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剑是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最独具气节的兵器,也被称为“百兵之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出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科技和造剑技术的不同,每个时期都有其符合不同历史时期特征的剑。

我国古代剑最早出现的时期是在青铜器时期,因此剑是由青铜材质打造,也被称为青铜剑。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制铁技术的发展,青铜剑逐渐被铁剑所取代。

这不仅是中国造剑的沿革和发展,也反映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辉煌成绩。在近代我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制钢工艺,并逐渐运用到造剑业中,打造出材质更好的纯钢剑。

从古代到近代我国剑材质从青铜剑到铁剑再到纯钢剑不断发展,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属于剑的历史“生命线”

剑在我国最早的记载在《史记·黄帝本纪》中,也就是轩辕黄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剑。

而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也有记载在黄帝和蚩尤对战的时期双方已开始大量的制作剑作为兵器,这一时期的剑还没有完整的形状。

而到了殷商时期,剑的形状基本被统一为柳叶状,材质统一为青铜制,青铜剑成为早期我国剑的主要材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制剑工艺有了一定的发展,剑也成为打仗中主要的直接对攻的武器。

制剑工艺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这一时期制剑不仅是为了打仗,更多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喜欢制作精致的剑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很多名剑被打造而出。

秦汉时期的武术中剑术开始完善和发展,在对战和格斗中武者开始使用剑,因此,这一时期的制剑更多的是遵循剑术的发展制作出更加适合施展剑术的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到西汉时期,剑的形状又有了变化,剑刃成平直的形状,剑锋的夹角变得更大。西汉后期,在剑逐渐被更合适的刀所代替,刀成为主流的打仗兵器,剑已不再是军队的主流装备。而在晋朝之后出现了各种长兵器,剑作为兵器逐渐被淘汰。

之后的剑存在的形式多是以配饰出现,在《晋书》中有记载,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

铁剑的出现在汉代时期,随着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剑相比青铜剑更实用和便捷,铁制剑可以打造成两侧和剑尖都带刃的形状,提高剑的威力,同时铁制剑不需要较厚的厚度依然能保持硬度,也能够制作出剑鞘方便佩戴,因此青铜剑逐渐被铁剑取代。

到了隋唐时期剑更多的是以配饰的形式出现,不同阶层的人佩戴不同制作工艺的剑,也是身份的象征。

例如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

有明确的品级划分。武者通过佩剑展示雄风和威严,而文人也会通过佩剑抒发凌云壮志和英姿。唐宋时期舞蹈盛行,剑也被运用到舞蹈中出现了舞剑。

到了明清时期,剑已经成为皇帝御用的间接利器,剑已经成为身份高贵的象征。而到了近代,炼钢技术逐渐取代了炼铁技术,剑的材质也再次发生了变化,纯钢剑出现使剑的材质更刚硬,外观更精致。

而到了现代,剑的打造更多的是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用于装饰和收藏,剑的材质也多以纯钢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铜剑贯穿半部华夏史

青铜剑的出现可以从出土文物和历史记载中能够考证出商代出现的青铜剑就应该是我国古代剑的起源。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领域发现了商代晚期的人头铜纹剑,长度为25.3厘米,这也是我国被发现的历史最久的青铜剑,至今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但是出土额度商代青铜剑很少,而较早年代出土的青铜器多属于西周时期,而且青铜剑的形状和样式各不相同,可见早起青铜剑并没有统一的制作标准。

各地区的铸剑工艺都具有各地区或各民族的特征。

早期的青铜剑的长度都是在20-45 厘米之间,除去剑柄后的剑刃不会超过 20 厘米。这一时期的打仗以战车为主,只有在双方的士兵交战在一起以后才会使用青铜剑,这种情况下较短的兵器才能起到作用。

而且早期的青铜铸剑工艺的韧度和硬度一般,也没有制作青铜长剑的能力。这一时期的青铜剑多是模仿矛头制作,为今后青铜剑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青铜剑的兴起是在西周以后,铸剑的样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并且针对各个部位也有了具体的名称和规定。

