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占点小便宜的心理,认为占了小便宜对自己有利,甚至可以不断积攒小便宜,获得很大的利益。其实,占小便宜的心理大多数人都有,只是人们没有发现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人都不是权贵,都是普通人,收入有限,购买力有限。买东西的时候,人们要看价格,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不能像权贵一样,不看价格,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普通人买菜,要看价格差距,超市里的一斤胡萝卜要一块五,而路边摊贩的胡萝卜一斤只卖到一块钱。经过一番对比之后,人们大多都会选择在路边小摊买胡萝卜。买青菜、土豆、西红柿也是如此,都要看价格。过日子要讲究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不能胡乱购买,以免时间长了钱财方面耗不起。买了一块钱一斤的胡萝卜,就算是占了便宜,买了很便宜的其他地摊货,也算是占了便宜。有了这种心理,商家就会琢磨人们。

商家及时推出了山寨产品,价廉物不美。人们只是看价格,却总不能在购买的现场把商品拆开看看,不能把冰箱、空调、手机等拆开看看,也不能把汽车、摩托车拆开看看,只能找懂行的人看,以免买错了。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人们就会高兴,算是占了便宜。倘若高价买了山寨货,甚至退货都困难,就会不高兴,很长时间都过不去这个坎。买蔬菜的时候,人们并不能找行家里手帮忙,而是互相传递经验,买鸡蛋的时候要用手掂一掂,摇一摇,还要对着太阳照,看是不是里面透明;买胡萝卜的时候,也要用手掂一掂,看是不是轻了;买成捆青菜的时候,要打开捆青菜的绳子,看看里面有没有裹了其他的东西;买牛奶的时候,一定要看生产日期,以免买了过期奶。很多生活小窍门都是为了占便宜而生的,非常有用。

按理说,市场化程度提高之后,很多商品都是明码标价,人们应该相信商家的定价,相信物价局的定价管理,但还是有人不相信,认为某些商品定价过高,要讨价还价。超市不能讨价还价,路边摊点可以讨价还价。于是,人们看到路边摊贩拉了一车蔬菜,就像批发一样售卖,也就按耐不住,要到摊点购买蔬菜了。大多数人过日子,喜欢节俭,要占点小便宜,即便打车也要找价格便宜的,服务好的,不然花费太多,不是吃了喝了,就是一种浪费,会不甘心。理发也是如此,人们会找价格便宜的,服务好的,而不是经常理发,一次就花费好几百。

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购买服务不如购买实体商品实惠,就好像旅游不如购物一样,人们喜欢看到实体商品,而不喜欢只是购买服务,却什么都没得到。不过,不管是购买实体商品还是购买服务,都有很多人喜欢占小便宜。似乎占小便宜的心理起源于节俭,而节俭起源于物质条件不丰富,人们大多贫穷的社会环境……可是,即便是旧社会地主也不是很奢侈,也提倡节俭,难道节俭已经成了一种道德要求,普遍通行?

或许是吧,节俭的极端就是占小便宜。倘若有人走路捡到了一百块钱,是交公还是自己花掉?以前人们思想好的时代,大多是交公,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大多私藏,花掉,就算是意外福分。占小便宜,却丢了道德风尚。不过,现在的人已经不在乎什么道德风尚了,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在乎自己能不能过得更好。农村盖房子的时候,有人要侵占邻居宅基地,只是侵占半尺,看似无关紧要,却占了小便宜,甚至小便宜变成大便宜,等于世世代代都多占了半尺宅基地。邻居据理力争,甚至要打官司,才能防止他的无理行为。倘若邻居不声不响,那么他就算占定了便宜,不会轻易让步了。

有人把芝麻酱倒进碗里,芝麻酱粘稠,粘在瓶口边上。他会用手指抹去,抹到嘴里,算是没有损失,也算是占了便宜。还有借人钱的,借衣服穿的,借汽车开的,借房子住的等等,都算是占便宜,却不会按照市面价格付款。4倘若占便宜没够,就会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但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可以给任何物品以及服务定价。公然出售,或者按照潜规则出售,也就让人们乖乖就范了。当占便宜付出很大代价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占便宜了。但占小便宜并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人们就会心存占小便宜的想法,在合适的时候,占小便宜。

漂亮女人往往利用男人占小便宜的心理,和男人聊天、拉手、拥抱、同居,骗了不少钱。而男人心甘情愿,似乎占了小便宜,吃了大亏。倘若男人是权贵,还不要紧,要是男人是普通人,挣钱不容易,还因为占小便宜被女人骗了钱,岂不是要兵戎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让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吧,不要贪图小便宜。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占小便宜容易吃大亏,倘若只是节俭,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还说得过去。