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情况很常见。

结合我自己的办案经验和相关理论浅述。‍‍‍‍‍‍‍‍‍‍

到检察院不得不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一旦嫌疑人认可建议量刑并签字确认,到了法院,原则上不会更改量刑,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案件,都会依照检察院建议量刑判了。

你以为自己在法院时提出希望判缓,人家就会理你了?可能会让你失望了。

如果不信,看最高检的数据。‍‍‍

2020年,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接近95%;一审服判率超过95%,高出其他刑事案件21.7个百分点(即非认罪认罚案件一审服判率为73.3%)。

2021年,检察环节认罪认罚适用率超过85%;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97%;一审服判率96.5%,高出其他刑事案件22个百分点(即非认罪认罚案件一审服判率为74.5%)。

2022年,检察环节适用认罪认罚率已超过90%。量刑建议采纳率98.3%;一审服判率97%,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29.5个百分点(即非认罪认罚案件一审服判率为67.5%)。

2023年,超过90%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94%,一审服判率96.8%,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36个百分点(即非认罪认罚案件一审服判率为60.8%)。

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的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以来,绝大多数刑事案件适用了认罪认罚制度,且适用认罪认罚制度的案件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被审判机关采纳率极高。该类案件一审服判率近几年也均在95%以上(也就是说上诉率低于5%)。

一方面是越来越普遍适用的认罪认罚制度,另一方面是一旦适用认罪认罚制度,则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几乎可以等同于最终的裁判结果。

认罪认罚后,一般来说不能更改量刑,但仍有例外,我根据理论及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最少包括以下情形:

(一)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

(四)认罪认罚的事实认定有误且影响到案件公正审判;

(五)起诉指控的罪名有问题;

(六)遗漏对嫌疑人有利的量刑情节;

(七)在签署认罪认罚后出现新的有利量刑情节;

(八)其他严重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举例说明。

第一个案件,最近办理一个盗窃案,检察院签署第一次认罪认罚,建议量刑二年四个月,开完庭后重新调整了量刑建议,写本文当天签署了第二次认罪认罚,建议量刑一年八个月。‍‍‍‍‍‍‍‍‍‍‍‍‍‍‍

更改的原因是在签署认罪认罚后出现新的有利量刑情节。‍‍‍‍‍‍‍

第二个案件,一起贩毒案,值班律师见证下,认罪认罚建议量刑一年三个月。‍‍‍

后我介入后发现,检察机关遗漏了贩毒未遂、自首两个情节,把有关意见提出来后予以采纳,第二次签署认罪认罚,建议量刑七个月。‍‍‍‍‍‍‍‍‍‍‍

更改的原因是遗漏对嫌疑人有利的情节。‍

因此,不能说签了认罪认罚就没有调整的机会,关键是能不能找到新的有利事实和量刑情节。如果没有,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不是有新的有利情节出现,就一定判缓呢?也不一定。

判缓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比如,我办的一起盗窃案,盗窃金额接近三万,检察院给的建议量刑一年多。看上去判的不重,当事人也认可。

外行或不了解案情的人估计思考,既然检察院建议量刑这么轻,到法院肯定是可以判缓的。是不是这样呢?

不是。这个案件嫌疑人盗窃了六次,不可能判缓。

总结:

判断能不能判缓需要看三步:‍‍‍‍‍‍‍‍‍

第一步:是否签署认罪认罚,而认罪认罚是否建议缓?‍‍‍‍

第二步:若没有,得判断自己有无新的有利情节使得检察机关重新调整量刑。‍‍‍‍‍‍‍‍‍

第三步:能够调整,案件符合缓刑的条件吗?

我上面举的两个例子就很明显嘛,均符合前两步,可惜不符合第三步。‍‍

刑事案件,遇到靠谱的咨询很关键。

作者:律所主任,贵阳律师,省市律协刑专委委员。擅长刑事案件辩护,百余件刑案办理经验,无罪案例、缓刑、取保等案例多起。欢迎同行交流合作,15599189933。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