这一时期的青铜剑多是锥脊状,青铜剑长度较短,不适合劈砍,只适合前刺使用,并对青铜剑的用法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随着青铜铸剑工艺的发展,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更好,造剑的场地也逐渐变长。

青铜剑的剑体上开始出现各地域各民族特色的图案,例如茎端的马头、兽头,剑鞘上的蛇牛图案,植物图案等。

但是随着剑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剑的长度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青铜剑的质量差、长度短、重量大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

钢铁剑兼顾审美和性能

制铁工艺的发展可以铸造出长度更长、韧性更高硬度更大、重量更轻的剑,而战争中战车逐渐没落步兵开始成为战争的主要力量。

铁剑更符合步兵兵器的要求,用铁制造的剑成为更理想的材料,青铜剑逐渐被铁剑所代替,除材质的差别外,青铜剑和铁剑在长度上有明显的差别。

铁剑的出现对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铁要比青铜更加容易制作,铁剑在制作质量和制作成本都优于青铜剑,使剑在战争更加普及,作用也更加重要。

铁剑的工艺是依靠锻打而成,这与青铜剑的制作有较大的差别,通过不断的锻造将铁中的杂质提炼出来,提高铁的质量。

使铁的分布更加均匀和细化。现如今很多人总是把“铸剑术”“锻剑术”混肴不清,这也是需要区别的地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仅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剑古物,而且也陆续出土了一些铁剑的古物,从中也能了解铁剑的制作技术。

铁剑的锻造方法在铁剑的发展中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铁块直接锻造铁剑。

铁剑产生的初期都是由人工炼制成的铁块,铁块是在较低的稳定下冶炼而成,把铁矿石炼制成所需要的铁块,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提炼出来,而在锻打之前,疏松多孔,因此又被称为海绵铁。

把提炼出的铁块之间开始打造铁剑,这也是最早的制作铁剑的方法。

我国最早出土的铁剑是在西周晚期,由铜和铁制成,铜作为剑柄使用,而剑体由铁块锻制而成。这种锻制铁剑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战国时期,到汉代民间依然运用这种低价的锻制铁剑方式。

第二种是炼铁渗锻制,这种铁剑是以铁块为原材料,首先在炭火中加热,把碳元素渗透到铁块的表面,在进行不断的锻打。

这种锻造技术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我国早期在湖南益阳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剑就是炼钢制品。

这种制作方法通过把渗透了碳火的铁剑进行对折,经过多层次的叠加或对接以后,进行反复的锻打成剑的形状,最后在经过淬火,这种锻造的方式需要不断的锻打。

这种锻造的方法一直沿用到西汉时期,在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墓地中有一长和一短两把铁剑,经过检测以后发现都是由铁块折叠锻造而成。

而且运用的渗碳方法和原材料都没有差别,这种铁剑的质量相比早期的锻造方式的铁剑有明显的提高,材料中的杂质更少,坚硬程度更好,铁剑可以打造的更细和更长,而且厚度也有所降低。

这种制剑的方式锻制的材料的成分更加均衡,杂质更少,相比铁块渗碳炼制的材料质量更好。

而且这一时期的制铁技术开始快速的发展,制铁水平不断提高,也为炒钢提供了更好的原材料,使炒钢的效果更高,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快速的发展。

于是,熟铁或炒钢便成为制剑的新材料。或者以熟铁为原料,经过渗碳叠打钢剑(方法与以块炼铁渗碳锻制相似)。

或者以炒钢为原料,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成剑,种种先进工艺的加持使得汉代以后的剑性能更加优良。

长度也远超此前的青铜剑和铁剑,长度更是能达到一米以上,纤细轻薄的剑身虽然更利于突刺,可是劈砍性能同样优良。

最好的例子就是汉代的八面剑,强度非常可靠,就算砍在铁甲上一般也不会出现弯折,并且造型素雅大方,算是中国剑的审美巅峰了。

结语

剑虽然此前只是一种武器,可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熏陶以后,剑已经有了多层意义,性质优美胜似礼器,性能优良有是很好的兵器。

全球很多文明不约而同都有剑一类的武器出现,足以说明剑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