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9月。

鲁国国君鲁昭公跟鲁三桓的季孙氏火拼,但是架不住三桓三家力量的合力,火拼失败后的鲁昭公流亡来了齐国,齐景公特意攻克鲁国城邑东郓(山东临沂沂水一带),将东郓作为鲁昭公的临时居所。鲁国东郓,紧邻齐国南部边境,齐国的军事重镇东阳(潍坊临朐一带)距离东郓急行军大约一天的车程,照应起来很是方便。

这一年,在鲁国创办私立学校很有名的孔子,也先后时间来到了齐国。孔子已经是天下名士了,对于名士,晏婴都怀有结交的意愿,晏婴便主动结交孔子,与孔子探讨时政和天下趋势。晏婴活跃于齐国政坛的年代里,天下名士辈出,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吴国的季札,晏婴跟他们都有过交集和互动。

孔子在与晏婴的交往中,开门见山地希望晏婴为他引荐给齐景公,看看能不能施展他毕生的从政理想和治国理念。晏婴判断孔子的执政理念缺乏落地性,就将孔子引荐给了齐国上卿高氏家族的家主高张,孔子便做了高氏一族的家臣。家臣,是春秋的职业经理人阶层,相当于私营业主聘用的总经理。晏婴的本意是让孔子先有从事打理社会生产的社会实践,拥有了基层社会工作的具体经验后,根据孔子的业绩情况再判断怎么引荐给齐景公。

这一年晏婴60多岁,齐景公差不多50岁,孔子大约35岁左右。

孔子想要施展抱负的意愿太急切了,估计在高氏担任家臣期间,不断地跟上卿高张宣扬他的治国理念,并且表达想做齐国公臣的强烈愿望。高张便将孔子引荐给了齐景公,齐景公也接见了孔子,晏婴当然也是在场的。

齐景公内心的需求是取代晋国称霸中原,让齐国成为中原的盟主之国,这一诉求其实就是战国年代纵横家纵横于列国之间的“霸道理论”体系;而晏婴辅佐齐景公推行的大约是王道,但是孔子希望推行的治理理念却是克己复礼的仁政天道,与齐景公的渴求相去更远。

齐景公也想博取天下士人的好感,如果重用孔子那么就能够博得自己善待并重用贤明的好名声。于是齐景公就跟晏婴各种探讨,怎么用孔子。晏婴当即便揣摩出了齐景公不想做坏人的意思,晏婴心想那么就让自己来承担这个拒绝聘用孔子的坏名声吧。

晏婴首先反对齐景公任用孔子做齐国卿士的意见,反对的理由便是道不同不相不谋,治国的理念不吻合齐国的实际需求,观点主张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样是无法在一起合作的。

齐景公还想着赐予孔子一块采邑,先让孔子留在齐国再说。晏婴还是表示了反对的意见,认为齐国有了一个田氏家族已经够让齐国头大的了,再多加一个孔子和他的学生群体,到时尾大不掉,不要去做养虎为患的事情。

由于晏婴极力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孔子在高氏的家臣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因为高张也开始不太待见孔子了,不久之后孔子就离开齐国。孔子并没有因此与晏婴结下怨念,只是强扭的瓜不甜吧,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04

公元前562年,齐灵公将长女孟姜嫁给了田氏第五代的田无宇,这一年田无宇33岁了。

田无宇出生公元前595年前后,齐灵公发动国高之变后,鲍氏的家主变成是鲍国,鲍国出任齐国国相,鲍国出任齐国国相后,就将自家的妹妹鲍姒先嫁给了田无宇,田无宇与鲍姒生下儿子田开。

田无宇娶孟姜后,又生下一儿子田乞,田乞与田开相差大约十岁。田无宇为了立哪一个儿子做田氏的少家主可是伤透了脑筋,直到田、鲍两家联手放倒了栾高二惠,田无宇无疾而终,临终前有遗言给孟姜,让妻子孟姜去找齐景公,由齐景公出面主持册立田乞做了田氏家族的家主,困扰田无宇近三十年的心结终于得到完美的解决。

到了田无宇这一代,田氏家族人才济济,先后有田氏小宗的田穰苴、田书担任过齐国军队的主帅,但很快又被边缘化了,倒是田乞的堂兄田开一直任职齐国中军,从军司马、旅大夫做到了中军佐,并且在征伐徐国的战役中立下了战功。

田开在齐徐蒲隧会战中,与公孙捷、公冶子结下了生死之交,在齐国军队中也有了一定的号召力,加上田开妻子子尾氏的挑唆,田开就有了想进一步拓展职场空间的渴求。

鲁昭公流亡齐国,齐景公为鲁昭公攻克了鲁邑东郓,作为鲁昭公临时客居的居所。次年,公元前516年夏,齐景公发兵鲁国,计划助鲁昭公复位,鲁三桓孟孙氏封地成邑的邑臣公孙朝向鲁国执政卿季平子献计,用成邑作诱饵,引诱齐军来接收成邑,然后狠狠教训一番齐国大军。季平子同意了成邑大夫公孙朝的诈降计,而齐国大军的主将田开、公孙捷贪功心切,轻信了成邑大夫公孙朝,率领齐国大军开拔进入鲁地成邑。成邑,山东泰安宁阳一带。

田开率领的齐军在炊鼻与设伏的鲁国军队遭遇了,由于田开和公孙捷的勇猛善战,还是击退了鲁军的伏兵,冲出鲁军的包围圈,奔路狂奔500华里,撤回到齐国境内。田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揽炊鼻之役为自己的战功,并对没有得到封赏耿耿于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景公也是非常懊恼,晏婴便设下了一场宴席,说是准备论功行赏,席间请来了田开、公孙捷、公冶子等三位将领。

等到三位将军酒意上头了,晏婴端上一水果盘,上面只有两颗大桃子,晏婴说了,论功行赏的事情一会再确定,现在这仅有的两颗桃子,三位将军看看谁能说出一件值得炫耀的军功谁就能吃桃子。

田开率先开口了,说了自己在征伐徐国蒲隧会战的勇猛表现,晏婴认为可以获得一颗桃子;紧接着公孙捷跟着开口了,说了自己在炊鼻之役中一箭射穿鲁军将领的表现,晏婴认为也可以得到一颗桃子的奖赏;最后公冶子也开口了,说了蒲隧之战和炊鼻之战分别救过田开和公孙捷的壮举,其实公冶子才是有资本炫耀的,但是桃子已经没有了。

公冶子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酒劲一上头,拉出佩剑,往自己的脖子一抹,说是只有这样自己心理才会平衡;受到刺激的田开、公孙捷感觉对不起战友,也感觉自己抢桃子炫耀的举动侮辱了公冶子,二人也都各自掏出自家的佩剑,抹向各自的脖子,彻底与世无争了。

晏婴的激将法,不费气力地为齐景公去除了心病,“二桃杀三士”算是史上最早的鸿门宴吧,自此开启了用饭局来解决棘手问题的先河,晏婴是一个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