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大体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然而,这些民族的划分并非自古以来就固定不变。实际上,是经过历史的发展,以及后来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和考察,才最终确定了这些民族的划分。

在古代,关于民族的称谓和划分,文献中多有所涉及,最开始就是以历代中原王朝的发展为中心,笼统的就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等来划分,具体到某一个区域,再细分各个分支。

其实,“蛮、狄、夷、戎”这些称谓的意思,本来只是一种地理方位的意义,可以说是东,南,西,北的方位代称,但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蛮、狄、夷、戎”逐渐演变成对生活在周边区域特定人群的代称,也是最早的民族成份划分,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这“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就带上了一定的蔑视意味。

说白了,就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区域人群对周边文明程度较低的人群的一种标签称谓。

由于幅原辽阔,各地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一样,造成各地的文明程度,文化水平的差异极大,这种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交流语言、生活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以,在历代中原王朝的文献中,对少数民族并不是很友好,对他们的称谓常常带有“犭”字旁。

如在广西地界,以前统属于“南蛮”,是“蛮地”,地方文献中,就记载有很多“南蛮”族群的具体分支,如的“猺、獞、獠、狼、狑、狪、山子、蜑、犽”等字眼,这样都是用来描述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样的人为阶层的划分,社会地位的划分,因此在历史也引发出了不少的战争,就如明代的二百余年,广西地界的“猺、獞”起义就几乎没有中断过,如八寨起义,大藤峡起义等等,使得明朝廷连年在广西地界用兵。

直到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相对提高。

为了地方的发展,加强地方管理,不少学者开始提出改变,为了消除对少数民族称谓中的贬低和歧视意味,应该取消带有“犭”字旁的族群划分名称。大多数改为“亻”旁,如“傜,俚,僚,俍,侗”等等。

同时全国性的,积极开展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情,地情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像1928年就有学者组织深进入到大瑶山区,对区域瑶族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了一份关于瑶族的调查报告——《采集广西瑶山报告》。

可以说,《采集广西瑶山报告》不仅是广西瑶族研究的重要起点,也是瑶族族研究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这份调查报告以及全国多个地区开展的活动,不仅推动了对少数民族称谓的改革,更为后来的民族研究和认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