己的存款里抽出了一些钱寄给了他,让他补贴家用。

去北京告状

在之后几年里,谭世瑛与毛主席进行了几次通信,除了跟毛主席叙旧外,还附上自己最近的大作,而毛主席也基本上都会进行回信,知道谭世瑛家庭条件不好,还曾于1955年劳动节给谭世瑛寄去了100元钱,并附上了一封信,直言:“如有所需,尚望续告”。

此时的谭世瑛生活并不好,三年前他的两个儿子被当成反革命给枪毙了,他自己还被公安机关执行了长达一年的“管制”,“管制”结束后,甚至连农会都参加不了,明明自己成分是个“贫农”却入不了农会,他当然会十分不满。

不久前,谭世瑛还不幸患上了眼疾,家里还没钱治疗,虽然毛主席给自己寄来了100元钱,但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这时,谭世瑛猛然想到可以去武汉找自己堂弟帮忙。

谭世瑛的堂弟就是时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的开国大将谭政(原名谭世铭)将军。

世事无常,当谭世瑛赶到武汉时,得知谭政不久前刚离开武汉,无法与之见面。谭世瑛想道:反正自己也很多年没有见到毛主席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到北京找毛主席告状去!

谭政

就这样,谭世瑛孤身一人前往了北京。

当毛主席知道谭世瑛来到北京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命人将他接到了中南海丰泽园进行会面。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同学见面后十分激动,共同回忆了很多往事。

毛主席当时仍然感念当年谭咏春对自己的恩情,直言如果没有谭老师,自己不但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去不了长沙,这辈子说不定就留在韶山冲里教书了。

叙完旧后,谭世瑛讲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开始跟毛主席“诉苦”:自己的两个儿子因为在国民军队当过官被当成反革命给镇压了,他本人也成了反革命家属被公安机关“管制”,现在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难。

之后谭世瑛着重强调:自己妻子和自家老四都入了农会,“管制”结束自己仍然不能加入农会,显然被人“针对”了。不久前自己还患上了眼疾,去武汉找堂弟谭政帮忙,结果对方不在,就到北京找主席来了。

对于谭世瑛的不满言语,毛主席什么也没说,只是认真地听着。等谭世瑛讲完后,毛主席温和地表示这件事情一定会帮你查清楚。

之后毛主席将谭世瑛送到了北京的一家医院治疗眼疾,然后给湘乡县委、第二区区委、石洞乡支部写去了一封信,向他们了解谭世瑛及谭世瑛儿子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很快,毛主席就收到了湘乡方面的回信,得知谭世瑛有4个儿子,大儿子谭可夫在国民党当过营长,参加过反革命组织,后来多次犯下罪行,屡教不改,遂被枪决,二儿子谭吉生解放前不知所踪,三儿子谭斗生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排长,他不但帮着哥哥隐瞒罪行、对抗调查,建国后还犯下了诸多罪行,屡教不改之下判处枪决,四儿子谭可有现在在家里务农。

至于谭世瑛,他在儿子被判处枪决后,跑到政府部门大吵大闹、妨碍公务,遂判处一年管制。

在回信中,湘乡方面详细地列出了谭世瑛两个儿子的罪名及法律依据。

解决问题

谭世瑛在医院治疗期间,一直没有得到毛主席给他“平反”的消息,于是多次给毛主席写信询问事情的进展,结果一直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回复,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些许的怨言。

谭世瑛治疗结束后,于6月4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过几天就要回湘乡了,今特意给毛主席写信告别,并随信附上了一首自己新作的诗词。

这一次,谭世瑛终于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世瑛兄:
六月四日的信及大作一首收到,甚谢!我赞成你于日内返乡。
中共湘乡县委有信(乡支部也有一信)给我,对于你家情况有所说明。据称:你的两个儿子确实有罪,这是因为他们在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的缘故。因此,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该的。你则只有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
你应当在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地把你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这样就可以想开些,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听干部们的话。这样,几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更好些了。
如你认为必要的话,此信可给县区乡负责同志一阅。
祝你平安
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六月八日

毛主席给谭世瑛的信件

谭世瑛看完信后,明白毛主席已经知道了自己儿子所犯的事情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给自己“平反”了,不由得感到有些失落。不过转念一想,毛主席在信中所说的“没有其他罪行,有必要的话可以将此信拿给县区乡负责同志一阅”让他明白,自己“入农会”的事应该是没问题了,再加上毛主席为了自己专门给湘乡地方同志写信询问情况,还帮自己治了眼睛,也已经仁至义尽了。

于是,谭世瑛就这么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毛主席在“谭世瑛告状”事件中,体现了他老人家做人做事的原则,顾念情谊,但不为情所动,亲自过问,彰显伟人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