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作,如同他的性格一样,豪放不羁,飘逸洒脱,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在他的众多诗作中,《上阳台帖》无疑是一部独特的作品。而且,它还是目前所知李白留世的唯一书法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阳台帖》是李白在河南济源而作。作为李白传世的唯一墨宝,此作品在中国书法艺术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一级甲等”文物,被誉为国宝。
天宝三年(744年),44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至东都洛阳,遇杜甫,两人共渡黄河,同游王屋山。在阳台观,李白见到已逝故交司马承祯所作的山水壁画,有感而作《上阳台》诗。该诗写道:诗曰:“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短短数语中,“山高水长,物象千万”是夸赞了司马承祯画中山水之景象,“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是赞誉司马承祯作画用笔之高妙。

《上阳台帖》先后被多人收藏,手卷有题跋8人共10处,以从右至左的顺序,如下:
前隔水引首有北宋宋徽宗赵佶的题跋(正文右上方),以瘦金体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

紧接帖后(正文左侧)的是乾隆的隔水题跋: “太白此帖语文集所不载,宋徽宗跋乘兴踏月云云,别是一帖,见于《宣和书谱》,盖泛论白书,非专指是帖也。 观其笔气豪逸,非他人所能赝托,张晏以下诸跋,亦皆可据 其为青莲遗墨不妄耳。”

宋徽宗赵佶在后隔水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名收藏家、官至御史中丞张晏在卷尾跋:“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当时沉香亭待醉,高力士脱靴,宜矣。时大德九年岁在乙巳正月廿五日,集贤学士张晏敬书。”

文学家、理学家、书画家杜本题:“唐人无不能书者,盖有其源流耳。尝闻赵文敏公之言,以谓赋诗作文及书与画,无不用工。至于名世传后,则各有其品。太白之书何如长史,然豪雄浑壮,固不异也。杜本观。”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欧阳玄称赞道:“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王馀庆题:“至正丁亥正月乙卯,金华王馀庆获观于同里陈达氏京师寓舍观志之斋。”元末明初史学家、文学家危素题:“明日东阳童梓良仲携此卷过余金台坊寓舍,获观之。想其飘然有凌云之思也。”驺鲁题:“丰城驺鲁观于危太史家。”

该作品之所以得多人热捧,除了内容符合李白一贯作风外,在书法上也是世间罕见。其点画上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字字草法精熟、笔画浑厚、方圆结合、爽朗挺拔,侧锋起笔,中锋按压行笔,自然加速收笔出锋,点画形态、轻重提按皆运笔由心。如起手的“山”字,竖画以侧锋撇出,竖折及相连的短竖呈横的形态,笔画浓重简洁。“高”“万”“白”等字,转折处笔画多外拓,字内空间宽博。

其结体字字饱满、磊落大方,参差跌宕,开张有致,体态或宽博典雅、豪气雄健,或平正含蓄、自然天真。

其章法上布局疏密得当,节奏鲜明,张弛有度。“山高”两字,犹如空中坠石,体现出一种险疾之势。“老”“清”“台”三个粗笔大字,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居中的审美三角,将各行联系为一个整体。“壮何穷”三个小字则笔画筋连,夹藏于三个大字之间。此六字大小错落有致,犹如扶老携幼、顾盼有情,妙不可言。落款的“太白”二字,“太”下点与“白”上点并排斜下,“白”中两横划为两点并排斜上,与上两点呼应,也颇有谐趣。

其在墨法上挥洒有力,变幻无穷。开篇以两个字“山高”提笔,用浓墨勾勒出山峰的形态。接着转动毛笔笔尖,用先秦时期的两个篆字作为引文,将其用墨迹书写在纸上,尽全力一气呵成,来回反复。在速度紧迫的时刻突然行笔,到关键之处用特殊手法来制止劲锋。再次引用二三、甚至千万不同的字句,映射左右,两笔相交之处,明显留下二次痕迹作为结尾,完成了入字。然后再次迅速提起笔,迅速离开。在转折的角落处,篆法稍显隐晦。

《上阳台帖》在宋徽宗时被收入宣和内府,后来依次在南宋赵孟坚、南宋贾似道、元代张晏、明代项元汴、清代盐商江孟明、清代梁清标和清代安岐手中辗转流传,清乾隆年间再次被收入内府。

清末民初,该帖又从宫中流出,落入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1937年,著名文史家、收藏家张伯驹获悉《上阳台帖》可能会流落海外,于是高价将其收购。张伯驹知道毛泽东酷爱书法,特别喜欢诗人“三李” 的书法,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作品,于是在1952年,张伯驹托人将该帖赠与毛泽东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将其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