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进入中电光谷前,刘颖和大多数的90后一样,对于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内心是清晰的,却困于找不到实现的路径。所以她形容自己2019年入职时的状态为“一张白纸”。

5年时光的打磨,在她身上留下了清晰的成长印记。从产业研究和拓展到赋能项目一线再到协同大区管理,她从工程专业起步,练就了一身综合能力,并朝着职业经理人的目标逐步迈进。

作为南方区办公室的1号员工,她见证了这个平台从筹备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大家最常问到刘颖的问题是“你是怎么忙得过来的”,这对“效率至上”的刘颖来说,似乎从没令她发过愁,对她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工作除了充实之外是卓有成效的,我不能是一个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人。”

在中电光谷的日子里,她不停地向时间索要,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逐步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5月,刘颖入职中电光谷产业合作中心,主要配合部门业务拓展并开展城市基础研究及资源链接工作。工作上手后,刘颖自觉有余力想要做新的尝试。在部门领导的推荐下,2020年,刘颖开始配合区域领导做大区管理机制的探索。

不同于一般的职能部门,大区办公室更直接服务于动态目标管理、大区风险管控、区域人才储备等战略目标,行政事务仅是其工作中一环,但事多而琐碎也是常态,刘颖说“效率,其实都是在多头任务处理下总结和磨练出来的”。

刚开始,大区所辖项目只有四五个,刘颖把所有的经营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而后面项目逐渐增多,手动填写数据,再进行分析,就显得不那么便利了。“标准化的东西也不能一劳永逸”,刘颖开始寻求更高效的解决办法,看数据管理相关的公众号,购买数据可视化课程。经过学习尝试,刘颖构建了更为复杂的财务模型,在新的表格里,只需要动态更新数据,相关可视化分析即可显现。

▲ 经营数据分析

刘颖笑称自己可能是个“表格达人”,这不意味着对于制作技巧有多精通,而是她习惯用表格解决问题。

表格的背后,是逻辑先行的思维方式。一些常规会议和活动,前期组织、现场筹备、会场协调及会后整理,不仅刘颖一人参与,还要跟部门和多个城市公司协同配合。不同的内容、不固定的人员,让每次对接消耗大量的沟通成本。刘颖便从中总结,哪些是固定工作,可以标准化。即便是报销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她也会将报销流程和提交要求制成指引性文件发给其他人。

▲ 南方区组织业务交流会

更多时候,这些对于琐碎事务的重组梳理,不仅为她赢得了更多时间,也帮助组织行稳致远。

在重庆,中电光谷有三个落地项目,掌握各项目的经营动态对于区域管理尤为重要。但项目节点不同,有的项目核心人员配置不齐,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刘颖便将各公司全年的重点工作分解为一个个核心节点,再拉出核心框架,筹备期、建设期、招商运营期,各阶段做什么一一罗列,比如筹备期需要进行工商注册、资源储备、规划报建等,将各项任务拆解并责任到人。一番操作下来,各项目执行效率显著提高,也更便于管理层实时掌握到关键经营信息。这个表格也在重庆各项目沿用至今,成为区域发展的印记。

目前,南方区已形成多项“标准动作”。过去的一年,南方区召开月度经营会10场,招商专题会11场,拓展专题会6场,区域培训活动6场,办会质量和效率显著。此外,通过南方区办公室发出的产业共享报告超200份,团队还对区域内上千家园区企业信息进行了梳理,使得区域协同进一步深化,产业资源共享平台也有了更具象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南方区组织产业协同会

为什么会成为南方区办公室的1号员工?在刘颖看来是个“意外”的挑战。此前,她并没有与区域领导有过直接工作接触。只是在入职不久的新员工谈话中,表达了自己想要拓展边界的想法。“南方区团队整体比较年轻化,是一支有活力的团队,领导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也会毫不吝啬的分享经验。”这么想来,刘颖觉得在情理之中。

