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有很多谣言和误解需要破除和澄清,比如“宋四家之一的‘蔡’是蔡京”“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明清书法家不值得学”等。前两条已经有很多人详细讲解过,但“明清无大师”这一观点至今大行其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梳理书法脉络,就会发现明朝是继晋、唐之后有一草书盛世,而清朝更是书法五体与碑学全面复兴的时期。这两朝书法家广收前辈们的笔法,融合为一、化为己用,因此出了不少称得上“集大成者”的名家。

草书有徐渭、篆书有钱坫、隶书有邓石如、楷书有文徵明,而将行书写到新高度,将“唯美之风”发挥到极致的,当属梁诗正了。梁诗正,字养仲,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于钱塘(今杭州)。梁家书香门第,其祖父、父亲均是远近闻名的书画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诗正自幼博览群书,临摹家中所藏碑帖,还与友人组建诗社,时人称其为“才子”。雍正八年(1730年),梁诗正高中探花。乾隆登基后,因他善书画文辞加以重用,数年间先后担任户部、兵部、工部尚书,还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担任众皇子的老师,妥妥的官居一品。

乾隆一朝书法名家辈出,而梁诗正是唯一一位为皇帝代笔的大臣,足见其书艺之高。像《富春山居图》《快雪时晴帖》这样的“绝世珍宝”,乾隆也让梁诗正在上面题跋。据史料记载,梁每次书写,乾隆都为他铺纸、拽纸,这样的待遇其他人都没有获得过。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就学过他的字,如果将“启功体”与“梁体”对照,就能发现诸多相似之处。学界将梁诗正成为“清代的赵孟頫”,是因为两人有三大相似之处:首先,两人都精研晋唐诸家笔法,得古人真传;其次,两人书风都以妍美圆熟著称,将汉字之美尽数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相似之处就是赵、梁的作品都非常适合初学者,他们的字既有严谨细腻的法度,精到清晰的笔画,又省去了过多繁琐的处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平衡,将他们的作品临摹通透再去学其他古人,会豁然开朗。

梁诗正传世行楷书较多,《论画诗》尤为精妙。此作取法于褚遂良、欧阳询、李邕、赵孟頫、董其昌诸家,逆锋起笔,回锋、蓄力、衄挫痕迹明显,行笔以中锋为主,笔画遒劲爽利、婀娜有致,折笔、翻笔处理自然。结字舒展开阔、左右开张,颇有褚、李风采,而在点画呼应、用墨清淡上,则取赵、董书风。

这部《论画诗》细腻工致,法度严谨而气韵雅致,是我们学习行楷书的不二之选。

而今,我们将梁诗正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2色微喷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还在原文旁添加释文一一对应,并制成一款经折装。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