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近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3年的26393例下降到2022年的11108例,降幅达到58%。

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为例,目前,我国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在95%以上,不仅监测率很高,他们的剂量也显著降低,2022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较2000年下降的70%,人均年有效剂量下降到了国家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5%,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保障工作。

虽然我国近十年职业病防治的成果颇丰,但我国仍有许多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职业病管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还存在超标现象普遍的问题,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健康检查的比例还比较低,导致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中国职业病发病的真实现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职业健康监管当然也不例外。

职业病防治工作事关亿万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及其家庭的幸福安康,从2003年开始,国家将每年4月最后一周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提醒我们关注职业病防治、守护劳动者健康权益,重视职业健康管理。

目前的职业健康监管还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对照“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建设要求,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进程还比较缓慢,各地数字化监管进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是全国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分布广泛,涉及职工人数众多,执法人员和职业健康专业力量仍有不足,监管存在盲区。

三是随着工业技术的提升,传统和新型职业健康问题交织,职业健康工作正面临着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的“双重压力”的境遇。

新技术:数字赋能,强化在线监测

以往职业卫生监管基层重在监督,监测能力较弱,随着疾控机构改革,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责移交疾控局,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队伍建设都会得到更多政策倾斜、财政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目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管存在效率低、数据滞后等弊病,争上游科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自主研发了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系统。

系统能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等)进行实时监测,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噪声大小等信息。若某个岗位粉尘浓度或噪声超标,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好劳动者身体健康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系统将以往企业被动上传职业病危害因素报告转变成在线实时报告,监管部门可及时、动态、准确地掌握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督促用工单位及时采取职业病防护和监督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

新管理:靶向发力,分类监督智慧监管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关于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要求,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开展全国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争上游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是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智慧辅助工具,平台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建立符合标准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分级分类自查表,有效提升用人单位自查自报工作的效率,减少错报漏报,完善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接触岗位管理到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实时将相关分级分类信息报送监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平台给用人单位推送职业病防治相关预警信息,实现监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管理。同时根据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估结果报告,监管部门可以建立分类监督执法档案,对企业进行量化评分,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将有限的执法力量用在“刀刃”上,也能推动企业持续排风险、补短板、强弱项。

争上游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由监管平台、企业端、检测机构端和体检机构端四部分组成,包含系统管理、检测报告、检测机构、线上在线培训等功能,紧扣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等关键环节,推动职业卫生监管转型升级。

监管平台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被监督单位、第三方机构、考试培训、与自查管理等模块,全面掌握区域职业卫生监管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现状评价、自查任务上报、培训宣传、临期预警等模块,主要提供给用人单位进行本单位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相关情况的自查自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人单位在填报数据的同时也是在对自身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问题排查,有利于切实降低员工职业病危害风险,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同时根据系统预警的风险信息,及时改正“不符合”项目,有助企业长远可持续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测机构端主要提供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按照要求进行填写检测记录,上报职业卫生检测相关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检机构端主要提供给第三方体检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与职业病诊断机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上传第三方体检报告,并就不合格数据进行填报。

新模式:提质增效,创新“互联网+监管”

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是解决基层职业健康监督力量不足的重要举措,争上游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和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系统将“互联网+”技术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让执法人员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全时段、全行业、全环节监管,极大提高了监管执法的工作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数据跑”代“人工跑”,监管部门以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对较好企业优先“非现场监管”,对较差的企业继续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形成监管压力梯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病防治任重道远,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互联网+”的出现,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争上游科技将继续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拓展职业卫生在线监管系列产品,帮助监管部门更好掌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相关数据,实现职业健康监管的精准执法,维护好劳动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