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如果北京车展早一个月开,上海那家友商应该就不会想和小米“pk”了。

偌大的展厅,都装不下想来看雷总的人,摩肩接踵、手机高举,左边的观众、右边的观众、前面的观众,就像演唱会一般。甚至对面的极越展台,也幸运地享受到了小米展台的人流外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车展最耀眼的还不是雷总,而是周老板。虽然不造车,但依靠着多次对车的评论,也已经成为车圈的焦点,一批车厂送车请周老板体验。点评的犀利,令人不禁地想到多年前点评、打分的“留几手”。

不过,在雷总出现的车展上,仅靠会评论肯定是不够的。要成为车圈顶流,不是站在展台上、也不是出现在直播间,而是“坐在车顶上”,实打实的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也立刻成为了当日热门话题。可谓是,车顶的流量魅力,谁爬谁知道。

周老板短短几日就完成了车圈测评人十几年、甚至都达不到的地位。无论是AI火的时候到处演讲,还是现在为了直播而爬车,这么拼的周老板仿佛在应验他本家的一句话:

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热度),我一定要夺回来。

当然,当顶流也是有代价的。

就像“二环十三郎”陈震因为对小米SU7的测评,招来一片怼骂。甚至数码博主都下场和他来了一场直播对垒。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数码博主准备不足,导致对垒呈现了一边倒的状况。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数码博主继续直播汽车测评。

搞汽车测评的越来越多,涉足汽车圈的大佬也越来越多,比拼、互怼的也越来越多,这个现象和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突破50%的数据,遥相呼应。

但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利润转化的艰难、以及股价过山车的波动。

蔚来在享受完行业beta后,留下了一个66.99的“对子顶”,股价一路下滑,和当年去合肥求援时相比,也并不太远。

理想经历了“为CEO造了一辆车”(其股东评价)的探索后,股价也破发了。

小鹏,离历史最低价也是一步之遥,大众合作时的利好,怎么就变成了套牢。

新势力的势减,和小米销量很好的势头,不禁令人去想:

新势力造车的都白造了?

股价表现怎么就像没造过车一样?

小米怎么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真把车造出来了,而且还成为了车圈焦点?

电动车行业难道真有“后发优势”?

简单来说,电动车企就是造车、卖车两个业务。在造车端,和燃油时代攻坚发动机相比,难度降低不少。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如今也已经是成熟技术,可以完全外采,也可以参与一部分然后强调自研。而有壁垒的自动驾驶,目前也只是销售方面的锦上添花,而且如果愿意、要求不高的话,也可以外采。

因此,生产端壁垒逐渐降低后,销售端越来越见高低。

特斯拉开启的直销模式,打破了传统依靠4S店的模式,与之对应的是,卖车,从传统的“消费者找车”,变成了“车找消费者”。

所以,在线下的变化是,电动车专卖店出现在了高端商场。而更大的变化是,通过线上流量,找到目标人群,锁定小定、大定,继而转化为订单。

线上销售的重要性提升,也是新势力当年敢从互联网切进来造车的底气之一。而电动车的销售问题也就简化为了:流量。

尤其短视频加速发展的这几年,算法渴望话题,也会放大话题。因此,对车企而言,很多时候,激发消费者的感性,比提升参数的理性更重要。

于是,被写成爽文又辟谣的雷总,自带流量卖小米。因着AI而再次火起来的周总,不带货AI,而是被各大车企追着测评。甚至不少车企的老帅们,也不得不出现在直播间,接受网友们的赞美和批判。

这一波生成式AI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算法的突破“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注意力才是你要关注的。

放到车圈来说,就是:制造流量,就是,创造销量。

所以,电动车领域,也并没有那么强的后发优势。能造出车的玩家,也许还有;但能卖出车的玩家,可能不多了。

但不得不说,新势力的探索是有价值的。能造出车就很不容易了。就像今天,贾跃亭也在海外发布视频称,造车成功并且还债之日就是回国之时。

这话听起来就像以男足夺冠为允诺的段子一样。贾总在车圈其实是有优势的,毕竟也是“出海的流量包”。如果真想造车成功,不妨和雷总通个远洋电话。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