而当她回顾过往经历时,我们发现,这样的“意外”机遇早已有迹可循。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所说,“成功和新发现不能事先计划,它们往往是笨手笨脚、即兴行动的结果。”

办公室对于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刘颖是工程设计专业出身,但在工作中,她从不限于一隅。

集团对新项目投资都需要内部过会,投资计划书是其中的评审重点。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个板块的专业知识。对于刘颖而言,做这项工作最难的环节在于工程设计和财务测算。

工程设计有专业基础支撑,她便重点加强财务测算的能力。在此前的投资拓展中,她基本掌握了基础表格的框架梳理和其中的逻辑勾兑。但到了中电光谷,她发现这里对财务测算的要求复杂得多,所在部门也只有一个人能完整的做下来,这反而激发了她的兴趣,想要更深地学习,便配合同事边做边学。

▲ 工作中的刘颖

后来她调到长沙公司,之前都是打辅助的她不得不独立开展这项工作。此前不计回报的投入,让她更加从容。但事事求完美的她,依然在长沙度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当时就很固执,觉得一定要通过严谨的测算去做出准确的分析。”

当这种执着影响了效率,领导也提醒她,掌握底层逻辑,快速研判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才是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不要陷在细节里,更不要单线作战。刘颖逐渐明白,集团的体系化能力才是支撑项目投资计划的重点,她要做的就是把各项专业能力整合起来,形成决策参考。

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完美主义,反而能完成更多重要的事情。后来,在对接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新项目时,团队的分工和体系更加清晰,形成方案和决策也更加迅速。

主动学习,拓展边界,刘颖总想跑的再快一点。在长沙的那段日子,每天无论工作到几点,她都会跑上几公里,享受带着思绪随风奔跑的时刻。长跑没有捷径,工作中没有也没有那么多灵光一现的瞬间。这些层出不穷的困难,需要一点决心去克服。

进入公司以来,尽管经历了多次身份转变,刘颖始终将投资拓展作为自己的主线。

齐刘海、少女脸的她,是怎么开展拓展工作的,不免让人疑惑。“刚开始,我会刻意穿着老成,尽量打扮的让人‘放心’。”但内心是不自信的,她明白,真正能赢得尊重是人的专业和能力,而这渗透在与客户相处的言谈举止中。

投资拓展一般以接待和座谈的形式开始,现场发言以领导为主,刘颖往往是后排拿着纸笔,竖起耳朵的记录者。但随着接触的客户增多,个人协同对接程度的提高,有时候她会被点名去讲解集团PPT、视频等,但自己对效果是不满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参加会议时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点名”,她尝试在每一场参与的会议中作“预准备”——假设这场会议需要她发言,她会怎么说。被问及背后的原因时,她说,“面对客户,要时刻保证自己的专业性。如果我的认知高度能打动人,那么在客户眼中不会觉得你是年轻人怎么样,而是会看到你背后的职业。”

随着积累的增多,刘颖也慢慢从一个跟在领导身后的人,到现在带领团队走出去,独立和客户对话。过去的一年,她参与的拓展项目有20多个,包含前期谈判、资方对接、产业研究、资源拓展等众多事项。

很多项目还在沟通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挑战和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拓展其实是长跑,我知道终点长什么样子,但不知道还要跑多久。”尽管如此,在这场长途拉练中,她底气十足,一方面刻意训练带来的专业成长增强了信心,另一方面,当她需要支持的时候,身后有团队。

▲ 出差时与团队讨论方案

“无边界的协同,24小时的及时响应,面对未知时的挑战精神,”这是刘颖对于团队的印象,也是因为置身于这样的集体,她可以自信的说出,“无论大事小事,领导交办的工作到我们这里,至少可以安心的等结果。”

工作之余,刘颖喜欢打篮球,这种反差感不免让人意外。但时间慷概,追求什么、热爱什么本就没有设限。努力奔跑的人,也是希望能赶到自己最期待的未来里去。

作者 / 张灵芝

责编 / 张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