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87年,中国发布了一条全球追杀令,通缉的对象正是中国安全部门专门负责美国情报工作的总负责人,北美情报司司长,外事局主任俞强生。俞强生的叛逃不仅仅是背信弃义这么简单,竟然还牵扯出一个大人物,他就是一直潜伏在美国长达37年之久的,我国前驻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王牌特工金无怠。

198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突然接到一通来自中国的投诚电话,此人正是俞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强生

对于俞强生,美国中情局并不陌生,这个和他们打了半辈子擂台的老对手,突然投诚,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

对于俞强生的投诚,美国中情局是又惊喜又疑惑。

但接下来俞强生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中情局最后的疑虑。

“我要举报一个中国间谍,他的名字叫金无怠。”

1922年,金无怠诞生于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金无怠

他父亲是生于广东的满族八旗子弟,因此金无怠在广东长大,精通粤语,他自幼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1940年,他考上燕京大学新闻系。

在大学期间,他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动荡的年代,为国家的解放贡献力量。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党员,经过考验后光荣的加入了我党,随后毅然投身于党的隐蔽战线,直接由总理分配任务。

1948年,金无怠以流利的英语和卓越的气质,成功考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担任翻译。

1949年,金无怠又被调派到香港。

当时他的影响力有限,所搜集的情报价值并不显著。

直至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迫切需要精通英语和汉语的人才前往朝鲜,负责对战俘的审讯工作,金无怠无疑是最佳人选。

但是他们并不相信金无怠,美国方面在对他进行监视的同时,设计了一场考验,将他派遣至战俘营,直接审讯被俘的志愿军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金无怠深知这是赢得敌方信任的宝贵机会,绝不能动恻隐之心。

然而,面对志愿军士兵,那充满愤怒的目光,金无怠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他看到了对方眼里闪烁的仇恨,和看汉奸走狗的鄙夷目光,甚至他还亲眼目睹了志愿军士兵遭受残酷折磨的过程。

内心在滴血的他,却不能表露出任何情绪。

他比谁都清楚这样的机会不常有,要想打进美国情报核心部门,牺牲在所难免。

当一名美国士兵将烧红的烙交到他手中时,他瞬间意识到这是一场更深层次的考验。

尽管手中的烙铁令他颤抖不已,但他深知四周的目光都在紧盯着自己,为了能够长期潜伏,他必须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俘营

在内心深处向志愿军士兵致以无声的歉意后,金无怠将烙铁按在了士兵身上,那撕心裂肺的惨叫,让他心如刀绞。

在随后的几天里,金无怠表现得异常冷酷,无论是眼神还是举止,无不露出极致的残忍,甚至连美国也对他的行为感到恐惧。

他们亲眼目睹金无怠残忍对待自己的同胞,将自己的回国之路亲手斩断,但他们不知这只是金无怠的苦肉计。

抵达朝鲜后,他秘密向组织做出了申请,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信任,组织也进行了非常时期,只能使用非常手段的回复。

然而,折磨同胞的痛苦,让金无怠夜不能寐。

他常常在深夜里痛哭,每当闭上双眼,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便在耳边回响。

可事实证明,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不久后,取得美方信任的金无怠成功传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战争情报,严重阻碍了美军在朝鲜的进程。

尤为重要的是,关于战俘遣返的情报。

中美停战协定迟迟无法签署,主要原因是战俘的谈判问题,美军提出的一对一遣返和自愿遣返两个原则,实际上是两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